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星期一直在思考界限在成人与儿童、儿童与外界互动关系中的角色。某天突然看到了网上热传的关于某校高材生写万字书信要与父母断绝关系的报道,惊觉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在界限意识上的成熟程度,在不同代际之间其实形态相差巨大。
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意识只是我的管教起点。而在这个起点之前中国父母在子女的界限问题上还有很多的现象需要被定义,被阐述,被正确认识,被重新选择。
同时年轻一辈的父母们也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具备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意识的基础?目前处在哪一个阶段,接下来的成长方向是什么?
将建立界限意识放在中国式父母和子女关系这个更加宏大的背景中理解和讨论——包括我的父母辈,我自己这辈,以及更年轻的九零、零零父母辈——不同的育儿人群在划界限问题上面对的挑战是什么,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解决共生文化产生的越界
共生是我们文化中的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你我不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所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解决。
万字文控诉的父母,也就是跟随了文化,对于孩子严格管教,也没有尊重界限的意识,孩子因此对父母积怨深重。
看了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都是在疾呼中国父母需要有边界意识,否则无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这点我同意,一切入侵边界的行为都会造成愤怒和排斥的情绪,这是人的本能,也一定会对关系造成破坏。
不过倒推五六十年前,育儿理念不像今天这般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旧时中国的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关系,而西方父母育儿理念全面更新之前,也是根据宗教采取严格的清规戒律式的管教方式。那时全世界的孩子犯了错,都在挨打!
之后五六十年代西方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育儿理念,是因为清规戒律一旦去除,西方的父母其实很善于发现孩子应具有的天然状态(因为灵魂、精神皆由神创造的嘛!),所以反而变得害怕触碰这份神圣,顺其自然地就开始给孩子尊重和自由。
而我们中国的文化则决定了父母想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还需要面对很多的障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切皆因为孩子是父母的所有物。中国近现代父母的问题更多的并不在管教过于严厉,而在于全面入侵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共生,最终弄得亲子关系一地鸡毛。
没有边界意识的父母,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甚至都谈不上有管教的成分——因为有效管教起码应该是两个个体,才能深入沟通想法和感受。这样的父母有的只是对孩子精神的入侵和剥削(只是客观的心理学用语^^b),大量的介入行为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至于对孩子有觉知的引导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在谈用划界限来有效管教之前,首先需要育儿者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文化中仍然存在的父母将“越界当权利”的亲子关系传统,然后问问自己,是仍然要出于各种原因顺从这样的传统,还是想下决心从我们这一辈的父母以及更年轻一辈的父母开始,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同的成长环境。
对于我来说,做到这点相对容易,但仍然需要很多的自我觉察。而对于国内很多的育儿者来说,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外部压力是我不曾经历过的。在此表示,在国内顶住内外压力坚持自己育儿理念的育儿者们,你们辛苦了!
爱与自由让孩子内在充盈
解决了共生现象,父母和孩子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才能具备成人与孩子发展健康互动关系的基础,才能谈界限的建立。而在建立界限之前,还有一个前提,十分必要。没有这个前提界限将无依据可划。
这个前提就是——孩子需要先具备充盈饱满的内在。
之所以说是前提,是因为成人对孩子进行管教工作的核心是把他们的行为边界划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管教核心=设限。管教无法扩张不充盈的“边界泡泡”。
这个概念要怎么理解?
