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去做文化类的产品,犹如我的偶像梁文道,做一个阅读推广人之类的。或者我会去做推广潮汕文化,或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这是我在自己的文章《辞职让我知道想要什么》中提到的。8月份离职前写的文章,如今来看,我并没有真正去追求我想要的。
当初的信誓旦旦,都被现实的残酷打得破碎不堪。接下来的几次求职经历,我都没能去找我所说的文化类的工作,而只是想找一份编辑工作。
当初要离职时,已跟朋友说好要去她所在公司面试。公司是做心理学培训方面的。我应聘的是新媒体编辑。按说心理学是我感兴趣的,新媒体编辑也是我感兴趣的,而且还能和朋友一起上班,这份工作我还是蛮期待的。我朋友还说:“我看好你,你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我就更有信心了。
可是,生活总是不会让人得偿所愿。第一次面试时,我的表现还不错,能够回答面试官提出的关于新媒体方面的问题。结束时,对方让我回去写一篇关于他们某个课程的软文。
我以前没写过软文,就去看一些公众号的文章。就我理解,软文就是讲述一个故事,在其中嵌入产品广告。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写了一篇文章《愿你没有最好的爱情》。自认为写的故事能过关。结果对方回复:“这边经过讨论,你的作品风格不太适合我们平台的内容定位,所以很抱歉。”好吧,那就算了。
不久后,对方又说他们认可我在写作方面的才华,但是软文过于文学性,不符合平台定位。他们想要的是能带来阅读量粉丝量的文章。最后,他问我愿不愿意再写一篇文章发布在他们的公众号上,以阅读量为准来决定是否录用。
我当然愿意接受,我相信自己也能写出对方要求的文章。这次他让我自选主题。我就去看他们的公众号,想要模仿它们的风格。还去看热点话题,挑选写作话题。经过一天时间,我写出了《人工智能时代,你该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等了几天,得到的回复还是不行。对方主编还是觉得我的文笔偏向于文学化,还是不够商业化媒体化。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打击。让我知道做新媒体编辑没那么简单。
失去了原本很有把握的机会,我就只能去网上投简历找工作了。我想找的是编辑校对方面的工作,无论是新媒体编辑,还是图书编辑。
去到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问我之前的离职原因。我说,我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发展空间。她又问怎么看待加班。我说,偶然性加班能够接受,但经常性加班不太喜欢。聊了几句之后,她就跟我说教起来。她说男孩子要能扛得住压力,要主动去面对挑战什么的。结果,我面试失败了。
在9月份的时候,我有一次短暂的工作经历。我所在公司是作为乙方为中国移动提供服务的,主要是协助他们做一些事情。我的工作是要到中国移动全球通大厦那里驻点的,每天去那里上班。我服务的部门是负责党建工作的。我有一个项目经理负责带我,每天就是做做PPT,写写文稿,抄写会议记录。
不过,我对党建工作不了解,所以写的文稿,做的PPT都要经理再改改。有时候,她很忙,我却帮不上忙。做了一周后,我就被辞掉了。本来公司还想让我再试着做一周,但因为我外婆病逝,我要请假,就没办法了。
回家办完丧事,过完国庆长假后,我就又投入到找工作中。一天投四五份简历,一周有两三次面试。有时,一天没面试还会感到些许恐慌。
而每次面试呢,对方都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如你的离职原因,你的职业规划。前者我会如实回答,我会说因为对工作内容没兴趣,不适合自己。后者我会犹犹豫豫地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想做编辑类的工作。如果我说我想做文化类编辑,想必没有一家公司符合。
你说,想做文化类编辑为什么不去找相关的公司呢?我也找过,投过简历,但都石沉大海。我的能力还是不足呀。为了生存,我只能先找份工作了。
许多面试官看过我的作品,都会认可我的才华。但最终我还是不合适。有一次面试,对方说你比较适合写那种有意境的文案,商品性文案不适合你。
今天,我被一家公司录取。蛮惊讶的!其实,那家公司我都没投简历给它,对方主动打电话给我的。可能是看到我简历上有过学前教育的教育经历,觉得我适合吧。因为这家公司是做幼教行业的,给一些高端幼儿园做培训。我自己对幼教行业没多大兴趣,但还是去试试。
面试中,部门领导问了我优点和缺点。我说:“我的优点是比较沉稳,踏实做事。缺点是不善表达。”她说也看得出来,我说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表现得十分不自信。她就给我一些建议,要让自己成长起来,主动去展示自己,阳光自信地表达。她还说在这里会经常有些培训的活动,是一个能让你成长的平台。
她说得很对。我时常表现出不自信,虽然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却没能表达。这是需要锻炼的技能。听她介绍工作,我蛮感兴趣的。我也想在这个平台上,让自己有所改变吧!
虽然我找了不是我最理想的工作,但我不会忘记最理想的工作的。在这么多次面试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好地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地更好。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