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概念日渐火热的今天,越来越多有远见卓识的人们进入这次前所未有的盛事,或购币投资,或从事开发,甚至自建项目。但在另一方面,过于火热的市场和币价也让心里发酸的传统行业喜欢把当前区块链的热潮和郁金香泡沫挂钩起来。
我经常和剑辰热(ji)烈(dong)地讨论问题,他认为世界的变化发展很快,而且会越来越好;我则认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并没有甩掉咱们还是猴子那会儿的许多劣根性。年轻人向往新世界,我们老人家喜欢从历史中找未来……
在我看来,当前的区块链毫无疑问是有泡沫的(信徒不要打我),而且泡沫非常多非常大。如果用某次历史泡沫来类比,那最合适的应该就是2000年到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事实上我这个表述并不准确,因为2000年是属于泡沫爆破期,然而泡沫这个东西的可怕之处正在于,只有爆了你才能确定它是。之所以要回到故纸堆里翻找这一轮泡沫的历史,是因为我坚信区块链行业只有经历一场类似的泡沫爆破,才能真正迎来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正如互联网泡沫爆破之后,这个星球才站起了众多互联网巨人:Google,雅虎, facebook还有天朝的BAT。
先来重温一下这部老电影。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帝在老布什总统的领导下四面出击。东制天朝,西统两德,南征波斯,北破苏联,武功之盛,美帝二百年所未有也。一方面为美帝建立了单极世界的领导地位,赢得了十分安全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多年冷战和东征西讨的军费开支,就快把美帝的家当折腾光了。所以如此威猛的老布什只干了一届总统就被鼠目寸光的美帝人民赶下台,在年轻貌美的克林顿带领下,把工作重心转回国内建设中去。
整个90年代,美国都处于一个利率较高的水平,这说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火热的状态(如果不是过热的话)。克林顿倡议的信息高速公路,军工企业主导的大量数字化项目落地,并蔓延到民用领域;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化教育,电脑办公,企业邮箱等开始普及;而民间的创造力与活力则从冷战的压抑下解放出来,以信息科技为首的行业领导者(如微软,IBM)等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资金和人才都迅速向这个行业汇聚(乔布斯的早期投资者里面就有一个32岁从微软“退休”出来的工程师)。这个阶段美国经济总体是健康的,单机时代的巨头们确实为改变世界做了很多真真切切的努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升温,原来的科技股龙头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在泡沫时期高回报率的要求。而互联网概念和先行者们的各种创新实践,让这个行业进入了资本的视界。在极客和信徒的眼中,互联网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连接整个世界,所有物质生产的组织和信息流动的方式将会被重塑,世界的生产关系甚至权威机构的权力都将会被颠覆(是不是很耳熟?)
这些年时常说互联网+,其实都是90年代美国人玩剩下的东西,那阵子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在后面加个“.com”就能转眼身价百倍,1999年纳斯达克里有119家公司名字里有“.com”,而在互联网真正普及的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18家。举个栗子,一家98年开张,做在线机票选座的“互联网企业”Priceline.com(到今天他还活着);他一年收入三千多万美元(卖机票给客户),但买机票也花了三千多万美元(向航空公司采购),建个网站和运营又花了三千多万美元(当年建网站还是高精技术,很贵),为了让航空公司愿意卖他们票还送了大概6000万的股权期权。就这样一个每收入一块钱要赔出去三块钱的公司,IPO第一天暴涨4倍,市值超过他的上家——包括联合,西南等几家大航空公司,加起来!还有一个叫中华网的台湾网站,域名China.com,美国人根本不懂他是干什么的,最高去到140美元一股,那可是1999年的140刀啊!随着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们的不断追捧,互联网概念股慢慢真的越来越概念化。平心而论,当年的公司还是有点底线的,多数都是有实际业务,或者原本从事其他业务再套互联网概念炒作的,比起像贾跃亭这样搞个ppt就出来忽悠的大玩家也算有良心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场大戏的主要舞台——纳斯达克交易所。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不看那些什么公司治理啊,几个做市商,公众持股比例这些虚的,单看比较硬性的财务指标:
套餐一,股东权益1500万美元+最近一个财年或最近3年中有两年有100万以上税前收入。
套餐二,股东权益3000万美元
套餐三,税前盈利7500万美元/总收入&总资产分别达到7500万美元
满足其中一个套餐就可以上市,除了套餐三比较难达到之外,前两个在风投或投行的加持下基本都是手到擒来。
