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类和分层都是结构化思维,使我们能更清晰全面而透彻地了解事物的全貌和特点。
2. 分类与分层概念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对事物进行细分。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将事物分成几个小类,但这几个小类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无联系,同属于一个大类。分层则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事物分成不同级别,从低到高,低层次是达到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包含了低层次的内容。不同层次之间是包含和递进关系的。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这个阶段摆脱了文盲的状态,可以识字。阅读者关心的是书上面的文字和符号。提出的主要问题是:‘这句话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任务。强调时间和抓重点。提出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是什么?’
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即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是最完整的阅读。需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提出的问题涉及细节的分析,难点的解读,读者的感受和体会等。
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是最复杂最系统的阅读,最主动也最花力气。读者针对一个主题,阅读一系列的书,比较这些书的相关之处,进行主题分析,架构出一个框架模型。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这一主题,是否能概论出一种思维模型,用于指导该主题下的所有实践活动?’
1.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孩子在身体上,智力上,语言上和身体上为阅读做好了准备。包括良好的视力和听力,有认知能力,能记住一个字或字母,能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能保持注意力,和同伴一起学习等。达到了学前班或幼儿园的经验。
2.第二阶段是认字阶段。孩子阅读一些简单的书,开始喜欢阅读。达到小学一年级的读写能力。
3.第三阶段是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阶段。有能力很轻易地阅读交通号志、图片说明和简单的表格。达到小学四年级的读写能力。
4.第四个阶段也是基础阅读级别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精炼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学生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开始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要从小学或初中毕业了,可以上高中的课程了。
圣诞树模型
###吴慧娟-20160204-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一个层次
### 四个收获
1. 看不懂的问题,要死磕,直到弄懂为止。经典书值得我们花时间阅读。
2. 管理学的公式:
管理效果=问题分析及界定/问题的分类与分层*目标的明晰度*目标的有效性
*管理方法的分层及分类+实时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一定的问题对应一定的管理手段,否则就达不到管理效果,白做功。
3. 检视阅读一般在15分钟以内搭建三级结构:
�文章的观点
‚支撑观点的论据
ƒ整个篇章的结构
4. 主题阅读越早开始越好,第一次主题阅读选个小主题,如如何提高执行力?完成与之相
关的若干书籍,整理出系列文章,可以形成“产品化”变现。
### 三个感受
1. 老师能够将管理效果的公式套用到阅读活动中,指出阅读要想解决一定的问题,达成某
个效果,必须使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即阅读技巧。将阅读的效果上升到管理学的理论高
度。
2. 老师之所以能够对《如何阅读一本书》分析得如此透彻,能够将书中的血肉分离出来,
解构出书的骨头,是与老师多年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经验分不开的。
3. 阅读书籍后要想使书中的内容成为自己的,就必须分析阅读,然后写下来,说出来,写
成读书笔记,给大家做书籍阅读的分享。
### 两个改变
1. 以后阅读书籍都要做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2. 对经典书籍和文章,对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死磕,搞懂为止。
### 一个行动
每本书拿到后先做检视阅读,15分钟内搭建书的三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