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推荐书单,而是阅读小结和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阿德勒[1]心理学的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 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强调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他的学说以「自卑感」和「创造性自我」为中心。
我在很多年前曾读过阿德勒自己写的《自卑与超越》,但那本书过于学术和理论[2],阅读起来体验较差。
[2] 也有可能是因为翻译问题,不管如何,当时没法总结出书中所想要表达的。
但此书以一个「青年」和一个「哲学家」之间的对话形式进行,作者通过对话体简单明了的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
因此,虽然书中介绍的阿德勒心理学说对我个人而言收获不多,但是书的阅读体验是不错的。
此书介绍的阿德勒心理学说总结起来主要如下[3]:
[3] 仅是对书中原文内容总结,不代表个人认同以下观点。
「目的论」而非「原因论」。
「原因论」 即追寻造成个体当前心理状态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我们要追溯个体的「过去」,去探讨个体所处的「环境」。而治愈心理创伤则要将 「创伤是由客观因素造成,而不是你主观选择」 的理念传达给患者。
「目的论」 则是追寻个体处于当前心理状态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论和原因论对立,你的不幸、愤怒不是外界因素造成的,甚至不是由于你的过去,而是因为你主动选择。为了保持现状你主动选择不幸,为了发怒你主动选择了制造怒气。换句话讲,作为手段,你制造了情绪、心理创伤等从而达到各种目的。 而「目的论」下治疗心理创伤则是要你先懂得一切都是你的主观选择,然后让你主动选择「自愈」。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所谓自卑感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你对此的「主观性解释」。人际关系中与他人的对比加上自己的「主观性解释」带来了自卑。
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也来源于划分不清他人和自己的课题。即他人的期待是他人的课题、他人的评价是他人的课题,还有他人的认可与否定、喜欢与讨厌等等也都是他人的课题,与你无关。要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而你的课题则是你的期待,你的评价以及你的认可,与他人无关
对于第一点「目的论」我个人不是不可接受。
因为自己有时会以 「第三方视角」 审视自我心理,发现有时候自己确实有意的、主动的保留一些负面情绪,从而推动自己不安于现状。 所以不可否认我们在自我心理上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然而阿德勒心理学不是缓和的支持心理主观性,而是较为极端的推崇「个体主观」和「目的」,强烈的排斥「客观因素」和「原因论」。
要明白这一点还需补充一个背景: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后面两人由于在心理学上的观点冲突而关系破裂。之后阿德勒自己单搞了一个学派,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这不免让我想到自己在读研期间学到的一些认知:学术是存在学术团体的,也就是所谓的派系。很多时候选定了某一种理论之后,就和这种理论绑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
- 有意与另一种理论对立和排斥
- 不是由实验、数据推导出论点(因为有可能推导出另一种结论)。而是先坚持原有的论点,然后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论点
其实第二点即「先事先建立论点再论证」本来也是搞科研的一种思路,但有时候由于学术派系或过于迷恋自己的理论等原因,导致很多数据、实验或案例明明指向另一个结论,却被选择性的无视。
在阅读阿德勒「目的论」学说的时候就让我联想到上述两点。
「客观因素」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存在的,可以指出「主观能动性」给个体带来的价值,但也不必那么激烈的排斥和否定「客观因素」。
其实对于我来讲,主观能动性如同每个人都拥有的心理调节机制。个体确实可以通过它调整自我达到各种心理状态。
但这应该建立在一个人具有比较健康或者不那么严重受损的心理能力这一基础上[4]。
[4] 这或许就是这本书评价很高的原因。因为大部分的读者都是心理较为健康或者只是有些轻微受损的人。通过发觉并应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应该能极大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但面对由于外界客观因素而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人,「目的论」显的十分牵强。
例如现在有位「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5]」 或「严重抑郁症」的患者,那么按照阿德勒心理学说,是患者主动选择了精神障碍,患者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主动选择直面创伤并可治愈。这对患者来讲几乎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论,不具备任何实际操作性。
[5] PTSD 是个体经历、目睹他人死亡,或受到死亡威胁等导致的精神障碍。
其实阿德勒之所以会如此推崇「主观能动性」,离不开他个人的经历。
阿德勒童年体弱多病,个体矮小,所以一直处于自卑状态。但后来他通过追寻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态,这个过程让他认识到个体心理的主动选择性,也让他认定客观环境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毕竟对他来讲,他就是从先天充满艰苦的客观条件下走出来的。
这确实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的,但从理性来看,他之所以形成自己的学说,之所以形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之所以走出「自卑」正是由于他曾经自卑。他极力排斥客观因素的作用,结果这种「极力排斥」却离不开「客观因素」即童年和环境对他的作用。
这让我想起自己一直有的一个想法:
- 从积极感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改变命运。
- 但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谓的「改变命运」或许也只是「命运」中的一环罢了[6]。
[6] 「人人都有不可改变的命运」并不是一个悲观的认知。即使每个人的命运真的不可改变,可又有谁有能力、有资格告诉你「你那不可改变的命运」是什么?没有人能预测你的未来和命运,这意味着此时此刻的当下,每个人的未来依然拥有无限可能。
至于上文提到的阿德勒学说的第二点「人际关系」与「自卑感」,以及第三点「他人课题」与「自己课题」,我个人比较容易接受。
尤其第三点是我非常认同的观点,不过因为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所以阅读过程中就没给我带来特别的收获。