公司有意愿,机构有技术,交易所有台子,投资者有需求,所谓时来天地齐协力,纳指从95年不足一千点一路拉升到2000年高点的五千出头,加上前面的慢牛,整个90年代的纳斯达克指数走出了整整一代人的长牛!哪怕把从纳斯达克成立开始的数据加上,你也会得出一个纳斯达克从没崩过的结论。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去看,我们当然明白世上不存在永远上涨的市场(打脸!中国有房地产市场!)但设身处地地去看,你身处一个从未下跌的市场,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下跌的样子。即使你内心深处有疑问和忧虑,你的身体难免会很诚实地加入这场狂欢。连投资之神巴菲特他老人家也得在致股东的信里面认怂,批评自己去年(1999年)成绩不好。(后来崩盘以后他又跳出来说表扬自己有定力,看不懂的不投,当然他的定力确实值得学习)
然而该来的总归要来,2000年3月纳指冲顶以后,开始了雪崩的路程,到2002年回到了1千五,这个一地鸡毛,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只要听见“.com”就像见了鬼一样。但正是这满地的尸骸提供了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的机遇。谷歌(我心目中真正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亚马逊(他算是老油条,泡沫时也风光过,尽管那会儿他只是个卖书的),苹果(严格来说,苹果算是搭了移动互联网这班车)这些苗子才能避免资本的过分裹挟,专注与主业,一展抱负,茁壮生长,改变世界,make a difference.
好~历史回顾完成,下面是我对千禧年泡沫的一些分析同时夹杂与区块链投资的对比。
一、资金
整个90年代,美联储出于控制经济过热的角度,利率一直高位运行(相比再早期的动不动十几点也是毛毛雨了),纳指崩盘前后利率进入历史高点,6%上方。客观上导致了银根的收紧而进一步影响了进入投机市场的资金流。
在2000年高点时整个纳斯达克的市值将近美国GDP的50%。要知道,纳斯达克只是一个创业板,这样巨大的市值无疑与他的市场定位是不匹配的,也意味着后续资金的拐点已经接近。因为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资金量去支持这样大的基数上涨。
20年后世界已经大大不同,如果说2000年的泡沫是美国人的事,那么区块链的泡沫则是全世界人的事。全球普遍的低利率成为投资的驱动器,由于利率恶性竞争,政府很难做出像当年的美国一样主动加息降温的决定。好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区块链投资形成了一个全球市场,无论哪一个局部产生的利空都会迅速被其他板块的利多补救起来,而且增量资金的基础也更加巨大。据统计加密货币的市值在5000亿美元之多,和80万亿的全球GDP总量相比一下,是不是觉得很安心?但恐怖之处在于,全球市场意味着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一旦出现全球性的崩盘,则没有力量可以帮助他迅速恢复。
整个90年代美国基本处于资金宽松,经济乐观的氛围下,所以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的突然转变是没有准备的;而当今的世界,除了美国,基本都还在08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中挣扎,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对风险都保持高度警惕。但这种警惕能产生多大作用,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在潮流的冲击下个人的理性都是脆弱的。
二、风投
90年代和信息科技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风险投资机构,随着实业企业和金融市场对企业上市前专业投资人的需求持续扩大,风投也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金融市场里举足轻重的力量,并大大加速了整个互联网泡沫的进程。一个本来需要10年才能发展积累上市的企业,在风投的催谷下一两年就能上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上市机制的过度宽松,风投机构套现容易,导致他们不是严格考察和挑选项目而是倾向于尽快炒作概念打包上市退出(这一点倒是和08年次贷危机的助贷机构如出一辙)。很多本来真心实意想干点事的企业,在风投和资本的催逼下,看到人家随便加个“.com”就能发财也免不了心猿意马。
二十年过去了,风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各国都对主版交易所收紧监管,退出难度的增加倒逼风投回归自己专业投资者的角色,好好的了解项目然后谨慎投资。通常能够经受多轮VC洗礼的企业往往很难渣到哪里去。倒是像乐视这种由神秘力量加持的上市公司大家要小心了……
区块链由于有了ICO,连风投这个步骤都省去了。虽说现在开始有更专业的机构入场,但割韭菜的难度还是太低。白皮书空气项目融资的成本为零,那些怀抱理想的人们低头默默耕耘,再抬头的时候发现韭菜都被白皮书割完了。进场门槛太低和缺乏专业机构的鉴别,是当前ICO广被诟病的重要原因。好在,韭菜也是会成长的,大家开始看大咖,比如李笑来老师就吐槽很多项目冒他的名,而我是投剑辰推荐的项目,都不带看白皮书的。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的领域,投资者们的自组织现象催生了新的中心化。
三、基本面
投资的基本逻辑,就是要求回报大于投入。无论干哪行,你的公司必须是创造价值的,或者说俗一点,必须要挣钱的。许多互联网企业本身的盈利模式是经不起推敲的(哪怕到现在也一样),他们的故事无非是先烧钱获客,然后垄断一个行业,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互联网天然的赢家通吃属性,导致那119个“.com”里注定有一大半都会死掉,猩红的业绩刺破了投资者的美梦,指数的泡沫也随之破碎了。1999年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高达78倍,你往里面投一块钱要大半个世纪才能回收(更别说这点微末收入很多还是上市前冲的,上市后很快变脸),经历过15年股灾的朋友,是不是又觉得似曾相识?
