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巧遇在不经意间,一场试香的课,结出一段香遇的缘。
李清照的《醉花阴》有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中的“瑞脑消金兽”指的就是焚香而嗅的雅趣 ,“瑞脑”是一种植物香,而“金兽”则是盛香的器物。
说起香道,许多人误以为来自日本,其实是始于我国战国时期,发展到唐时,由鉴真和尚东渡带去了日本,才有了今天的日本香道。
宋元明清时,我国香道已自成体系,内容设置和仪式流程已趋于成熟,具有相当浓郁的文化氛围,那时人们以习香为修心之术,文人雅士、或达官贵人,以试香、竞香、品香、咏香示志,普罗大众则以焚香、敬香献佛向道,香道文化得以大发展。
旧时香趣香道的繁荣景象,在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也留有痕迹:两间街边香铺,香幡飘展,香士居其中,非常生动。历史上许多诗词大家,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可以看见以香养身、以香养心的描述,可见香趣早已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但是到了晚清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及战乱频发,香道日渐式微,传承了数千年的香道文化在风雨飘摇中几乎火尽灰冷。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香道又开始回归到我们的视界中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日常中,香趣也是一个定力游戏,有人称之为“玩香”。细腻的步骤、安祥的神态、轻盈稳健的手式、舒缓温和的行动,优雅地流畅在:采香、打香、焚香、嗅香、悟香,继而通道的一系列过程里,在这个“玩”的过程中,恰恰是完成了一个由外而内,由实而虚的净化身心的洗礼。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正是香趣的意境,也是香道的致远处。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也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使人参之不尽、悟之更深的内涵,似乎正是两者之间的呼应。
香道底蕴深远,借着静夜细雨,轻焚一盏香粉,看一场“彩色至黑白”的香焚,身香、心香。
缓缓嗅一嗅香气,容我慢慢沁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