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尼”者,乃为出家修行之女子,讲求的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自当在庵中修行,与朝廷素无瓜葛,却不想这明朝的尼姑却倒了霉遭了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突然颁下谕旨,命令各州各府将所有尼姑以及女道士,凡是头上没毛的,统统逮捕一并押赴京师审问,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一人。
天子旨意,哪个敢违,于是乎,便发生了唯独大明一朝才有的“大索天下尼姑案”。这一来,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世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
尼姑本是修行人,怎么偏偏成祖爷跟尼姑过不去,莫非当年跟尼姑谈恋爱被摆了一道?
雍正哪有这种福分,说起事件起因,原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一女子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在蒲台(今山东滨州地区)聚集数千白莲教徒,打起红白旗,叫嚣对抗大明朝廷。
此时传到朱棣耳中之后,他“甚为震惊",此时正值“迁都”前夕,朱棣绝对不允许这个时间段出乱子。再者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若是打起这个旗号,自己很被动。于是朱棣不惜兴师动众,迅速派出“京营”五千精锐前往剿灭,还把山东沿海“抗倭"之军调到剿灭唐赛儿反贼之上,大有“攘外必先安内"之势。
天兵一到,焉是你小小白莲教可抵御。朱棣所派人马人强马壮,皆是沙场老手,唐赛儿一众却是泥腿子出身,根本没有什么战略和战法之说,说了他们也不懂。
唐赛儿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起义军不少人选择回家种田,这场坚持了不到三个月的起义以失败告终。明军抓获大小统领不少,但大头目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贼首逃遁,拿获小贼有何用,为了扫除余孽,为了杀一儆百,朱棣下令严察贼首唐赛儿之行踪,不惜任何代价找到此女子。但搜来搜去却没有任何进展。民间搜不到,莫非进了空门不成?于是朱棣下令逮捕尼姑进行甄别。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一定原因的,唐赛儿起义之前,曾宣称自己为“佛母",既然是“佛母”当是与佛门有些牵连,另外历来有人犯事便会藏匿寺庙道观之中,或是僧或是道或是头陀或是女尼,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曾有之。于是乎,成祖爷下谕旨,命人捉拿女尼女道,务必抓获贼逆唐赛儿。
《明史纪事本末》对此事也有记载:“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混入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京师、山东境内尼及道姑,逮之京诘之……”
谕旨一下,京师、山东等地的尼姑、女道士统统被拿办严查。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任山东左参政,命令其务必找出唐赛儿。段明为了不负皇恩,命人将山东女尼、女道全部抓来,哪怕是还俗的也要或者头上没毛的都要拿办严查,非要找出唐赛儿不可。可查来查去,山东地界没有唐赛儿的行踪,这些女尼没有一个对的上号。段明怕自己掉脑袋,于是命人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女尼或女道全部拿办,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些女尼可算是遭了殃祸,被官军拿办之后,后受尽各种侮辱,被欺凌者,被打杀者大有人在。弄得庙也空、庵也空,秃头的都不敢出门上街。可找来找去,愣是找不到。
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时,蒲台贼逆唐赛儿反,寻贼逆不获,逮天下出家尼姑万人余……”
一直到朱棣殡天之日,他一心想要捉拿的唐赛儿也未曾抓到。得到的结果只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唐赛儿究竟哪儿去了?是否真有此人,许多年来,谜团仍未解开,这位巾帼英雄的最后归宿仍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