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要很强的主动性,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就像跑步一样,你只要跑,消耗的能量肯定比平常多。
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想阅读的收益最大化,我们必须尽可能降低时间成本的占用。
因此,拥有一套高效的阅读方法论,对于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和降低资源占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效的阅读方法论是指什么?
高效的阅读方法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它包含了选书、阅读、记录和输出四个阅读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方法。
二、如何运用高效的阅读方法论?
1、选书阶段
1)书的类型
一般而言,书的含金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原理>方法>技巧。
原理是普世和唯一的,方法是原理在特定环境下的运用,而技巧则是在不同的限制条件下的具体运用。
比如说,只有知道了大脑的运作原理,你才知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采用哪些方法,匹配哪些技巧更为有效。
如果你不知道大脑的运作原理,当你看到关于各种超级阅读速度,超级记忆方法的时候,很可能就被带进坑里。
提升阅读书籍的含金量,就是提高了在面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确定性!
2)书的质量
· 豆瓣评分
我个人觉得在评价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6分值得一翻,7分值得细读,8分就是精品,9分绝对经典,10分就是传说(暂时没见过)
· 作家模式
如果这个作者写的某本书不错,那么大概率他写的其他书水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建议都弄回来看!
· 出版社模式
湛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就只出精品,选他准没错。
· 媒体推荐模式
豆瓣也有年度100本必读清单之类的推荐。
· 购物榜单模式
京东、当当、亚马逊的销售排行榜。
· 口碑模式
你身边高手的推荐。
· 兴趣模式
直接跑去书店,看到了感兴趣的封面和书名,挑几本来翻,说不定就邂逅到刚出炉的精品。
2、读书阶段
1)明确目的
目的决定速度:娱乐消遣?获得资讯?增进理解?
线读:复杂材料,逐字阅读
略读:大致内容,段落首尾
扫读:查找资料,具体信息
最简单的提速方式就是指读!
2)提出问题
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可以大幅度缩小阅读范围和内容。
因为明确了阅读目的和搞清楚解决的问题,所以就抛开了要记住所有内容的心理包袱。
重要的不是记住所有内容,重要的是搞清楚想记住什么。
3)标记重点
速读就是找重点。
比如作者在论证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大量论据(数字、案例、模型、公式等等)
这些重点,都是速读找出来后,再次精读需要细细品味和攻克的。
对了,特别说明,速读并不是读完就结束了,速读只是整个阅读环节的一环。
一般而言,一本书需要读三遍:
第一遍,5分钟预览(如果特别差的书,到此为止);
第二遍,速读找重点;
第三遍,精读攻克重点。
3、记录阶段
1)画出框架
这本书的逻辑框架是什么?
这个逻辑不是复制书的目录大纲,而是你自己理解的逻辑。
比如《科学学习》的目录结构如下:
而我则是以学习流程的逻辑来画框架。
2)填充精华
什么是精华?
我认为是没见过的新概念、有启发的新观点、重要的逻辑关系。
比如,樊登在《读懂一本书》里总结了8条精华的评判标准:
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
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
当你感觉某种解释让你很意外的时候;
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部分是重点;
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转折之后的内容;
当一个观点有不同侧面的解释角度的时候;
当你感受到心灵冲击的时候;
书中的逸闻趣事和金句。
3)总结答案
一般而言,一本书会在结尾进行总结。
呼应开篇所提到的目的,这本书主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最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作者希望我们读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对于一本书而言,你能先找到问题,然后看到现状,再看到作者如何去论证答案的过程,你就把这本书的精华吃透了。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你吃透以后,你得有个想法,最好有个行动。
比如,
你通过看这本书,知道了问题是什么?
作者通过哪几部分内容去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的观点或者方法有没有道理,你是全部同意还是部分同意?
对你最有启发的内容是什么?
跟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在什么地方?
....
4、输出阶段
阅读同样适用四种主要输出方式,分别是记笔记、当老师、去考试和列清单。
除了四种通用的输出方式,具体到阅读场景,还可以有三种输出技巧:
1)推荐好书
如果你没有把一本书吃透,或者这本书没有打动你,你是很难写出推荐语的。
要推荐一本好书,你必定要想清楚这本书好在哪里,对别人有什么作用。
所以,向别人推荐好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输出方式。
2)摘录金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感受:当你遇到一个经典场景,可以用金句来概括的时候,总是话到嘴边说不上来。
想半天想不起来,找半天也找不出来,那种感觉很挫败!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场景,建议你读到感受颇深的金句,把它们集中摘录到一起(标注出处和页码),方便你随时查阅和调用。
3)分享心得
分享心得跟推荐好书还不一样,推荐好书是从对方的角度来讲书的价值,而分享心得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讲,书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都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深度,就跟剥洋葱一样一定是从套话,再到观点,最终到感受,层层深入。
如果一个人,天天只跟你客套,那么你俩的关系一定非常表面;
如果一个人,能跟你谈观点,那么你俩的关系至少有一定深度;
如果你能分享你的心得给对方,除了加深新旧知识的链接,帮助你更好吸收书中的精华,也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深度和善意,最终深化你俩的关系。
最后,
说到阅读,你必须要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
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前者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指导编辑,后者曾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该书于1940年初版,1970年两人共同改编补写。
这本书谈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各阅读层次的特点、基本步骤,以及对应的笔记类别,我已总结提炼如下图,供你参考!
思考
你平时喜欢阅读什么层次的书籍呢? 欢迎你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