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题酝酿已久,却总也无法下笔。对于一个能够时常聊天、每次回家都能见面的亲者,貌似很难简单地用语言或文字便能准确描绘。
然而,我终于还是决定为这个酝酿已久的命题敲起键盘,算是对我与亲爱的小姑共同经历过的那些往事的纪念。
岁月总会无情地侵蚀很多东西,比如好过多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我很难确定小姑现在是否过的如意,但她本应比现在更幸福,对此我确信无疑!
小姑大我十一岁,也许是年龄差距并非很大的缘故,她是我眼中除父母外最亲密的父辈。或者,还应该定义为一个人生道路的启蒙导师,和受益终生的读书兴趣的开拓者。
我的孩提记忆是从爷爷的离开开始的。那个阴冷的午后,晦暗的天空没有一点色彩,我像往常一样跑跳着回家钻进奶奶的怀中,看到的却是一双双哭红的眼睛,悲天跄地的哀痛顿时迎面袭来。
爷爷的影像已经渐渐模糊,然而我仍能清晰地记得夺走他生命的那个长在脖子上的肿瘤。以致后来所有关于爷爷的回忆,都和那个肿瘤有关,而那个肿瘤,也渐渐在记忆里慢慢变大,直至越来越大。
当时的我自然不会体会到爷爷的去世对小姑有怎样的影响,只是后来才慢慢明白。那时大姑二姑三姑已经结婚,叔叔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唯独小姑年幼,处于还在读书的年纪,爷爷的去世对她幼小的心灵是多沉痛、多难以承受的打击啊!
在我已经渐渐淡忘爷爷忌日的现在,某年的某天小姑在微博中写的怀念爷爷的文字,又重新把我拉回到了很多年前那个灰蒙蒙的午后。我才猛然知道,原来在小姑心里,多年来一直都埋藏着对爷爷深深的思念。
人似乎对不快乐的事情很容易忘记,那段我们和叔叔家相邻而居的日子因为那个恶婆似的婶婶的缘故逐渐在脑海里模糊不清,虽然事到如今恶婆依然很凶恶,然而于我而言,她却也不过是一个没什么相干的妇人,但那掺杂着诸多争吵和打闹的往事因为实在过于阴暗而被我有选择性地忘掉,我只是记得有很多个安详的晚上,我睡在奶奶的床头,听她讲狼婆婆和白娘子的故事。而一旁的小姑,则给我讲学校里面有趣的事,以及后来逐渐明白的许多道理。
小姑爱读书,也渴望能一直读书,中学毕业后虽因某些原因没能继续学业,然而她仍旧坚持自学了一系列的大学课程。而她床头那一摞摞的书籍,成为最早启蒙我读书兴趣的缘由。
以后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爷爷没有去的那么早,或者我们家庭足够富裕,足以支付小姑的求学费用,她肯定能够成为家族里第一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在那段幼稚懵懂的时光,记得很多个阳光飘洒的午后,一袭白衣的小姑,载着小小的我,悠然地骑着单车,穿过色彩斑斓的菜地,空气中散发着淡然的泥土的香气,微风轻抚着她秀丽的脸庞和飘然的长发,四周一片寂静,而她,在明亮的光线里笑的肆意。
及至唐河岸边,小姑下车,走向校园所在的方向。而我站在原地,遥望着小姑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无垠的天际,然后骑着单车走上回家的路。
那是至今珍藏在我记忆里关于小姑最完美的画面。画面中的她青春,美丽,散发着勃然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
后来我家盖了新房,便没和奶奶小姑住一屋了,然而那座承载着无数童年回忆的老屋,依然是我最常去的地方。
我开始上学,小姑也终于下学,在我就读的那所小学当起了民办教师。在那个偏远的地方,在那个无知的年代,公办老师是稀缺的物种,老师是让人崇敬的职业。
套用“朝中有人好做官”,在那所闭塞的小学,说“校中有人好学习”不知道算不算恰当。三姑早几年已在那所小学任教,而今小姑的存在,让我对那所学校有了很亲切的感觉,对很多其他孩子来说头疼和厌恶的上学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有过一年级学习半年后被降至学前班接着学习下半年的屈辱经历,然而整体上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欢乐和无忧无虑的。从第二个一年级开始,一切便走上了正轨,我从后进生变为优秀生。这中间的缘由,或许是学前班的半年学习起到了效果,或许是脑袋突然开窍,但小姑在学习上的辅导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
