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大树下‖刘善锜

西公街32号

这些有关老刘家的事儿,都是母亲最近几年常挂嘴边的,我听过也就忘记了。大嫂走心,她把母亲琐碎的唠叨记录了下来。虽说俺胸无点墨亦缺大志,还是想尝试着整理出来,为母亲,也为自己。

母亲姓刘,“刘家大树下“是她的微信家族群。群内骨干均刘姓,我算外戚,属于沉底儿溜边的小黄鱼,难得冒泡儿。

妈的爷爷,从我这论得叫太姥爷。太姥爷过世的时候,我还在妈的肚子里翻跟头呢。老人家走了没几个月,我来了。

不过太姥姥(妈的奶奶)我是见过的,瘦瘦小小的,姓张。她和姥姥、姥爷同住在一个小院儿里。

这个小院儿就是北京市东城区西公街32号。这个地方很多北京土著也未必清楚,它与著名的锣鼓巷比邻,这么一说就能知道个大概齐。

西公街,民国初称西公街,民国36年(1947)称京兆西公街。因位于京兆地方公署西侧而得名。1949年后称西公街,街内均为居民住宅。

京兆地方公署,那时已经变成河北北京中学。

小时候,节假日我经常坐上107无轨电车,花上几分钱打个票,从白石桥出发,途径西直门、新街口、地安门、鼓楼就到了小经厂。

下车过马路,正对着河北北京中学的大门,坐北朝南。门口有不知名的大树,遮天蔽日,很是气派,到了夏天知了喊得倍儿欢畅。

沿着中学的东、西外墙岔开有两条胡同,分别称作东、西公街。太姥姥家就在西侧这条只有四米宽的胡同半深处。

西公街还是条死胡同。

32号院是个破旧的小杂院。三面住房,南面是很矮的围墙。

院里住了三户——姥姥、姥爷住东屋,太姥姥和她的女儿(妈的小姑)住北屋三间的一半,这算一家;同住北屋的是杜春英一家;西屋住的王婶儿一家。

北屋的对面贴南墙还搭建了一个简易厨房。小院的东南角,有个简陋的厕所,蹲坑那种。厕所对角线的位置,还有一间小黑屋,不记得是住了人还是堆了杂物。

关于小院住户的记忆可能是有偏差的。

三九天,公用水龙头被裹着厚厚的“棉衣”,龙头下的地面高高低低冻着冰,接个水可得加着小心。

冬天要靠炉子取暖,开春后,炉子会搬到院子里。从开始烧煤球儿到蜂窝煤,后来也用上了煤气。

西公街32号的房主正是本文主角刘善锜。小院其他几家都是租户。

刘善锜是何人?母亲的爷爷,俺没见过面的太姥爷。

刘善锜无疑是刘家大树下的男一号、那颗最亮的星。或许说他就是刘家大树本尊更恰如其分。

刘善锜(1879——1955)曾任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平津卫戍司令部秘书长、天津政府顾问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

末代皇朝最后的举人

刘善锜,字作琳,晚年号晚松。河北玉田县刘现庄人。清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初八出生于农家。

追根溯源,可追到太祖刘现。有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刘现从河北献县来到河北玉田县,看这块地界开阔平整,便迁居于此,自此开枝散叶,便有了刘现庄。

到了刘善锜,已是第十五代。

善锜自幼好学,家教甚严,其长辈对他潜心培养。

家教甚严到什么程度呢?其父经常手持小鞭,命其跪在地上背书。善锜成年后,请画师专门画过一幅工笔画,画中正是一个跪地读书少年,身后站着面色严厉的父亲。

可见印象之深。

少年刘善锜当时为了贴补家用,给村里几户农家放羊。晨光中,夕阳下,边放牧边读书,他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18岁时,刘善锜取得秀才功名。家塾先生看善锜勤勉好学,鼓励他继续深造。

