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力一般表现为两类,轻者为语言暴力,即在言语中表现出暴力倾向,动辄出言“打死你”等,另一类较为严重的则表现在儿童的行动上,轻则动手动脚,重则用暴力器械伤人,危害性极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儿童的暴力行为折射出了孩子的人格危机,孩子的人格形成并不是在上学以后,而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开始了,如果在幼儿时期,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就很容易使孩子出现暴力、自卑、心理发育不正常等人格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家长必须要注意抓住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提高其免疫力,使其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应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暴力行为?
1、积极鼓励
孩子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孩子展示自己表现欲、想得到别人认可的表现,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加以引导,帮助孩子把握好分寸。平时对孩子要多关心、多交流,时刻注意孩子的想法,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切忌心不在焉,有时候你的一个眼神可能就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
2、辨别是非
千万不要让孩子看一些“暴力片”,孩子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从模仿开始的。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孩子一边看动画片,一边给他讲,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也都要告诉孩子。
3、好好说话
良好的语言氛围是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用平和温柔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尽量为他提供语言表达和申辩的机会。多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需求,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让孩子体会到用语言表达的效果和乐趣。
4、避免溺爱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溺爱都是造成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暴力行为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就成了一种无原则的溺爱,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心理,这样只会增强孩子的娇气,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是非对错,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只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5、榜样示范
在家庭中,爸爸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千万不能打架。爸爸妈妈应当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当好孩子的模范标兵。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让孩子远离暴力就要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要懂得礼貌,面对矛盾时,先看一下自身是不是有错误,千万不要让孩子用拳头去解决矛盾。
6、关爱孩子
对于幼儿来说,爱远比一切都来的重要,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间爱的温暖,孩子才有意识和理念去爱他人和外物。
7、培养爱心
应当从小培养孩子对他人和事物的爱心,比如当家长的一方身体不舒服时,另一方可教育孩子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又如在公园游玩时看到美丽的花,孩子都想摘下来,这是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说明理由。
8、控制情绪
教育孩子控制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逐步战胜情绪,刺激使孩子有稳定的情绪。能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