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昂桦
做生意,一定要学冯仑。冯仑做大生意,睨视全球,又有相当高的理论素养,著述等身,是中國现代的陶朱公。
冯仑在近作《扛住就是本事》中讲商业的逻辑,认为要有看世界的智慧,他用心在三个方面,怎么成事,成事的逻辑性,如何实現连续賺钱、永续经营。尤其是怎麼成事。冯仑在世界各地出游,拜访各种成功人士,琢磨成功人的各种套路,着重思考商业机会內在的因素及宏观的建构。因而,冯仑既在傳統思维上吃透了人性,又在世界的經濟發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经营價值的参照支撑。
他遵循认识事物要看到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在中国做企业,具体表现为跟人打交道,非常懂人情世故。他知道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后面意味着什么。国人很含蓄、内敛,很多观点不爱直说。所以就需要积累一些经验,他在这方面对人有深刻的了解。譬如,过去去政府部門办事,他派人去,領導接待很热情,去的人以為这事好办了,回来很高兴,但是事情拖着沒有办好。但是老辣的商人,会坐下來,东南西北胡侃,递烟倒水,待到下班,拉到酒楼喝一頓,把事情的难点或者环节弄清楚,有难处,再想办法。沒有难处,就此生根。
他认为光靠洞明事物,看透还不行,看透之后还要能把事情做到位。比如说,做生意,追求利润,有的人很愿意“争”,斤斤计较。卖一个东西能挣十块钱,少那么一丁点,比如九块九,都不行。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是你要做大生意、做得好,就应该学会“让”。“让”不是“送”。把钱都送给别人了,那不叫生意。冯仑讲究的是“让”,如何“让”,就是不绝对化,而是把赚多赚少相对地看,这样就能很快达成交易。比如前面讲的,不赚十块钱,九块五行不行?少赚一点点,九块行不行?这就是让一点。那么对方感觉到,占了你一点便宜 他也很开心。你也不用跟他拉拉扯扯,花很多时间。所以在冯仑的公司,形成了“让”的文化。“让”的文化,就是看到利润之后的利润,以及成本之前的成本。什么是利润之后的利润呢?比如说,按照市场合理合法的标准不做错事,能赚十块钱。但是要赚到这十块钱,可能要跟人谈两个月才能谈成,这两个月的成本,八块钱就出去了,内心还不愉快,心里成本增加了,又一块五没了,其实也就赚了五毛。而且别人觉得他这个人很“磨叽”,这点事扯那么长时间,虽然达成交易了,对方以后也不愿意再来找他了。于是换一个方法。他选择只赚八块,是什么结果呢?他让对方占了两块钱便宜,他有点小成就感,觉得打交道很舒服。以后一旦有机会,他第一时间还来找他,于是他可能两个月做了三次生意,也就是二十四块钱。减去这两个月的成本,八块钱,还剩十六块。所以,总体来算,这真要赚得多得多。这个算账方法,就是不要把瞬间的得失绝对化。多那么点,少那么点,都可以。这样的话,大家都觉得跟他做生意很舒服。当所有人认为能占到便宜,都来找他的时候,他的机会就多了好几倍,也就多了很多条路。所以,生意上注重的是交易的频次、交易的感觉,这才是交易的绝对利润。这次可能差一点,差得也不多,但是多交易一次不就都回来了吗?这就叫作利润之后的利润。成本之前的成本是什么呢?就是高看人一眼,给人面子。以前也有人讲过,在中国做事情,当你给人面子的时候,往往交易也就必成了。注重成本之前的成本,就一定会尊重别人,而当你很好尊重了别人,别人就愿意跟你做生意。所以做生意的人,都特别会应酬。什么叫应酬呢?就是给别人面子。开车门让别人先上车,吃饭给别人夹个菜,这就叫给面子。很多时侯,为面子生存、为虚荣心存在,这是一种文化基因。
冯仑在处理政商关系上,认识是清醒的。他知道政商关系处理得好,可以荣耀一生,处理不好会引来无穷的麻烦和是非。首先不要充当权力的围猎者。权力的围猎者,就是指企业起步或者规模大了,钱多了,就在政商关系当中,下重手。某种程度上清代的胡雪岩对左宗棠,最初的巴结本质上都是对权力的围猎。一旦成功,就能从权力那儿获得巨额的回馈,最终把自己和权力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胡雪岩故居的门口,有一幅对联,“为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冯仑对胡雪岩称道的地方,在于胡雪岩的人生态度,持家治业宽厚通融,与人相处和睦真诚。但冯仑同时清醒认为,不主张学胡雪岩只依赖靠山生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靠山就是火山,要学一种正能量精神上的攀附。胡雪岩一直靠左宗棠,但左宗棠的政治斗争最终把他给牺牲了。所以企业家和政治家的精神恋爱,是一种境界。境界高,恒永远,境界低,一拍两散。
20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