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SODO的教研总监,无论是来学习的学生也好,初出茅庐来应聘的设计师也罢,大部分都是大学期间成绩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勤奋、敏锐、认真,却在“入学测评”和“面试测评”阶段,感到惶恐和不安。仔细沟通之后,其实这种沮丧感和不安感,从毕业设计就开始了,因为在毕业设计的环节,尽管平时课业成绩非常棒,但突然发现自己缺乏完成设计项目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其实,这样的感受并非少见,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感同身受,因为直到毕业设计开始,求学期间的我们,才开始接触到完整的系统性的设计项目,这并非个人的原因,而是源自国内教育体制下课程设置的弊端。
| 一 | 大学课程设计的无关联性
国内艺术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最大的弊端就是无关联性。课程与课程彼此之间,似乎是孤立性的。也许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学递进关系,但至少没有让同学们在求学期间形成明确的意识。
具体来说吧:以平面设计为例
软件课程PS、AI、INDESIGN等软件课程是做设计的基本工具,需要在拥有基本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运用,才能收获实际的价值,因此,这些软件课程本不应该安排在大学课程之内,如果安排也应该在大学三年级进行讲授。具体到授课方式,PS的运用应该渗透于各门课程之间,比如海报设计、比如包装设计等,作为表现形式的一部分进行演示,而非单独拎出来,讲解各种命令。这些操作命令如果不和具体的设计方法及作品结合起来,即使是勉强记住,但不应用于实战也会迅速忘掉,至少感觉自己似是而非。
艺术与设计史的通识课程也是设计师的基本功课,其目的不仅在于普及人文素养,而是建构设计知识体系,相当于学习语言中的词汇,这些设计史的常识就构成了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沟通与创作的基本单词,同时为RESEARCH的CONTEXT调研建立系统性基础。而国内的艺术与设计史课程的重要性往往被设定为提升人文背景,这从根本课程设置目的和方向上就错了。
艺术与设计史的课程内容在国际顶级艺术设计院校中,一般都包含“批评性”课程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设计师的眼光,对社会存在的不足保持敏感,从而为提出设计方案培养思辨性思维。从课程设置上,艺术与设计史的内容往往需要开设四个学期,每一个学期的讲授内容都应该与该学期的技术性课程有密切的知识互动和关联。而国内的艺术与设计史课程,往往在大一就讲完了,等到学生们进入毕业设计,需要做“设计调研”中的“文脉调研”时,却发现那些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
再比如,平面设计中的海报设计,在当代设计中运用摄影技法进行创作几乎已经是非常主流的形态。但摄影往往被视为一个单独的专业,而在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安排中显得非常不充分。结果到了毕业设计当学生需要运用摄影知识进行海报创作时,却发现相关的知识是不足以支撑系列性毕业创作的。更令同学们惶恐的是,很少有学生在学习摄影知识的同时,就明白了这部分知识在海报设计中怎样运用,根本不清楚其在平面设计体系中的运用规则与方法。
因此,课程的零散杂碎,以及不能够学以致用,自然会导致“高分低能”。用我的同事康石石的一句话来说:国内大学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彼此永远都是分开和打散式的。良心学校会将这些零碎的课程按照从浅入深的方式安排,但不会告诉你如何串联在一起。一般的学校压根不考虑深浅的问题,干脆一会深一会浅,连课程的连贯性和次序都不考虑。
这样的方式长期接触下去,会造成学生对设计完整流程的体验太浅,不知道完整的设计项目应该按照何种思维方式和逻辑经验才能被设计出来。常常表现为有一个小的想法想要尝试,不知道每一步该如何操作,因为有的步骤大一学的,有的步骤大二、大三学的;什么样的设计步骤对应的又是曾经哪部分的学习体验,常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就好像,一个记诵了无数武术招式的人,根本不知道哪一招是用于攻击,徒劳地背诵了很多技法,遇到实战,一触即溃。实战功力基本相当于《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
| 二 | 大学课程设计的非互动性
这种非互动性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1、教学方式的非互动性;2、与社会需求的非互动性;
先说第一个层面吧。设计毕竟是一门具体的“手艺”,需要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做活与探讨。但在国内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会很熟悉自己曾经的上课方式,大一期间很多设计院校是不分专业的,学习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通识内容,老师对着PPT讲,学生们在下面或者乖乖听,或者刷手机。
我个人认为,老师没有足够的道德制高点来指责学生们不爱学习。任何设计知识的传授都指向具体的操作思路和演示,当一吨一吨的图片展示放在那里,却没有和学生们实际的互动过程,不从学生们的具体情境出发,一味灌输,即使是孔圣人讲课,也难以做到如沐春风吧?具体来说:比如服装设计的材料课程
用创意装置的思路做立裁的尝试,必须包含很具体的空间构成知识与新媒介知识,仅用PPT讲完,然后看着学生在那里自行摸索尝试,并不能学以致用。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展示,并强调这些创意装置与服装设计语言,曾经在哪些服装款式和秀中进行过衍义,其最终引导的服装设计手法和趋势是什么,才能够将一门具体的设计语言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知识。
而且手法与手法之间是存在着初阶、中阶、高阶的区分的,还是以服装设计的面料改造为例,使用发泡胶是最基础的面料尝试,可如果老师不与学生进行技法性的教学互动,学生们只会对着最终效果惊叹赞美,却不知这种技法如何运用,更不知道此初阶技法与其他技法之间的递进关系。
再说第二个层面。设计是非常需要和社会的现实情境进行互动的专业。但设计课程的研究与推广如果没有强大的课程研发能力,基本上会滞后于社会现实的2-5年。这就带来一个尴尬的窘境,中国有多少艺术院校的设计老师能达到300人以上呢?这可是创建设计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人数配置。于是问题来了,学习的知识和现实社会情境完全脱离,就构成了难以令人发笑的笑点。
讲个真实的笑话吧,国内某绝对知名的服装设计院校,老师讲服装设计的最新趋势时,拿出的是2015年的各种秀场资料,而今年是公元2017年啊。这所学校在服装设计领域绝对中国前三。以至于学生们的吐槽,在我的朋友圈中浮现时,让我大跌眼镜。
更现实的是,设计类学生必须进行企业进行大量的设计实践,才接触到社会现实需求。想一想我们的老师带队去企业的调研,只能用一词概括:走马观花。也就是看一看,根本没有在企业工作2-3个月的时间。大学所接纳的各种设计项目,又有多少让本科生就参与其中的机会?