1900年八国联军烧毁了位于北京的顺天贡院,到了“三年一大考“的1903年,直隶(河北)癸卯科乡试无法在此举行。

善锜只好听从安排,去河南(开封)贡院应试。因路途遥远,耗资过重,自家无力支持他赴考。他甚至没有像样的衣服和鞋。幸得三婶母的娘家卖掉良田五十亩给与资助。

24岁的刘善锜不负众望,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乡试中举。

乡试,通常在中秋前后举行也称秋闱。

而此时废除科考的呼声极高,清政府迫于压力,在1905年9月2日正式宣布了废止科考。

从隋唐时候开始,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为各级官吏选拔人才。明朝时,逐步发展完善,达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很多人认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存在着各种缺点,但不可否认,它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刘善锜成为清末最后一科(期)举人。

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二、三月,各省举人到京师参加会试,也叫春闱,考取者为贡士。

贡士再继续晋级就要参加随后的四月间,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即成进士。贡士参加进士考试一般不再黜落,只为方便封官排名。

此时,善锜求取功名之路止于举人。至于他为何没有参加1904年春闱(河南开封贡院),不得而知。也许因为路途遥远,缺少费用。当时确实也有大批农家试子囿于窘迫,断了求学之路。

当然也不排除善锜希望再多复习几年,参加下一科的会试。

他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科举考试的废止,就像一个学生一路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奋斗过来。什么提高班、串讲班、冲刺班、真题班、坑班学了一大堆,每周末学而思、思而学的也都不缺课,考卷做了几百公斤,最后上面说“高考取消了”。这个郁闷可想而知。

峰回路转。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保和殿举行了第一次举贡会考,试以经义、史论各一篇,一次性录取了吴承仕等367人。

不幸中的万幸,1906年正式叫停科考之后的1907年,在保和殿举行了一次朝考。

28岁的农家子弟刘善锜,背着考试用的小桌子,来到京城,借住在老乡王政和家。他以举人出身应清政府保和殿再行考试,在千余人的朝考中脱颖而出,考得第二名。

刘善锜顺利地完成了清政府“由举人职考“,以优异的成绩迈过了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后一道门槛。

这事儿听起来确实厉害。

关于以上,我特意询问了刘家后裔(研究科考的专家),答曰:当时很多国外回来的留学生需要就业定职,请求清政府给予考试机会。还有约十几万的秀才、举人摩拳擦掌考到“半路”,有些人已到中年,同样有此请求。

为了安抚这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们“,清政府颁布了诸多优惠政策,同时增加了两次定职考试,1907年是第一次。

另有后人回忆:

听说当年的皇榜的原件有人要出17元买走,没卖,后以19元卖出。
胖大爷殿试(应为朝考)考取第二名,封了个九品,给了件黄马褂。官府来报喜,老太爷(善锜的父亲)不在家,过了一会儿,老太爷背着粪萁子才回来。

胖大爷即刘善锜。

刘善锜因考试成绩优异,先是分配到翰林院做侍读,之后又去了学部(相当于今教育部)任主事至辛亥革命(1911)停职。

明代有种说法“非进士莫入翰林,非翰林莫入内阁”,此时堪称青年才俊刘善锜人生的高光时刻。

改朝换代中的小县长

刘善锜参加了1914年2月北洋政府举办的第一届知事试验,第一试第二试平均成绩75分,并列第20名。根据各科平均成绩最终刘善锜取列乙等。
此次试者共2458人。

民国初年,刘善锜应县知事(县长)试验取列(考试通过),分配到黑龙江省试用。民国四年(1915),署理(代理)该省庆城县(今庆安县)知事。在任职两年零八个月后,坚决请求辞职。时年36岁。

庆安县,历史沿革比较复杂:
原名“于清窝堡”;
1882 年2月(清光绪八年)改称“于清街”;
1885年5月,取“于清”二字之谐音,以“吉庆”之意,定名“余庆街”,后又定名余庆县;
1914年2月5日改为庆城县;
……

刘善锜正是此时接任小县长。

刘善锜的小女儿回忆说父亲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曾经为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急得“直抽自己”。

刘善锜一介书生,成为新时代的第一拨职业官僚,在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度日想必是异常艰难。

说两个事:

(1)东北的背景——清朝入关后不久就下了封禁东北的命令,禁止汉人移民东北,这一封就是200年。一直到1860年,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的步步紧逼,放开柳条边,允许老百姓去东北开垦实边。

