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了江苏的一个小村庄,对周围很好奇,早上跑步过程中,顺便想了解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跟北方有什么不同?眼前都是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楼,街面并不整洁!到了村口处终于发现了两座老房子,十足的当地特色!它前面不远,人们正拆着另外一个半新的房子!主人说,这是他家第三次翻盖房子啦!挣来的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去折腾房子去了,这样有面子!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房子是空着!
第二个画面, 常常看到街道在不停的修路,我家窗外的那条路,记忆中十年内也是修了三次,新领导上任整整,新的五年计划再整整,质量不好继续整整。
而国外的路按照规范最少20年的使用年限,规划的是50-100年,老房子按照法律规定,不经过国家允许,任何人没有特权的拆除,也许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物的尊重!很多人一辈子住在老房子里!但把生活过得很精美有品质!
第三个画面, 在生活中,我们的衣服每年都在做更新,一件衣服甚至一次都没穿过就扔掉了!在这物质泛滥的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珍惜的是什么?我们不停的换着表象,内心浮动,攀比浮夸!也许这是精神匮乏需要物质填补黑洞的时代,它造成大量的浪费,作为地球的子孙,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记得在过去,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物尽其用。人和物是这个社会的两极,如何做到物尽其用,避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陶公性俭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木屑和竹头,看起来没用的废料,却在陶侃那里发挥了极大作用。木屑可以在雪后湿滑的土地上防人滑倒、摔伤,现在更可以做家具用,用途甚广;竹头可以在造船时作钉子用,这些看似没用的物料之所以有了很好的用途,在于陶侃事先为它作好了定位,在这些“废料”就有了新的生命!
我还记得在那个七八十年代,老人们使用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宝,都是物尽其用,想用完的纸盒,他们剪纸花贴画报,瞬间飙出一个特色整理箱!小时候有件粉色蝴蝶上衣,旧了不小心刮出一个洞,妈妈熬夜给绣上更大的蝴蝶,感觉更美啦!衣服穿小了!妈妈在衣襟下面有加上一圈大花边,更爱它了!妈妈用巧妙的双手赋予它新的价值!
目前我在倡导一个活动!一起动手利用丢弃的材料,共同建造美丽家园!项目在顺义的一个河边,以此呼吁社会环保意识,反对浪费资源,倡导物尽其用,体验创造新价值,用爱和双手创造丰盛和精彩!
让我们珍惜地球资源,并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