| 三 | 大学课程设计的缺失在哪里?
一言而蔽之,中国艺术院校缺乏项目制课程。
项目制课程培养的是一个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相应具备的能力。诸多设计课程都是围绕着这一终极目的而设置。
如康石石所说:在项目制教学体验缺失的情况下,为了应付作业,学生从掌握设计完整的流程,转而变为一味地对设计最终效果的追求;很多学生在本科期间的设计作业,都只能单纯的称之为“小样”,这种“小样式”的作业,是完全无法称其为“完整的作品”的。
设计项目,并不是单纯的效果展示,而是要告诉看设计的人:一个设计从想法诞生到最终成型的所思所想和完整转化的过程。“项目的完整性”也就意味着:它一定不能是单纯意义上的渲染图或效果图。
换句话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以设计项目为基本单元,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创作。不同年级之间的区别,只在于设计能力、设计方法和设计深度之间的掌握力。
具体来说,设计项目的创造流程大环节中都包含完整的R-C-D-M模块,即research(调研)、concept(概念)、design(设计)、material(实现)。而每一个模块对应又可延伸至具体的方面。
(1)、调研
比如research环节,通常还包含设计选题和深入调研两部分。
一方面,创作者要充分表达自我的认知,反映出对社会或现象的观察,并且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所以光是从主题的选择上,就能够看出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广泛的眼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设计本身是一种服务属性的专业。设计师如何对设计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何站在其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深入调研则是是为设计后续展开提供线索和打基础,并以此为思考工具,透彻分析设计思路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调研要呈现关于一个主题的前因后果、文脉线索,人群和社会背景,以及反映类似问题的杂志、电影,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调研对象;而设计对象的生活形式、文化背景、行为感受、审美品位、经济状况、童年理想,也都是需要深入调研的目标。
关于设计类作品深入调研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一谈到老年人,一般学生反应都是70+,身体欠佳,生活乏味,跟不上时代节奏,与年轻人存在沟通上的代沟等等。图片来源:SODO学生初阶阶段的MIND MAP与部分RESEARCH
但你可曾想过:离休干部和一般老人的区别?其生活状况、审美品位,业余爱好,经济状况等等都非常不同。如果没有深入调研,就盲目设计一款老年产品,其结果必然既不适合离休干部,又不适合一般的退休老人。所以明确项目设计其中每一步的需求和完成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2)、概念
调研完成后,将会进入到concept环节。这个阶段会进行设计概念的收集,要尽可能寻找关于设计概念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例如写作、绘画、拼贴等等,形式不限但要尽可能多,以便后续进行设计尝试的延伸。
需要注意,创意筛选阶段不要过多去幻想设计最终的效果会怎样,因为这会导致思维的束缚,并造成设计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流失。要对设计灵感进行综合分类和不同的尝试,以便能够寻找出最好或者说最合适的创意方向。
(3)、设计
一旦明确了可尝试的创意方向,接下来便是创意深化过程。这个阶段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创意具体化,如何将一个创意变为有型的东西,并且不断进行自我发问,以便后续可以为解释设计逻辑提供依据。
当然,这个阶段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包括对材料、材质、色彩、结构、表现形式等等进行多元化尝试。这个阶段很多人常常会感觉很煎熬和受挫,这非常正常。
设计本身就是个不断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没人会跨过这一步直接知道结果。尝试阶段的失败受挫、重新实验并得到经验的宝贵过程也是作品集考核的重点,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精神,而且能够从中看出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可视化
在设计实现环节过后,会进入到设计作品的可视化展示流程。因为作品集很多时候依旧是以平面图像的方式来展示,这是向考官展示个人视觉语言的机会,也是设计者进行创作表达的重要一环,并且选择什么形式来将自身创作进行平面的格式化本身也是考核设计创作能力的重点。
上述种种,足以说明完整设计流程所具有的必要性,它是项目制课程诞生初始便肩负的责任,同时也是国内学生目前最缺乏的能力,以及最亟待扭转的劣势。
如果学生们从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大量地进行“项目制课程”的学习,那么到了毕业设计环节,或者说,将来进入设计工作领域,就会避免那种令人尴尬的无力感。
-End-
版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