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是夏丐尊和叶圣陶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合作为中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两位教育大家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他们用故事来经营全书,读起来倍感亲切。全书从读、写、文学知识这三点展开,共三十二课,包括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该书面世已经八十几年,虽是三十年代的语文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里面干货满满,许多的知识点深入浅出,易于实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指导意义。
读完全书,我所理解的“文心”应该是语文的心,在于“读”、“写”,至于文学知识是为读和写服务的,读和写的终极目的是能为己所用,为生活服务。读和写以及文学知识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实读和文学知识都是属“知”的范畴,他们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属于输入环节,而写,则是融入自身血肉后的输出环节。
下面是我以‘’写‘’为切入点,从《文心》中挖掘出的“写作干货”,喜欢写作小伙们福利来了哦。
一、给写作的定位
写作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它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生活中包含许多项目,写作是其中之一。
我们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练习的目的是养成习惯,然后把写作这件事情融入生活,最后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二、明确写作的方向,使用读者角度,确立思想内容
文是心的表现,文章一般可以分为知的文、情的文和意的文。我们在写一篇文章时,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读者群体,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其需求,然后选择作文的方向,最后确立思想内容。
三、素材的收集、筛选
读人、读事、读书、读生活,留心处处皆素材。
注意培养自己的触发功能,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它事。如读书时,书中某一段话让你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这也是触发。触发最重要的是有新味。
有了素材,还需及时建立素材库,找出他们的关系,然后分门别类,最后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筛选。
四、先有内容后有题目
按照写文章的自然顺序一定是先有内容而后有题目。例如我们去花园玩,一定是花园里的美好景物牵动我们的情意,有了表达的欲望,才有了《花园》这个题目。又如我们写读书笔记,一定是读了某本书,里面的内容打动了我们,然后有了记录、表达的冲动,最后才有了《……》读书笔记。
五、文章的结构
中国传统的文章组织结构:由起、承、铺、叙、过、结六部分组成;国外的文章则流行:由序论、立论、论证、结论四部分组分。总的来讲文章组织的原则是:秩序、联络和统一。每个人写文章具体的组织方法:回问自己。例如我们看见一幅很好的图画,想把它记述出来,我们就可以回问自己道:记那画面上的景物、那幅画的布局或设色的技巧呢,还是景物和技巧都记?这样一问,心中的意旨就决定了。
六、文章的润色
1、除说明文和议论文外,一篇文章中应兼顾记叙和描写。只有记叙文章显得平板,缺少感染力。若用画画来比喻,那么记叙就像是景区的路程图,那么描写则犹如一幅风景画,更具感染力,因为里面融入了自身的意识和情感。
2、词汇和语感需积累,无法速成。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收集、比较和玩味。
七、文章的修改
1、文章修改的三原则:
①去用词、用语不当。
②去累赘、啰嗦。
③去语义含糊不清。
2、如何让文章更有调理:
①文字宜于偶数结合。
②除了有意义的重复外,各种句式应混用。(如:长、短句。)
③同一句中少用同音或声音相近的字。
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应前后呼应。
⑤注意句子的长短与句调的关系。
八、习作、应用和创作
习作是法则、技巧的练习;应用之作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其生命在于新的意味。三者之中习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习作是练习基本功夫,只有习作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谈到应用,最后才是创作。
九、文章的评判标准
1、文法有无毛病。
2、用词是否适当。
3、思想是否新鲜、正确、丰富。
小伙伴们我从《文心》中挖到的关于写作的干货就是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