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认为“贵就是好,一份钱一分货”。但是呢?即便有无数的新闻告知我们这个世界真不是这样。结果呢?我说现在的物价黄瓜2元左右1斤,蓝莓一小盒8元左右。我说满足基本所需用不了多少钱。衣服几年都不需要买,即便买几百块的也很好了。又不需要交房租。又不需要天天吃药。但是价格昂贵的尤其是奢侈品数千元的质量并不适合我们这种凡人。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就是跟她们说不通。她就是觉得我不求上进。她认为活着就得花钱,而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物质所需,比如买双几千块的鞋,比如天天出去吃饭,比如换车,比如买苹果的电子产品,比如给女儿交留学费用。讲真,生活的追求不同,理念不合,真不能多说话。
至于医疗费,就更离谱了。她是非专家号不挂,要不就是国际医疗。甚至只为了跟一个人说几句话,一张卡就递出去了。这事儿过去了很多年。那次对方是个三甲医院的,是别人介绍的。其实我们只是跟他聊过也就3分钟,然后我们就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去的那种。可是我们出来后,她又自己转回去递了人家一张卡。讲真,她这些年也没给我们几张。就是这个思路让我很难接受。她原话是“这人是三甲医院的,以后可能用得上”,其实当时我们已经说了,没有可能再去的。她的逻辑是花钱才能干事。她闺女小的时候有次在儿童医院,非要看专家号,排了3个多小时,结果3句话完了。记得特别清楚,是因为那天冻死我了。还有就是等那个专家的长长的队,旁边有个普通号,没人,医生在那里看医书。真是强烈的对比!
还有就是有次逛街,她说带我们去,如果我们都说不好,那件千元多的衣服就不要了。结果呢?人家卖衣服的小姐姐都说了,“您来了好几次了,我们跟你说了,这衣服就一件,厂家没货了,这个号您穿不了”。非要试。就连当时其他的顾客都劝,结果呢?等我们出来后,她老人家又自己转身回去买了。后来听说她找人改了尺寸,穿到公司,没一个人说好,又送人了。接近2千没了。她家人在外边吃饭,不打包,因为丢人。她就认定我们是因为钱的缘故。这是前几年的事情。那时教育培训机构是挺赚钱的,基本工资一般,但是课时费高,典型的多劳多得,而且好像她负责很多事情,就是忙的要死工资也很高。她老公也是多年的老外企工作。那个时候一切都很美好。然后双减来了,但是习惯改不了,物质享受的欲望依然在膨胀,以前从不用化妆品的。双减后换了个工作,可能经常被同事吐槽,所以也开始使用一些很大的大牌了。好像就是面霜那种东西。不懂。有次去她家看到的,2瓶 ,一瓶是S开头的,另一瓶是C开头的。我承认,我就是觉得贪图物质享受的人就是欲望的奴隶。但是如果说你真有那个实力,全世界旅行,天天住五星级酒店,那也没什么。毕竟你要有那个消费能力以及理由。但是她不是。闺女其实平日成绩也是偏上游的。但是高考失利,只能去澳洲留学。因为她英语好。但是一条裤子就得去王府中环买,吃饭也得去那里吃,有必要吗?好,就算是人家的事情,但是有本事别跟我们念叨啊!老跟我们念叨养孩子成本高,不容易。跟我们有关系吗?
我的逻辑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像火星地球那么远。三观不合,说不来的,能不相见能不说话就别说话。太特么地折磨人了。我还老得听她的批评。她认为我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跟我说什么“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说是不求上进,说什么没钱能活吗?我特么却地认为结婚生子工作都是你自己找的,自己的选择别抱怨,又跟我没有因果关系。而且我从来没找你借过钱,也不占你家什么便宜。让她闺女给我买东西,是因为那个是她曾经给我的。每次不让她们买东西,却总是买很多,远超我们所需。所以我想的是我们需要什么,你就给我们买点什么,其他的不需要,就别买。要不然,她们总是会买很多,还得念叨。弄得我们欠她们多少人情似的。大家都不舒服。她总是嘴里说着“我们不怕花钱,没钱不行”,老给我上课,就跟唐僧似的,但是她心理又特么地嘀咕,因为每次相见都得叨叨几句。在我眼里,她的特点就是特么地“圣母”。我说个马斯洛需求模式,不懂;再说了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智慧,从而获得内心深处的平静。而这种平静本就不是外在能带来的,只存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独处是最好与自己生活和解的方式”。她说“你要是不开心了,就搬出去。自己学会放松。你自己在外面吃。照顾好自己才能照老妈”。她认为搬出去住能解决一切问题,我却认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 ,是没办法的。理念不同。在我的眼里,我是独身主义,当然与她的理念不同,很正常。但是在她就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跟她说不通。
她的逻辑是一个东西如果有一分钱的和两分钱的两种, 她一定会选择两分钱的,因为“贵就是好”。而我却觉得“那是智商税。同样的东西我为什么要花更多钱?我又不是冤大头!”从消费理念的差距能看出很多很多的认知差异。
她闺女已经开始准备研究生的去向了,好像是说还得去外面读。国内这边好像读不了。不懂,反正就是还得一年不止20万。不懂,就是很花钱的样子。前两天给她发了个抖音上的一个视频,就是那个好多个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她居然告诉我,“这是高科技”。我无语了。当然,她比我有本事的多。我想的是,幸好不是我姑娘。从小就不爱看书,整天想的就是去哪吃去哪玩。成绩还是可以的,但只限于书本学习的那些,知识结构知识面在我眼里,远远不够。因为她是小宝宝的时候,在我家住过很长时间。所以,从感情上来说,我希望她是个比我们这代人有更多前景的,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未来也有所作为的,能对世界社会有所贡献的那样的人。可能我是在一定程度上把她当成我自己的孩子了。毕竟我是个独身主义者。但是这显然是错误的。我没有权力这样做。我对她说“破圈现在越来越难,你的父母只是普通家庭,学历也不高,没有能力帮助你什么,未来要靠你自己”。我建议她去看看通识课之类的。她当然不会听我的。因为在她及她家人的眼里,她比我强多了。你又没上过几年学?又特么地没本事,有什么资格说我们呢?而我想的却是,因为我的不堪,才更希望你有所为。终究是我自作多情了。然后我就明白了何谓“天下父母心”。在我眼里,拼命工作努力赚钱满足自己及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是不足够的。未来找工作越来越难,这年头,出国留学的真的不算什么。又不是那种很牛的世界名校。
本科留学的时候,我对她说,你可以把留学生活记录下来,发到那些个平台上。她及她妈说,“你是不知道,天天忙的要死,哪有时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无言以对。直到现在,已经要准备研究生入学了。总结一下留学几年的生活及其中自己的变化,是件挺人之常情的事情,在我眼里。人家说,“没空,有什么可写的”。我不说话了。想想也是,我这种不认识几个字,没怎么上过学的有什么资格给别人建议呢,尤其是她这种一个人去过几个国家,自己独立住过几年的。真特么地是自讨苦吃,活该!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实在太大,没有什么对错的。我不爽的是,她总是特么地认为我是错的。我承认我自私也冷漠,但是我不承认错。我认为,人到中年,生活应该做减法。她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求上进。我觉得她有时候很无脑。所以我们一说话就容易吵架。我能做的就,就是少说话。不然呢?我尊重她的活法,她却总看我不爽。很无奈也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