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吃年例
岁岁有余
年年有例
体验南海人家风情
感受吴川独特魅力
节庆活动在现代社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传统的春节据说是从尧舜时期就兴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华人在海外社会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每年一度的春节近年有逐步变成全球性节日的趋势。
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路走来历经许多的磨难沧桑,产生了很多值得纪念的日子,也经历过很多柳暗花明,又有很多值得庆贺的时光。南方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原因,受到战乱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要少,也因此保留了更多的文化和习俗,体现在生活中有更多古老的节庆来庆贺或纪念。北方没有南方这么多节庆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他们也在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专门设置了节庆办公室,专门发起一些节庆给百姓庆贺,不仅丰富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内容,同时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起到了搞活当地经济的作用。节庆,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增加色彩,给政府招商引资增加噱头,于是,中国北方各地近年缤纷上演当地的美食节、啤酒节、枣花节、槐花节、西瓜节、冬瓜节、历史名人文化节等等。
吴川,位于中国南海之滨,鉴江蜿蜒穿越整个城市入海,四季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丰饶的海洋馈赠及物产、丰富的人文环境,非常值得过来旅游、度假、生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吴川人敢为人先,争做出头鸟、饮头啖汤,当地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从事建筑行业等等,涌现出大批包工头,建筑老板,产生出一大批率先富裕起来的乡亲。这里是全中国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一个县级市超过亿万财富的有五百多人,千万富翁数万人,隐形富豪无数。这些先富裕起来的乡亲,有些甚至把整个村子的住房都改建成豪华别墅,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吴川年例”是这里居民每年一度的重大活动,如果你有吴川当地的朋友,他不可能没有给你介绍过“吴川年例”,这个村庄每年一次的活动在当地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的位置太重要了。
百度百科曰:年例,是以游神摆宗台(有的地方叫摆醮)为核心并伴随各种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和宴请亲朋好友而开展的群体性祭祀活动,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年例活动历史悠久,非粤西地区独有。据地方史志记载,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钦州志》和清嘉庆《灵山县志》都记载了当地跳古乡傩闹年例的场面。但是粤西尤其是吴川一带的年例活动却以其隆重、规模大、范围广、群众参与性强、流派众多等特点而独树一帜。我从北方来广州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认识了很多当地的居民,也了解到很多这里的风俗。一个好友岳母家在天河区大观村,这个村每年的“二月半节”其实也类似吴川的年例,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时候我们一帮朋友都到他岳母家去吃饭庆贺,这一天整个大观村也是家家都在宴请宾客,过“二月半节”。但这种情况在广州周围的其它村庄中并不多见,不像吴川每个村庄都有自己固定的日子“做年例”。吴川市有近两千个村子,村村都有自己做年例的时间,以春节前后最为集中,但在每个月都有分布。
吴川人平时以热情好客、出手大方闻名,喜庆宴席就非常丰盛,年例酒席当然更不例外,每席常常有一、二十道菜式,除传统的炸子鸡、鱼丸、腰卷、八宝饭、五香扣肉等菜式外,腰果、名贵菇类、白果糖、大虾、水鱼、海参、带子、白鲳、鲍鱼、鱼翅汤也也很常见,有的还有清蒸大龙虾、原盅雪蛤等,配上茅台、五粮液、轩尼诗、XO等等名酒,每桌酒席几千元是常有的事。吴川年例宴席之高档、菜品之丰盛经常让很多外地人瞪目结舌。年例时间因为是固定的日子,吃年例的时候只需传个话,不用发请贴,客人也不用封礼,有些只是随手拿上一箱简单的凉茶作为伴手礼,到开席时间宾客就络绎不绝的来了。有的有钱人家甚至还给吃年例的来宾派“利是”,有吃、有戏看、有“利是”拿,吃年例何乐而不为呢?因而很多人逢例必到,不请自来,还呼朋引伴凑数去给主人家凑热闹。主人家花钱赚足了人气,只要人多热闹就觉得体面,根本不在乎来的人是谁?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朋友?因而有不少人还闹出了“吃完年例还不知是谁家请”的笑话!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近年来经常到吴川这个海滨小城,工作之余也有机会到这里的乡下地方走走看看。实际上,即使吴川的偏僻乡村,也已经泛城镇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早已经远去。村子里高楼林立,生活条件特别是卫生条件严重趋同于城镇,围绕村庄周围的空地,也经常被改建成荷花池等等可以观赏的景观供居民散步欣赏,乡村在这里只是剩下一个名字而已,富足的吴川人在这里安居乐业,充分享受劳动和生活的乐趣。
