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阿里的鹿班系统又一次在设计圈刷屏:
在 2016 年双 11,鲁班(后改名“鹿班”)首次登场。它制作了 1.7 亿张广告 banner,点击率提升 100%。平均 1 秒钟就能完成 8000 张海报设计,一天可以制作 4000 万张。
对于这些图,假设每张图人类设计师需要耗时 20 分钟,满打满算也需要 100 个设计师连续做 300 年。此外,在算法不断优化,以及设计师的不断调教下,鹿班的设计水平已经达到了阿里内部 P6 水准。不得不说这样系统的出现,对于初级设计师的确是一个冲击:刚学完培训班,准备进公司疯狂做图,发现图都给机器做了。
对于手机交互,目前还没有出现类似鹿班这样的系统,但有一点让我忧心忡忡:手机屏幕上的交互,与banner图其实有一个致命的共同点——容易被范式化。何谓“范式”?范式就是从大量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模板。比如文章的排版就很有范式,把诸如对齐方式、字号、字体、字色、行间距、段落间距等要素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模板。我们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模板就可以了。
制作banner图有范式:背景、主体、修饰元素、主要文字、次要文字,好看的组合方式其实就那么几种。机器通过学习大量的图片,得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模板,然后直接套用就能生产出千变万化的banner图。
制作交互原型其实也可以有范式:内容部分、交互控件、导航、异常情况,这些都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常见类型,然后组合出范式。之后我们只需要告诉AI系统,我们需要突出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AI就能为我们推荐出相应的范式。我们再进行选择即可。
手机交互由于有范式,因此可能会被AI取代。这是一个我设想的未来,也是我看到的趋势。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来了个offer,是手机应用的交互设计,既然长久地看前景黯淡,你接不接?我的看法是:如果项目和团队都很好,那必须接!原因如下:
现在是手机应用最繁荣的时代,手机上的交互设计师需求量大,而且行业成熟,可供参考的竞品多,讨论的也多,因此学习的空间大。而交互设计是个很妙的学科:它允许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你在手机交互上学到的思路、设计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别的交互设计领域。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你只需要根据新的设备,再补充学习一些新技能,就能重新上路。
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都是单指手机上的交互,不包含别的领域。实际上,如上面所说,我看好交互这个大学科的未来发展:科技不断在进步,新的科技产品被不断生产出来,未来说不定真的能像电影《头号玩家》里那样,使用VR在虚拟世界畅游。而交互设计,都是在关注人与系统的互动。因此,只要存在互动的地方,不管你是语音设备、VR设备,还是其它科技设备,都有交互设计师的用武之地。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当时看到的时候一阵小慌张,但现在越来越发现这个时代的确如此:科技变化很快,社会变化很快,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得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蜜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看到未来的趋势,更有助于我们提早准备,更好地进行应对。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