比较形象的感受是在我当了老师之后体会到的。在幼儿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会让老师发现对他们在社交方面的引导比较困难。与比较“霸道”的小朋友不同,这些孩子的在社交方面的挑战之处在于,他们不会对被侵犯做出反应。
我遇过的一个最为特殊的例子,是一个已经五岁大的小朋友,在社交情感方面发育明显迟缓。刚入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在操场上打闹,经常几个一起一样拉着他猛跑觉得好玩。这个小朋友对此最多有点不舒服的表情,却从来没有喊停或者明显表示不满。
这时的我发现作为老师的介入就有些尴尬,经常发现自己在教育这个小朋友,他们那样拉着你跑你可以喊停啊,你觉得不舒服么?那就表现出来啊不然别的小朋友不知道你不舒服啊。多数情况下这个小朋友茫然地听着我说完,然后继续对于侵犯行为无动于衷。
后来我发现,是我的方式“越界”了。他根本还没有被侵犯的意识,也就是说他的“边界泡泡”还没有发展到与别人的侵犯发生抵触的阶段,所以感觉不出别人的越界。
而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人为地想要拉伸他的“边界泡泡”,这也是很多成人容易犯的错误。经常我们看到孩子对于自己的权益不去争取,或者被别人越界了不会反抗,就会很着急,从成人角度教育孩子这样做那样做。
殊不知这样做无法让孩子从内心产生争取自己权益的动机,只会在孩子脑中产生僵硬的行为模式,不知道根据当下的情况判断自己应该怎么做,导致有时反应不够有时又会反应过激,“边界泡泡”变得僵化而又扭曲变形。这就阻碍了孩子产生流动的界限意识的能力,破坏了其自然的状态。
我们成人需要了解的是,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缺乏的不是边界意识,而是充分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成人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试图纠正和教授某种行为(技术能教,例如不愿意时如何对别人说“不”,但意识和动机没法教),而应该是——如何能让孩子的内在充盈起来?
这才是解决孩子孩子在社交过程中显得被动退缩、对被侵犯无动于衷问题的关键。
其实很简单,只要给予真正的爱与自由,孩子不需要成人教,就能发展出各种自我保护和权利意识。他们的“边界泡泡”在一次次安全自由的尝试中不断变大。尊重孩子在发展阶段中会自动出现的独立意识(例如物权,例如说“不”的权利),肯定和鼓励孩子开始萌芽的自主意识,才能让孩子的内在充盈饱满,自然就能发展出能量流畅的“边界泡泡”。
至于那个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朋友,后来我就主要监督其他孩子的行为不至于太过分,而不再干涉他本人的行为。经过两三个月在幼儿园自由氛围内的发展,现在的他,叫“不”、“我不喜欢”、“我很生气”的嗓门最大!
选择适合自己目前情况的管教方式
所以先给予孩子大量的爱与自由,再为孩子充盈的自我设定可以发展的边界,这样的育儿次序就顺当多了吧~
现在的年轻父母还是有不少都愿意接受科学育儿的观点,也专注自我成长自我提升,这点可喜可贺!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让以上的各项理念切实落地的问题,这也是我五年前的育儿起点。
对孩子管教的理念在美国自由养育之风盛行,管教方式矫枉过正之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体系。提出理论体系的专家背景也五花八门,有儿科医生、心理学家、儿童发展专家、脑神经学家等等,从各个不同角度帮助成人更好的理解孩子,更科学的引导其行为。
同时对于与孩子们联结的重要性,给孩子自由,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的倡导也始终没有放松过,并且层面在变得越来越深。我读过的最深层的谈与孩子联结的书是在精神和灵魂的层面上,叫做《觉醒的父母》。作者认为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与孩子的联结还不够深层,导致管教常常失灵,所以家长还需要更深的挖掘自己,先在更深的层面与自己联结。
可见育儿之路只有成人不断通过成长而上升,却没有尽头。
关注国内育儿现状多年,发现一个现象。由于近十几年来新一代育儿者们对于科学育儿知识的渴求,国外发展了六七十年的各种育儿理论被一锅端地引入了大家的选择范围,又由于各理论都有其产生的不同背景,对于中国的家长们来说,选择成了一个颇为困难的事。到底该学习哪一套理论?听从哪一个专家学者的建议?
甚至选择不同理论体系的育儿者们还开始挑边站,支持自己的理论而排斥其他的理论,这在我看来大可不必。育儿者背景不同,成长道路不同,育儿成熟程度也不同。育儿理论各有受众,如何挑选使用解决目前问题,同时不忘自我成长,才是关键。
至于如何挑选,这就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亲身体验了。当然,还有这个公号也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啦,将来都会分享我在这些方面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共同思考,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