小姑陪伴着我一起度过了小学的那六年时光,所有关于那段时光的回忆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似乎只教过我一年,但却总感觉她就在身旁,皆因教我的年轻老师都和她十分要好。在我至今珍藏的那张小学期间唯一的那张照片上,小姑和当时教我们的黄老师领着我们一群学生在集市的某个楼房顶上,迎着炽烈的阳光灿烂地笑着。多年以后,每每看到那张自己最年轻的照片,我依然会想起略带忧伤的上午,和脑海中充满的无穷连绵的不舍和幸福。
我的生活仍在继续,学业上也渐入佳境,由于三姑和小姑的关系,铅笔圆珠笔作业本算术本和一沓沓的纸张,已经足够支撑那六年所有学习上的用度,学习用品在那时从来都不是问题。然而对于我影响甚大的,莫过于小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籍。那种精美的系列丛书在当时的环境中是极其难得的东西,国内外名著,寓言故事,历史小说,诗歌和散文,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课外阅读量,更使我养成了和小姑一样爱读书的习惯,直至现在也未改变。
无数个下自习的晚上,我们拎着灯并行走在漆黑的夜中,我和她讲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同学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调皮的事,百无禁忌,想到了什么便讲什么。那所偏远的校园,和那段从学校到家的距离,装载着我太多美好的时光和欢乐的往事。由于父亲常年忙碌在外,小姑成了我在学习上唯一可以求教和依托的老师。在每个重要的节点,都有她的身陪伴影,我的第一张奖状,第一个奖品,第一次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都静静地呆在身旁,微笑地注视着我。
六年级那年,教育系统开始整编教师队伍,学校的一些老师开始为了转正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而和小姑一样的多数老师则因为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丧失了考试机会。
在很多个想起小姑的瞬间,我都无数次假设,如果当时小姑能有资格考试,她肯定能够顺利入编转正,那么,她现在的人生肯定会有一种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吧。
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当时我自然无法想到这些,在那个关乎无数民办教师命运的年头里,我不清楚小姑心里藏着怎样的忧虑,然而不管何时,我总能看到她的脸上带着的浅浅的笑意。似乎,一切挫折,都不过是碰巧,而她要做的,就是安好。
我终于小学毕业,去了镇上的中学,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而小姑,也到了该嫁人的年龄,然而梦想的阳光似乎总难以照进残酷的现实,对于那个在镇上二中任教的男人,小姑虽不甚满意,最后却也勉强走到了一起。
经人介绍,小姑和那男人认识并开始恋爱,那时我在一中读书,距离二中颇有些距离,受小姑所托,我一日三餐都在那男人家里。虽然每顿饭要走很远的路程,然而相比起学校糟糕的饭菜而言,能吃上自己做的饭自然是不能再好的选择。在那个物质匮乏和亲情富足的时代,对于在那里得到的温馨足以让我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满怀感激。
或许,我只是应该感谢背后默默关心自己的小姑。
三年的时光飞逝,因为学习任务繁重,我与小姑的联系不再如以前那样紧密,然而也仅仅是相比以前而已。她对我的关心丝毫不减,我依稀记得,初中阶段唯一的一次家长会,是小姑作为我的长辈参加的。
后来小姑结婚,生女,我高中毕业上了大学,日子如流水般划过。她的理想和抱负,也逐渐消失在日复一日和一层不变的时光里。我们的联系也自然不再如往昔,只是每次放假回去,总会去见见奶奶,见见三姑和小姑。而每次的相见,无论中间隔了多久,尽管她们自有烦恼的事情,但言语中总充满着亲切和关怀,也依旧是那张温馨熟悉的脸。而每次临走时她与三姑硬向我口袋里塞钱的景象,每次回想起来都热泪盈眶。