区块链项目目前没有盈利的(错了请指正),而且链条的天然属性导致其垄断不但覆盖一个行业,而是一个产业里整个上下游多半只有一个链条会胜出(如果不是0的话),那现在据说市面上有3000多款代币,能活的最终又会有几个呢?
四、投资心理
人类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恐惧,对熟悉的事物又容易忽视,而对一知半解的东西则最容易过高地估计。经过90年代的培育,市场已经了解了传统PC,也慢慢接触了互联网。但说到普及,当时拨号上网的难度其实并不下于今天实施场外交易。投资者对这种略懂但又不全懂的新生事物抱有了太高的期望。比尔盖茨曾经说:“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两年的变化,又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化”。在泡沫时期,人们乐观地认为需要未来十年才能实现的变化会在未来两年到来,结果被现实残忍地打了脸。
经过比特币这个头牌这几年的市场教育,认识和了解区块链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很容易盲目地认为世界的变革立刻会到来。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的世界,人人都不甘落后,剑辰总是说每一个加密货币就是一个时间流速不同的多元宇宙,但换过来理解这个宇宙爆发,膨胀和湮灭也可以发生在很短的时间。
五、泡沫来了还是走了?
我常和剑辰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泡沫已经爆破过了?还是在累积?剑辰的观点是比特币经过多次暴涨暴跌,泡沫其实已经洗掉了,所以是健康的。这点我同意,作为区块链第一个成功的应用,比特币的巨大波动性早已为多数投资者接受,这点上,比特币获得的“共识”价值无可比拟。但比特币毕竟不等于区块链,事实上,正是因为比特币的波动率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饥渴,才有了众多加密货币的春天。有没有想起那些嫌微软涨得慢而去买“.com”,嫌茅台涨得慢而去买乐视的股民?比特币的泡沫也许过去了(最多也就腰斩嘛,谁怕谁?)但众多加密货币的泡沫还是在堆积的。
六、结论
所有抛开维度谈泡沫都是耍流氓!
从我刚才提到的资金面来说,加密货币的总市值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看泡沫不大。但从基本面来说,3000多种(并且每天都在增加)加密货币里面99%最终都做不成,这里泡沫大了去了。这两个结论本身并不矛盾,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会有一个一个成功的项目最终占领一整条一整条的产业链,而不成功的项目则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总市值会不断攀升,但价值会不断收敛到成功的项目中来,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
当前区块链的泡沫第一是价值的泡沫,在能够证明链条确实可以像他们白皮书所说的那样把实体的价值转化到链条上之前,这个链条(代币)的确确实实就是泡沫。
第二就是数量的泡沫,大量项目(代币)所指向的行业有重叠,或者上下游关系,最终他们都要进行残酷的竞争,直到市场认可其中一方的价值。代币总值也许不会瘦身,但代币的数量肯定要瘦身。
第三就是认知的泡沫,大量投资者以为自己懂,或者不懂装懂,甚至觉得不懂也无所谓。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这样的投资者们被残酷的市场震荡洗出去之前,市场是很难健康的。直到哪天那些不懂区块链的人一听到区块链都觉得你是骗子,那区块链的实用化才能真正迎来稳定发展的机遇。
乐观者总是说,冬天近了,春天还会远吗?
悲观者会说凛冬将至,然后裹紧了单薄的衣裳,希望能活到春天……
——致每一个在秋天加入这个新宇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