农历十一月初八下午六点左右,完成吴川市人民医院一天的任务后,医院普外科麦观保主任提出要带我到他一个乡下老朋友家里吃年例,我欣然应允。这是个位于鉴江边,距离南海仅有两三公里的普通村庄:振文镇边勇村。这个村只有一千五百左右的人口,平时大部分在外地经商做实业。从市区驱车30分钟左右的车程,临近村庄,看到小贩们在村口道路两旁摆满了箱箱凉茶,方便宾客作为参加年例的伴手礼。一排排车辆已经挤满了村庄西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其中不乏宝马、奔驰、宾利等豪车。
村庄边上,是几户做年例的人家同时支起的临时灶台,灶洞里燃烧发出的熊熊火焰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灶边堆积着大堆的木柴,各式各样的海鲜都是刚刚从两三公里海边的船上刚刚拿来的货,和一些鸡鸭鹅等肉食及蔬菜一起分别摆放在各种容器里,准备下锅蒸煮。灶里的火光映照着厨师忙碌的脸庞,只见他手拿一个大铁铲,左摆右晃,像一个三头六臂的超人,把这些新鲜的食材变成道道上等的美味佳肴。
步入村庄,平时村子中间的文化广场已经被临时搭起的戏台占据。戏台后面,演员们还没有画完妆,而琴师及号手们早已经按耐不住,开始吹拉弹奏起来了。悠扬婉转的唢呐声穿破夜空,鼓乐齐鸣,不大的村庄戏台瞬间变成了万众的舞台,农村崇尚的欢乐祥和氛围瞬间就来了。戏台的红色大幕这时候还没有开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甚至爬到台子上不时把脑袋伸到幕后去一探究竟。戏台前卖棉花糖的、卖各式彩色气球的、卖各种塑料玩具的林林总总的小贩摊前,早已被村庄里和外面来的孩子们挤满,孩子们的叫喊声、小贩们的吆喝声、迎接来宾的客套寒暄声和乐队的乐声混杂在一起,大戏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演,已经把整个小村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等各路宾客到齐,村子里各家各户的宴席也差不多同时开始了。一道道菜品络绎不绝地端上桌来,用刚刚离水的各种海鱼、鸡鸭鹅肉、几分钟前还在扎扎跳的虾蟹做成的美味佳肴,加上新鲜的水果,像南海丰饶海产的展示会,像吴川这片富饶土地物产的丰收节,尽情的犒赏着这片大地上勤劳的人们。
斛光交错间,我和今天做年例的东家也聊起了家常。麦主任的陈姓朋友五十多岁,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陈姓朋友十几岁就跟着家里的亲戚到广州做金属生意,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他的几个孩子也同样有作为,有的经商,有的跟父母一样照顾家族生意。在边勇村里建的五层楼房,装修的很豪华,有个中等大小的院子,他们一家人平时并不在这里居住,只在年例、春节、中秋、清明等等大的节日才回来住上几天。今天他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棚子,摆了五桌宴席,每桌十几个人,招待从四面八方过来的朋友宾客。
麦主任是吴川知名的外科医生,当地的很多人都熟悉他,看到他在这里后,来这家参加年例的很多人都纷纷过来给他敬酒,平时工作踏实勤恳,寡言少语的他,不一会儿工夫就喝的差不多了,话匣子一打开,这些酒桌上的气氛就更融洽了。我作为外来的客人,在麦主任的介绍下,也是频频和宾客们动不动就来个满杯的白酒,要知道这是五十三度存了二十多年的赖茅酒,盛酒的是二两多的啤酒杯!热情高涨,势不可挡,美味佳肴佐餐,一杯杯美酒下肚,想不兴奋都难!
吴川年例给人的感觉像什么?在我这个北方人的眼里,吴川年例就像是这个村的村民们,在这一天同时家家结婚娶媳妇,同时宴请宾客,大家同时到这个村里来坐席。北方村庄一家娶媳妇就能把整个村庄带动得喜气洋洋,试想一下村庄所有的人家都在同一天娶媳妇是何等的热闹景象!吴川年例,几千年来已经演变成一种思家的情节,一种不管什么理由都要回家的借口,一种久远的乡愁,一种亲人朋友定期联系的纽带,村民们在这一天同时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赶回家乡,赶回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参加一场村庄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约定,在这一天,村民们在自己家里极尽所能安排一场宴席似乎也可以被理解了。
其实,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吴川做年例吃年例的活动中我也听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爱面子的吴川人特别注重年例宴席的“表现”,他们舍得把全年挣的钱在年例这一天全部花完,即使手头拮据也要摆几台宴请亲友,而那些工头老板、阔绰人家花十数万元摆几十台,宴请几百上千人,全席山珍海味也是常有的事!哪一家吃年例的人来得越多,门口泊的汽车越多越靓,就感觉越有面子!
其实,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应该更加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更不能演化成一种乡亲们之间为了虚荣心满足而进行互相比拼的活动,让年例成为村民们的严重经济负担,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开支。我们要明白吃和玩只是载体,感情交流才是内容。量力而行的宴席安排,不要太过奢靡,以让各方宾客吃到舒适为原则。我们经常说吃什么并不重要,和谁一起吃才重要。年例宴席上,适当的酒水也是必要的,作为感情的润滑剂,大家互相碰杯,共同举杯,让气氛更加融洽,让年例这种节庆活动更加难忘。只有这样,这种节庆活动才更有生命力,才能把年例这种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更加发扬光大!
不妨约上三五好友,到海滨小城吴川走走,顺便来吃吴川年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