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意中略过了一个北京地铁男子骂人事件的标题。本来我不太关注这类新闻,但是今早发现铺天盖地的新闻都在说这件事。而后知后觉的我,在看完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之后,也有一点粗浅看法想说一说。
不要误会,我既不想加入对当事男子的唇枪舌剑之中,也不想参与对路人冷漠态度的口诛笔伐。任何一种声音都是大家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的真实反应。角度不同,看法不同而已。而我只是想跳出事件之外,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据官方消息,警方已介入,并宣称该男子只有17周岁。换句话说,他应该还是一个上高中年龄的孩子,一个未成年人。不管消息是否属实(网友人肉的结果是24岁),我们也没必要继续站在道德的至高点继续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法律的制裁、公众的谴责甚至辱骂应该足够这个年轻人承受的了。他接下来的生活会很大程度受到这个事件影响,甚至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带着这样的标签和污点。我们应该适时地回归理性,思考一下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到底是什么促成这个事件的发生?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人,应该是懂得基本的礼貌和行为分寸的人。是什么使他满口脏话,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又是什么使他竟然如此的趾高气昂,毫无顾忌,更没有一丁点本应有的惭愧?他这种底气十足的表现绝不是一时的情绪失控,这种嚣张跋扈的气焰也不是虚张声势的刻意为之。我很难想想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才能成就这样的肆无忌惮。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学校管理的失职?亦或者是周遭环境社会风气的使然?我不得而知。
这使我联想到上周我带孩子去游乐园的情形。有一个看上去稍微大一些的男孩,一直霸占着游乐区的滑梯。当别的小朋友试图过去玩的时候,他就故意把他们推开,甚至还恶意把一个孩子从滑梯上推下来,幸亏都有保护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旁边一个貌似家长的女人,全程都站在旁边,没有教育也没有制止,除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让其他小朋友也玩一会儿”,剩下的就是不停地低头扣手机。我的脑海里忽然会有这么一个联想,也许那个地铁男就是长大后的这个男孩儿。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上纲上线,在孩子教育面前无小事。平时的点点滴滴养成的行为习惯也许就是他日后心中的理所当然。
而对于路人的冷漠和无作为,我也扪心自问过自己。如果我当时就在一旁,我会怎么样呢。也许我会看不下去挺身而出,也许我也会在犹豫中无所作为。而且,凭心而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许这样说也会招来一些谩骂。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种事后的隔岸观火式的评判,更多的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品头论足。而并没有真正设身处地地去站在当事者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是毫无同情心,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无情。我更愿意相信这些旁观的人是一直在纠结,在寻找一个勇敢的理由,从而客观上造成了事态发展到这步田地。
这些年来,公众淡漠的报道屡见不鲜。从大庭广众之下对扒手的熟视无睹,到见义勇为者与歹徒搏斗时旁观者的明哲保身,甚至是和颐酒店中本该履行安保职责的保安人员。一次次这样的事件冲击着我们的试听,让我们不得不认清这个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在对别人指手画脚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我们也是这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有朋友说,人只有在绝对的安全的情况下才会绝对勇敢。细细想来,确实如此。现如今,当英雄的代价太高,而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代价太低。更有把权利玩弄于鼓掌的当权者和钻法律漏洞的投机者。而这些我们似乎哪个都惹不起。如果再遇到那种报着烂命一条,非要跟你鱼死网破的,恐怕我们更是躲避不及。
我们很多时候,缺的就是“一时冲动”,我们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而唯一能打破我们顾虑的就是全社会对勇敢者的支撑,对正义者的鼓励和追从。而这一瞬间的勇气却不仅仅是隔着键盘敲下几行慷慨激昂的文字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你我他,需要所有人实际中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匡扶我们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我们才敢于发声,也许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才会有一个声音及时发出,“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