《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实战篇》 —— 芭芭拉.明托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比较有名的书籍了,工作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本书,在腾讯内部的腾讯学院,《金字塔原理》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所以读之前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但读完后略失望。
书的具体内容是有价值的,但书的阅读体验较差:
- 几篇文章的篇幅就能够讲完的内容却生生写满了两本厚厚的书
阅读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内容的反复和冗长。严重怀疑作者为了「恰饭」而舍弃了「内容能够写的更简练」的可能性
-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就是如此,书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词句阅读起来过于迂回,表达的很不直观。
众所周知,我并不笨,甚至还有点聪明。如果对于一个原本简单的理论,我不能立马理解,那么很明显理论的表述出现了问题 :-)
《金字塔原理》的第 10 章介绍了如何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自己就写的很不清晰,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读完第一遍之后是理不清、记不住这本书的重点的,更不用提应用了。
但还是能够察觉到这本书想要传达的技巧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建议阅读其他能够简练解析和介绍金字塔原理的文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的工作、日常表达和思考中实践起来。
《活着》 - 余华
这本书真是写尽悲欢离合、人间疾苦,读完后是无尽的悲凉和感慨。
有人觉得《活着》是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写那个时代,但在我看来《活着》是借那个时代背景写了一个不局限于时代的人物和故事。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书中的福贵,在任何时代,我们也都只是「活着」而已。
正如余华在书中所写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常识》- 梁文道
《常识》是部门老大在做内部分享时推荐的一本书。这本书实际上是作者各种时事评论的文章集合,所以没有整体结构,每篇都相对独立。
而且也正如作者所言,时事评论是有时代背景、社会事件、时间等等限制条件的。即书中所述事物,所表达观点皆需要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来看待,且其中一些观点也已经过时了。从深度上来看,这些评论文章比较浅显没什么深度。
另外这书名起的好也不好,起的好是因为书名很有吸引力,在看之前我以为是从社会学或心理学角度解读群体或个体所认知的「常识」,或从科学范式的角度解构所谓的科学常识。不好是因为书的实际内容和「常识」没半点关系,只是作者对时事的见解和评论罢了。
其实部门老大推荐这本书让我有点怀疑他的水平 -__-b。
《小狗钱钱1》、《小狗钱钱2》- 博多.舍费尔
《小狗钱钱1》虽然是一本讲儿童故事的书,但却是一本非常值得成人读的理财书。
《小狗钱钱1》实际可以说是《财务自由之路I》的故事版,作者借儿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理财的基本理念以及日常的理财方法。如果你是理财小白,那么这本书非常值得阅读,就算你没法立即应用,但至少可以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例如书中提到的「毁掉信用卡」,以个人的曾经的经历来看,现代年轻人除非是特殊情况,真的该少用或不用信用卡。
比起《小狗钱钱1》,《小狗钱钱2》则是较为纯粹的儿童读物了,通过儿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儿童养成优秀品格的七条准则
- 友好亲和
- 勇于承担
- 善待他人
- 帮助给予
- 感恩之心
- 勤学不辍
- 值得信赖
《财务自由之路II》- 博多.舍费尔
作为《财务自由之路I》的续作,《财务自由之路II》依然是属于着重于构建认知框架的书。
和第一部相比,除了继续介绍作者的理财理念外,第二部也重点介绍了作者自己有关职业选择、日常工作、创业等方面的认知。
其中对于第一章介绍的仓鼠之轮,个人这几年确实有挺深刻的感触。
从 Top2 高校的核心实验室再到 Top2 互联网公司核心部门,这几年越来越有一种感触: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太多,努力的人太多,但真正成功[7]的人却很少。
[7] 这里对成功不做其他扩展,就是指世俗认定的成功。
读研期间,我深刻认知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实际上应该算是相对比较笨的,但另一方面,确实也是一个比较勤勉的人。尤其是大学时期,现在回想起来也会惊讶于自己当时的自律和坚持。
我确实非常非常努力过了,读研也遇到过一些非常非常高智商的人,而且绝多数时候,这些具有高智商的人同时又非常努力。
这些人当中有人想要取得科研方面的突破,有人想要创业成就一番事业,有人想要职场高升,有人想要实现财务自由随心所欲......但勤奋和智商都没法保证他们一定取得自己想要的。
我们主流的价值体系一直很强调勤奋的作用,这是一件好事。
但有时候过度依赖「正能量」或「理想主义」的理念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北京的那几年,我意识到最容易被击垮、最容易陷入绝望的就是坚定相信「努力就一定就有回报」的人。
当现实与他们的想法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们会非常难以接受。如果你坚定相信「努力就一定会回报」,那么当你在北上广付出了一切之后依然一无所获,甚至发现曾经不努力的人比你获得更多的时候。你该如何呢?
我不是在否认努力和聪明的价值,只是在强调这两样的同时,也要明白自身的认知以及外界环境的价值。
所以每个处在仓鼠之轮中的仓鼠都需要去提升自我认知,也需要去关注外界环境。
不埋头替他人苦干,不以「消耗自我」标榜自己的人,不是不勤奋的人,只是这些人懂得不做无用功。
与此同时,这些人明白「光靠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所以不至于轻易陷入理念破灭的窘境。而且这些人往往能更进一步:即使我知道比他人更努力,结果可能还是比他人更失败。但我依然会为那种可能性付出,因为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会大大提高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有时候放弃一些诱人的自我安慰式理想主义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现实,更好的融入真实的生活。而且有时接受现实的残酷反而会让我们拥有更坚定的意志。
写着写着好像写成自己一些想法的总结了。
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关于职业选择、创业等方面的理念,大体上我都是比较认可的,这些留给读者自己去阅读吧。
汪
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