最近在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第一章说的就是‘深度陪伴’,回想了一下我们和儿子这五年多来的相处陪伴,每个阶段不同的“陪伴”在儿子的身上确实出现了不同的反馈。
Bubble从出生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里都是我自己带着,从未假手他人。在他三岁之前,我是全职在家带着,老公除了偶尔出差一两天,也是一直陪伴,所以Bubble有足够的安全感。
从不怕黑,还不会走路时,晚上不睡觉,我们把全部的灯都关了,他经常自己溜下床,一个人到厅里去爬来爬去,玩够了,自己又爬回来睡觉。虽然是个很谨慎的孩子,不轻易跟陌生人接触,不太熟悉的人给他吃的都不会要,但是两岁时有一次我生病,叫了刚从外地回来的小婶来带他,因为想让我好好休息,就想把他带出去玩,一开始不愿意,我和他说了还是高兴的出门了,玩了大半天到晚上开开心心地回来了,还说吃了蛋糕。
有很多人觉得只有我一个人带的孩子是小气的,别人是带不出门的,其实不然,陪伴是足够的,孩子的安全感是足够的,只要让他知道是安全的,他和谁出门都可以。他爸说过:你儿子就是白眼狼,你看一天不见你也可以。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只是相信你,相信你不会不要他,不会离开他。
Bubble上学时正好三岁,我也去上班了。
因为前期的陪伴基础,他上学没有太多的哭闹。但是因为我刚上班,有时还加班,陪伴的质量也是打折扣的。然后孩子出现了第一个安全感突然缺失的过渡阶段,那段时间也是很难的。
在我庆幸他每天早上不用大哭大叫上学,不用半夜说梦话“我不要上学”的时候,我以为分离焦虑在我们这不算事的时候。每天下班回家路上,孩子开始各种少有的无理取闹,可以说性情大变!不管多晚了,不想回家,要出去玩,各种讲理各种磨没用,就是哭,可以蹲在一个位子哭半个多小时。后面改变战略,说好去玩,玩多久(这之前约定时间是很管用的,守规矩的),等讲好后,走不到几步路,又反悔,不去讲好的地方玩,换地方了,就在不停地换地换主意,最后又是哭一场,等爸爸下班扛回家!感觉就是想着各种理由哭一场!
那段时间应该是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后面我反思了一下。之前的“陪伴”是8分的话,突然变成了4分,孩子不适应,各种‘挑事’‘求关注’,所以就是我们说的“无理取闹”,其实也不是‘无理’的,他心理各种不爽,可是不会表达,只能“无理取闹”。说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你突然陪的太少无理取闹的女朋友、老婆,直男们还觉得‘这突然又闹哪出’!是不是这样!?
最最难熬的日子是Bubble快四岁时,老公开始外派的日子,前面半个多月还好,孩子还没反应过来,除了我感觉我自己像个陀螺一样的转着停不下来。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互相伤害。
上班一天回到家就忙着家里琐碎的事,加上工作性质,一天的精力和说不完的话都给了班上的孩子们,回到家,就别说“深度陪伴”了,连和孩子说话都嫌费劲。有时在忙着,孩子多叫几声妈妈就不耐烦,自己心情不好时,也容易对孩子发火。而孩子少了陪伴,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又开始了不太讲理,也很容易生气,在家也没有特别开心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俩都很容易炸毛,很没有耐心,相互惹对方生气,相互伤心。一个不好的循环,然后,就出现了我当时写在日记里的状况——
不管是哪里传来的哭声,还是伤感的音乐!你都会问我~~
‘怎么哭了,他爸爸不见了吗?’
‘是爸爸不见了,伤心吗?’
‘为什么哭?是他爸爸不回来吗?’
‘想爸爸了’然后开始小声哭泣!
‘爸爸又去上班了’然后开始小声哭泣!
每次每个字都那么扎心!只能抱住你,跟你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妈妈和泡泡也有工作,每天也要上班和上学!爸爸现在上班远,所以好多天才回家一次!’
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听懂,即使听懂了,我也知道,让一个未满4岁半的孩子去理解和接受这些很难!你没法完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我也不想你成为一个克制情感的爱无能!
可生活就是如此,有时候必须低头承受,并另寻出路!
作为母亲,和所有妈妈一样,希望你一生健康快乐常伴,一路良人相随!但是原谅我看到你伤心时常常是心乱和无力感。犹如今晚听着你哭着说想爸爸,在给你脱衣服的我一个恍神把自己的手背撞了一个包,你看着我捂着手很痛的表情哭的更伤心了!
