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华文明三大发源地之一
文/总编辑:陈慧楠
石家河遗址距今大约6000到4000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遗址有40余处,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跨度最长的史前部落群城遗址,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等共同被学术界认定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1983年至1993年,湖北省、地、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先后在石家河遗址进行多次试探性挖掘,特别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实习多次,发掘文物万余件,这些文物经过整理后,分别在省、地、市博物馆陈列展出,在社会上轰动一时。荆州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室,陈列出文物数千件。而实际上,荆州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从石家河遗址这里发掘的文物是陈列文物的几倍。
1984年8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石家河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和陶塑象等系列文物,被湖北省博物馆选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展《全国出土文物精品展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水稻种植史起源于长江流域的新见证
1954年冬季,一个水利工程的掘渠建设,意外揭开了石家河古代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在此之前,有关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几乎无所记载。
当年11月,石河镇组织农民兴修石龙水库干渠,在土城村罗家柏岭一带发现了“古代遗址”。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在杨家湾、罗家柏岭、石板冲和三房湾多个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还有骨器与蚌器。特别重要的是,在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些附有稻谷壳的烧红土块,经当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教授鉴定,认定为“粳稻品种”,取名“石河粳稻”,并在1959年《考古学报》第四期发表学术论文,认为“石河粳稻”为研究长江流域水稻种植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同期,在罗家柏岭还出土了一批精美玉器。石家河遗址及石家河文化的研究,就此拉开了序幕。
全国首次发现土陶象陶熊和距今已有五千余年的陶祖首次出土
见证五千多年前石家河附近有象群在此地群居活动。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遗址”发现一座古老的土窑址,出土了陶象、陶熊等陶制动物百余件。其中陶象的发现在全国尚为首次。专家推论:在五千年以前的石家河一带有大森林的存在和象群的活动,否则,当时的人们不会凭空塑造出如此生动的陶象来,它为研究天门地貌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父系氏族社会对男性崇拜的新物证。石家河遗址相继出土了“石祖”、“陶祖”(即男性生殖器模型)各一件,鉴证了当时社会对男性的崇拜,证明了这处遗址属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的新时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
最古老的窑址--新石器时代窑址
为我国陶瓷手工业发展史研究提供新的珍贵史实。1955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遗址罗家北岭发掘了一座新石器时代的窑址。窑址处埋有小石斧、石棒、石刀、石簇、红陶杯、蛋壳灰陶片和红陶鸟等数百件。这个古窑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陶瓷手工业的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石家河考古队,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距今5000-4300年左右的大型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大型史前古城初露峥嵘。
石家河古城是长江中游已知的最大史前古城,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石家河古城周边已发现17处城址,呈半月形分布在江汉平原西北部低丘地带。
2012年石家河遗址考古工作重启。湖北省考古所、天门市博物馆组成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这次发掘意外发现,在谭家岭一带有早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垣和环壕的古城遗址,挖掘出的古城被认为是距今5300年以前我国发现规模最大的、最完整的史前城址;同时,在印信台祭祀遗址挖掘出石家河文化晚期的5个人工黄土台基、6组套缸遗迹等祭祀遗存,该祭祀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奠定了石家河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重要见证的基石。这里极有可能是古时代的大型“宫殿”遗址,是当时统治者对聚落群内部、周邻聚落实行管理发号施令的场所,是中枢管理机构所在地。其后几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件以及标志着史前玉作巅峰的精美玉器。
在位于石家河古城中心的三房湾遗址,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厚胎红陶杯残件密集堆放在土层之中,厚达数米,蔚为壮观。而在谭家岭之北邓家湾遗址,考古人员曾发掘出数以千计的陶塑品。
红陶杯是实用酒器还是祭祀礼器?陶塑品是玩具还是艺术作品?套缸之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考古专家却形成共识:如此大批量的手工制品集中出土,反映了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存在,也反映出已经出现聚落等级与社会分工正在细化。
2015年年底,考古人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共发现各类玉器240余件。新出土的这240件玉器,类型丰富、造型奇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面有精美的线刻图案、复杂的透雕和细如针尖的钻孔。可以确定,古时人们已经普遍掌握使用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刻线工艺,这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用“巅峰”这两个字形容石家河出土的玉器。他说:“出土的240多件玉器,给我们带来了又一次震撼,这批玉器的发现,击碎了学者们构建的古玉体系,标志着一个史前玉作的巅峰,代表了一个中国玉文化发展空前绝后的时空坐标。”
在此之前,考古人员曾于1955年在石家河城外的罗家柏岭遗址发掘出一批玉器,距今大约4800-4400年。石家河玉凤,则是石家河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该玉凤为“团凤”造型,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一件玉凤,是其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除了玉凤,石家河肖家屋脊出土的距今4300-4000年的玉龙,被誉为 " 湖北第一龙 ",玉为黄绿色,表面有灰白色斑纹,龙首尾相卷成玦形,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石家河出土的这些玉器足以显示出距今4000多年以前,长江流域已有发达的手工业和繁盛的文化,社会阶层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被国家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石家河遗址及玉神人头像、穿孔石钺等,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时间跨度上达五千余年。
石家河遗址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石家河遗址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4000年)等四个发展阶段。其中,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模式瓦解,石家河古城被废弃,但石家河遗址多地揭示出的随葬玉器的瓮棺及制玉遗迹等显示,这里存在着发达的手工业,其文化活跃程度已经相当繁盛。
其中,石家河遗址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从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家河古城看,还是从谭家岭大型居住址、印信台大型祭祀遗址、三房湾大型制陶作坊遗址等聚落功能的专门分区看,以及从出土遗物中刻划符号、孔雀石的代表性与出土遗物的丰富程度,无疑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石家河发现的大型城址、 刻划符号、陶塑艺术品以及大量造型精美、工艺独特的铜器、玉器等一系列重大成果,揭示其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中游规模最大、文化最为璀璨的都邑性聚落,与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陕西石峁遗址共同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2017年石家河遗址先后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一次次震惊世人之后,对于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遗址,更多秘密有待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