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左左日更的第212天
用语写记录心声 在平凡中寻找力量
小确幸
今天终于静下心来写完了《因为我是女性》书评,战胜了自己的拖延,很开心,第一次尝试成功。
前一阵儿回老家,大家聊天时,说到姐姐家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就要求站到门口罚站反思,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一个孩子考试得了80分,回家后父母跟他说,你考得这么差,要继续努力考得更好,下一次孩子终于考到了98分,开心跑回家,父母说,为什么还差了两分,这两分去哪了?你应该做得更好。
终于在第3次,孩子考到了100分,兴奋回到家等待夸奖,但父母对他说,你才考了一次100分,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这样才能持续得到100分,做到更好的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更好的自己”成为了我们从小到大的目标,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一直在告诉我们,你考多少分,都还可以做到更好,就连很多学校的校训也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是什么是“更好的自己”?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究竟在哪呢?这个“更好的自己”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还是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
就在我前两年不断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学习各种课程时,我迷茫了,不知道为什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成了一个提线木偶,被“成为更好的自己”持续不断吸引着,不知疲惫往前奔走。
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我迷茫了,不知道这样不停努力到底有什么用,不知道“更好的自己”到底是谁?我在为谁而努力?我的人生是谁的?
现在我的这些迷茫,终于在《因为我是女性》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因为我是女性》这本书的作者侯玉珍,是一名资深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她出生在严重重男轻女的区域,也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遭遇了一系列的身心挑战,但她凭借自身的力量,一步一步走出这些困惑,最终活成了真实的自己。
她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经历了什么,无论过去的你是什么样子,都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因为你的人生你做主。
怎样走出自己的人生?
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同样的七个字,顺序不同,代表的意义就不同。
“成为更好的自己”表面上是一种鼓励,让你持续不断精进,但背后却暗含着:现在的自己不好,所以才要持续努力,做到更好。
这样,你永远活在对未来的希望中,但永远也感受不到“成为更好的自己”那种成就感,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自己一直在前方。
而“更好地成为自己”,意味着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要先成为自己、认同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
就像《富裕,属于口袋里装满快乐的人》那本书里作者说到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能力,只不过这些能力没有使用过,我们就认为自己没有这种能力。
没有使用不代表没有能力,我本具足。
想要更好地成为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怎样了解自己,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说,我们可以通过觉察、反思、拒绝、表达来看到自己,积极表达自我,让自我觉醒,了解真实的自己。
第1步是觉察。
觉察自己,寻找内心真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识别我们内心自己和内心父母真实的样子。
看见才能够带来改变,觉察才能看见。
我终于明白了,语音写作带给我很大的改变,就是因为在语音写作里,我可以做到觉察和反思。
没有语音写作前,做事时,大脑里总会出现两个小人对打,出现两个相反的意见,经常让我很头痛而不知所措。
开始语音写作后,我发现我有了一个路径可以和大脑里这两个小孩聊天,看到他们原来就是我内心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在和他们持续聊天的过程中,我慢慢看到了我的内心小孩。
她只有六七岁的样子,一直蹲在房间的角落里,抱着大腿,头深深埋进去,不住地颤抖。她带给我的感受是胆小、没有安全感、充满了自卑和防备。
当我觉察到了自己的状态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的内在小孩是这个样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每天语写反思的过程中,我慢慢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
小时候做错题或做错事时,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让我不敢做事,害怕失败,慢慢在自己内心建了一个堡垒,隔绝自己和世界,从而变得越来越自卑和内向。
而当我看到了这些问题,我告诉了自己: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孩子,有了选择的权利,不用害怕批评和犯错,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样慢慢地,我找到真实的自我,越来越多了解自己,可以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
但在慢慢了解真实自己的过程中,我不只是看到好的地方,也看到了自己不好的地方,我开始产生抗拒和自我攻击。
比如刚刚开始学习读书笔记时,我写不好,就对自己说: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
而越批判越难过,能量持续负面,只能更加逃避和拖延。
我还特别在意别人评判自己。别人说我很好,我就很开心,别人说我不好,我就特别伤心,不想再去做任何事情。
当我看到书里说,我们经常把自我价值放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评判自己时,我才明白原来我把自我价值交到了别人手里,关键是他不了解全面的我,我因为别人片面的评价而不开心,多么可悲。
所以怎么办呢?
书中告诉我们,学会接纳自己。
想要更好地成为自己,第一步先了解自己,第二步就是学着接纳自己。不只接纳自己好的地方,也要接纳不好的地方。
接纳自己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多角度看待事情。
比如读书笔记我写不好怎么办?
站在A视角上,我感觉自己太笨了,但B视角上看到的是,不管做得好不好,至少开始做了,只要去做,能力就会提升。
还有C视角,虽然做不好,但做的过程中可以认识更多做得好的人,我可以和他们学习,不断提升能力。
通过不同的视角,我就知道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方面和影响,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接纳。
接纳自己也要明白,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能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就像心理学家欧文·亚隆(IrvinYalom)在回忆录《成为我自己》中所说:“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不管是了解自己还是接纳自己,我们都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慢慢做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做自己,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更有力量,相信自己,信任自己。
当我可以更好地相信自己、信任自己、做自己时,我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以前虽然我经常表扬孩子做得好或鼓励他不断尝试各种事情,但这些只是在表面上,内心还是很焦虑,害怕他做不好,所以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课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说到了,这样的妈妈就是因为她把不相信自己的这部分内心映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没有办法相信孩子。
这样带来很多焦虑,但报课缓解不了焦虑,只有妈妈先做到相信自己,才能从内心里真正做到支持孩子、相信孩子。
这让我想起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作者就说到,他在对待孩子时,一开始虽然鼓励和支持,但孩子没有什么改变,一直胆小懦弱,这时他和妻子反省自己,才发现他们只是在表面上支持孩子,心里没有做到真正认同孩子。
后来当他们真正认同孩子后,他们的孩子慢慢发生了改变,越来越自信,开始尝试更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我可以更好地做自己,我就有更多的能量,支持我的孩子可以更好地做他自己。作为妈妈,我可以发自内心支持和陪伴他,不再控制他。
就像《因为我是女性》书里作者侯玉珍说:“想做一个能看见孩子的、足够好的妈妈,首先要能看见自己的情感、渴望和需要,看见自我限定和自我厌弃的部分,接纳它们、表达它们。对自己越接纳,你能看见孩子的部分就越多;当你能全然接纳自己的好时,也就能去镜映孩子的好了。”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和孩子一起更好地成为自己,“爱他,就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是。”
作者左左
2019年开启语写和时间记录,成为极致践行者。
今天是连续语写第675天,已完成语写2278万字;持续增强内核,更好地成为自己。
持续记录时间655天,找到精力能量曲线,稳定持续成长。
我的每篇日更都是用语写完成,一起爱上写作,遇见内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