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论是上班还是假期,每天的生物钟必定是五六点就醒来了,醒了后支付宝有几个打卡,体温群里有个打卡,然后开始做早餐。这几天做早餐最大的感触是享受到蒸东西的好处,不用直接接触油烟,清洗也方便。
我吃完早餐后,开始等孩子醒。五月二日,这孩子一直睡着,到了十点半,我进房间正好她也醒了,就顺势起床啦。我跟她蒸了一个包子先垫垫肚子,因为我决定马上要做午饭啦,并送上一瓶娃哈哈,(娃哈哈是我一五月一日晚上散步回来的时侯跟她买的,虽然知道没啥营养,可是偶尔尝尝新鲜滋味,也是一种选择嘛。果然,她挺喜欢喝的,要不然人家娃哈哈公司怎能做大做强。“五月三日这天,看着孩子只吃了一个包子,询问她吃芒果后又准备了一会端进去。
这三天的太阳真好,每天都在洗衣服,二号早上洗了三拨衣服,还没有洗完,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晒了。然后整理棉袄、厚毛衣这些冬天穿的衣服,又果断整理出一箱N年不穿的衣服。想想也是奇怪,每次放大假小假,都要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整理家务上,清洗衣务上,日常的持续保持该如何做到呢?三号上午床单被套清洗是孩子爸爸在负责了。
这几天午饭的张罗,真的觉得做饭好浪费时间和精力呀,顿时就觉得饭店存在的好处,面条存在的好处,速食存在的好处,有些确定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做饭这件事,因为太浪费我的时间了,如何回到正念,这是我要思考的点啊。最近吃的菜,金针菇,韭菜炒鸡蛋以前是很少做的,现在明白这属于促进代谢的菜,会主动做。
常常问自已,我们要改变一个习惯所承受的不适感是不是会远远小于我们的目标达成的价值感呢?如果是,这个习惯的改变倒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如果不是,那倒不如不改变,或者重新去寻找目标的价值感,或者再次确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这里说四件事,
其一:三号的午餐,睿睿爱上了那条鱼,还有金针菇,她只会说“这鱼烧得不错。”我说:“你可不可以把赞扬说得再夸张一点呢。”
其二:我终于学会了剥出鸡尾虾那条线,这是睿睿教的。
其三:妈妈卤的牛肉比外面买的(毛大林)那家要好吃N倍,他们家味精味实在太重了,而且风干得太厉害。疫情过后,这样的传统名店如何保证给消费者一无既往的好产品,以及更好的体验,我觉得很重要
其四:三号买菜时特意买回两个面窝,因为睿睿太久没在外面吃早点了,可又担心不妥,觉得蒸一下消个毒比较好,结果失去了面窝原有的味道。不过大家还是吃完了。
1号下午开始复听一个亲子课程答疑,其实都是以前听过的,但是很奇怪就是记不住,后来端正的坐在桌子前,拿出笔记本,又复听一次,还记了笔记,有几处很绕的句子都弄明白了,心理顿觉轻松多了。现在,基本上我也摸索出自已的学习方式,肯定不属于听听就记住就行动的人群,必须脚踏实地记记笔笔,不是有一句话吗?“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同样,对于那些宣传几天就能学会的课程邀请,我想我应不会选择的,学习到内化的过程并不容易,任何道理去实践这的确需要一个过程,我只能在点滴的进步中去感悟,去总结。
现在要打开家里的电视,程序被弄得非常复杂,基本全年也不开个电视。1号晚上,在公园来听着楼下电视里传来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国家的誓言,确实有些让我热血沸腾。上楼来,我对女儿说:“”我要看电视,你会弄吗?”女儿放下手中的作业,就蹲在那里插线,捣鼓了半天,显示正常画面还是没成功。不过我心里已经特别美滋滋了,比起看电视这事,女儿的动手能力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啊。
夏天到了,每天洗衣服又成了常态,而且基本上手洗的居多,不同的衣服放在不同的盆子里,定睛一看,摆满了四个盒子,当然又花不少时间。我现在的原则是:每晚把贴身衣服及时清洗,尽量做到不隔夜。
30号回来的时侯,我跟睿睿套的被子太厚了,气温持续升高,1号晚上要开始换薄被子了,我说等我洗完衣服来帮你一起弄,那时已经很晚了,睿睿明显等不及了,等我回房时,她已经套了90%了,我说:“厉害呀,原来很多事只要开始,做着做着就会了。”纪念一下,三号开始吹电扇啦。
睿睿不在家的84天,她的书桌前是我整理过的,她一回家,书桌里面的抽屉里堆了好多小纸团,我一提醒她,她就笑呵呵的大叫道:“我知道弄的,我会弄的,相信我,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