母亲常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却姑姑的恩情。每次听到母亲这般说,我总是认真地点头,姑姑们从小待我如亲身孩子一般照顾有加,这样的恩情自然是刻骨铭心和永生无法忘却的。
勉强来的婚姻,结局往往让人唏嘘不已。我不知道小姑当初为什么明明不满意那个男人却又答应和他结婚,从他们婚后的生活总体情况来看,我知道小姑过的并不开心。后来才知道,那个外表沉默老实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其实嫖赌双全。我似乎不该这样诋毁一个曾对自己有恩的人,然而每每想起小姑因他而受的伤害,心中的愤懑便难以自已。
小姑最终离婚,这个结局令她难以接受,我想,对于任何一个传统的女人而言,离婚都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后来想想,其实婚姻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场捆绑着一生幸福的赌局,在结束之前,你永远无法预知结果。
不可否认的是,小姑在那个男人身上下错了赌注,跟着陪葬了青春和前半生的幸福。
而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小姑也不再年轻,一个人拉扯女儿,风风雨雨,历经辛苦,悲苦自有她自知,我却也能或深或浅地体会到她的无奈和酸楚。每次回去那个北方的小城,我总会去她家里,吃她做的饭,和她聊生活的事,看她仍坚强的微笑。小姑也总会拎着鸡鸭鱼肉去家里看我,一大家人坐在一起聊东聊西。
那年春节假期结束,表弟勇和妻子在车站送我和晓Y进站时,小姑打来电话要送些东西让我们带走,那时正是各色人等返城或迁徙的时节,车站方圆几里都是拥挤的人群,左等右等,还是不见小姑,广播已经在催促进站,看着如潮的人流,我们生怕挤不上火车,不舍地望了望行色匆匆的人群,对勇说:不等了,等会儿和小姑解释一下。待到我们费尽吃奶的力气满身大汗地坐在座位上时,勇发来短信:“你们刚走,小姑就满头大汗地拎着年货来了,看到你们已走,她一脸的失望和沮丧。”看到短信,我连忙给小姑发去短信,说着歉疚解释的话。我后悔自己没能多等一会儿,那样就不会浪费了她的心意。然而列车终究头也不回地向前飞驰,但我分明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离她越来越近了。
之后的许多年,每每想起小姑,我总会有着难以自制的心痛和难以言说的感动,我不知道别人的姑姑是否能如小姑那样一直如此亲切如故,我只是很确定,有她一直在身旁陪伴着长大,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
年少时的我曾经有个很宏大的愿景,要让身边的亲人特别是姑姑们都能生活的幸福,后来才渐渐明白那愿望有多么可笑。现实很多时候骨感的让人绝望,能够勉强让自己过的如意,都是一件如此困难和不可为的事情。
我时常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梦,多是执着地向着一个不甚清晰的目标挺进,明明离着不远,可是总也无法抓到。我想,这就是对现实的映照吧,理想和现实总会不经意地阴差阳错。我只能无奈地看着小姑,任由其在生活的扁舟中随波沉浮。
我明白,对小姑而言,现在的期望便是女儿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好好学习,顺利地考上理想的大学,完成她曾经一直想圆却未竟的梦。
在很多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仍旧会经常想起许多年前小姑那一袭白衣的美丽画面,随着岁月如流水般划过,画面中的景物都已经走远,消失不见。而那座偏远的村庄我也很少再回去,渐渐散落在回忆的角落里。
二三十年的光景,所有曾经的物事早已全非,所有记忆里的美好景致也都多数幻灭。滚滚向前的时代变迁延续着旧貌换新颜的剧情,历史的传承和每个人物的命运,却只能在遥不可及的虚幻里漂移。
在这些对旁人来说无足轻重的叙述里,我恍然发现,在我和小姑生活的那片时空,记忆原来可以依托的载体,从来都没有消失,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一直会根植于骨髓,无法忘记!
而亲爱的小姑,肯定能找到可以托付的依靠,微笑地走在久违的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