从出生到现在,都是爸妈一手带,没假手过他人,你爸说过,一把屎一把尿!确实如此,即使你爸爸并不懂如何很好陪伴你,即使他在身边时你也经常嫌弃!但四岁的你没办法理解爸爸只是外派,在你的世界里,第一次体会到了“失去”和“离开”,突然觉得害怕和不知所措。你也每天照常上学也和同学们玩闹,但是一回到家总要问:爸爸呢?!将近半年了,你不再是那个妈妈说,你在这里玩,妈妈到时间来接你,就欣然答应的孩子!你开始害怕,开始听不得伤感的音乐!
或许体会人生百味是你必经之路,可当妈的确是心疼!爸爸外派的日子,孩子的种种不适应,我也不知是怎么陪过来的!自己的不适应和情绪没有出口,孩子的眼泪和一句句想爸爸,更是利器扎心!想想那些离异的家庭,是怎么陪孩子走过来的!说多了都是泪吧!
希望每个孩子都在幸福有爱的家庭中成长,不用治愈童年!
原本我想着孩子也上学了,平时比较好带,我一个人上班边带着他能搞定,可是事实并不这么简单,孩子好不好带是会随着周围的人事物变化而变化的。当我发现问题,就开始尝试各种调整,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找话题和孩子说话、请钟点工等。只想陪伴好孩子之余,能继续工作。每个人都想要有自己的事业,每个女人都想工作和孩子双得,可做到是有多不易。尤其当你加班,孩子跟着加班还吃着外卖时,心里的那份焦虑,谁能明白呢?!当你爱看书的孩子和你一起阅读一个绘本都是挤着时间,草草了事时!而你还是个教育者,心里的煎熬啊!
我当时问自己:我做的是教育行业吗?!我天天给别人讲的教育理念,我做到了吗?我到底是在做什么?工作和自己的孩子,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然后在Bubble五岁时我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我决定好好的陪伴我的孩子。
辞职后正好是暑假,我带着孩子和几个玩得好的朋友去旅游了几天。那个从‘不怕黑的孩子’变成‘我洗澡都要站在门口守着’的Bubble,在我“深度陪伴”的第二个月,终于不会每天站在厕所门口等我,不会因为我洗头慢一点就哭着说:你怎么洗这么久。我也不用再做那个周一到周五几乎不敢在家洗头的烦躁人。每天按时去接他放学,路上也会很大声地和同学打招呼,之前我以为的很酷不爱和同学打招呼都成了假象。开始变得话多,越来越多的和我撒娇开玩笑,和我聊公主王子。回到家陪我一起摘菜剥蒜做饭,学习生活中的小技巧……
一切就是画面中的岁月静好,之前的每天闹一波情绪,之后的真正地明白生气是因为自己无能为力,气急败坏,都是因为自己没解决问题才会有“生气”。
这个月他爸回来这边上班,每天下班前Bubble就发信息问回来吗?就算我跟他说会回来的,不用问别打扰爸爸,还是会偷偷地发语音问:下班了吗?回来吗?每天都很开心,嘴里经常哼着歌,每天期待着爸爸下班,并和爸爸各种抬杠拌嘴。最近吃饭时会主动给我夹菜,“妈妈,这个很好吃,你吃?”“妈妈,你多吃牛肉,多吃肉长得比爸爸还高”,会觉得我天天洗碗很累……
他已经开始学会关心、照顾身边的人!开始体会生活中的辛苦和乐趣!开始知道感恩!这就是柴米油盐的陪伴得来的!当你忙碌时,你是不是脑袋里想着事,匆匆扒拉两口吃完饭,你还会好心思的夹菜,并说多吃蔬菜维生素多!你孩子也不会在不爱吃洋葱的情况下,还说洋葱营养高还是买吧!吃一点吧!
“深度陪伴”不是陪着就好,人在那里各做各的,尤其学龄前儿童,哪怕你们一起看一本书,一起找个话题斗斗嘴,那也是收获满满的。孩子会觉得特别地富足,是心理的富足。而这种‘富足’是自信和安全感的来源,尤其像Bubble这种天生情感细腻‘高需求’的孩子,“深度陪伴”的作用会特别地明显。
陪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亲子问题,发现了才能去解决。陪伴是亲子间相互给予安全感,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安全感。陪伴能增强相互的信任,能让孩子变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