清朝在东北设立的管辖机构是三个将军,其实就是(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军区,因为老百姓太少了,没什么民政事务需要管理。

1907年才改设行省,但是可想而知,到清末民初,整个东北总体上依然是地广人稀的状态(1931年庆城人口11万9千)。

庆城县这个位置。比传说中“流放宁古塔”的宁古塔(今牡丹江)还要往北,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当年火车只到哈尔滨,从哈尔滨到庆城还有170多公里。真真儿是“鸟儿都不拉屎”的地方。

(2)从1915到1917年发生了什么?1915年初,日本胁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引发舆论大哗,年底大总统袁世凯宣布称帝,引发护国运动,一片大乱。

1916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马上开始“府院之争”,政局又是一片混乱。

1917年,张勋率“辫子军”进京复辟清室,被段祺瑞镇压,继续一片混乱。

至此,青年刘善锜,先是赶上了废科举和清帝退位,被迫跟着“共和”了,价值观崩塌一次;接着“大总统”又变成皇帝了,好不容易树立的价值观再次崩塌;然后他之前效忠过的清朝皇帝又回来了,还没等他转变好观念,皇帝又没了。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理想,关于功名,关于穿越官场的旅行。如今我们天天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这个时候他已经看明白想明白了,什么大总统、皇帝、总理,都差不多。之前费劲巴拉读那么多圣贤书,无法解释这个现实世界,价值观来回崩塌都碎成了玻璃渣。

在东北那座封闭的小县城里,两年八个月,应该是挺苦闷的。能识文断字的,两只手能数得过来。一年里半年都是冰天雪地,除了哄娃也没啥娱乐活动。

然而,善锜自幼热爱书法、诗词,这段日子里,想必也是书墨之香为伴。

当时小县长干满三年,将有比较大的升职机会。然而刘善锜偏不,他在干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候,任性地放弃了人生第一桶金。

一县之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百姓打个官司递个红包的事情也是有的。关于这些,他不习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路径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破灭了,还待在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干啥。

母亲回忆说爷爷(刘善锜)平日少言寡语,对儿孙不苟言笑,哪里像现在的爷爷有了孙子自己秒变“孙子”,在天伦之乐中沉醉不知归路。

这么看,刘善锜最适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默默地书写人生。文秘是他最擅长的职业。

辞去县长的刘善锜,调充(调离原职充任新职)直隶(河北)省属秘书。


幸免于皇姑屯殉大帅

袁世凯(1859——1916)死后,中国失去控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

来到民国十(1921)年上,东北军吴俊升被任命为黑龙江督军兼署省长,晋授陆军上将衔。42岁的刘善锜又从河北调到该省任秘书。

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

古代男人不仅热衷于多纳妾,而且还喜欢与志同道合之人结拜。张作霖的经历就印证了这一点,他娶了六位太太,结义七兄弟。

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动荡时期,世间万物顷刻改变,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安稳,但是张作霖八兄弟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他们之中高学历高学识的人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地痞土匪,但正是这样的出身和同生共死的经历,成为了他们在乱世中保持兄弟情深的关键法宝。

按照年龄排序,吴俊升是张作霖八个拜把子兄弟中的老二。

皇姑屯(沈阳附近)事件:

民国十七年(1928)5月,奉军为北伐军所败,张作霖决定撤军出关。6月3日,张作霖乘专车离京,吴俊升闻讯远迎至山海关,二人同乘一节车厢回奉。4日清晨,行至皇姑屯附近,触发了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车厢被炸毁,吴俊升被铁路道钉穿入脑部,当即丧命,时年65岁。张作霖受重伤,当晚死去。

那么此时作为吴俊升贴身秘书的刘善锜是如何幸免于难的呢?

据家人回忆,1928年刘善锜随张作霖、吴俊升等人乘专列到北京开会。会后,刘善锜本应随行回东北。

而此时善锜得知母亲任氏(丰润燕子河人,咸丰二年生)病重的消息,他和吴俊升告假急火火赶回刘现庄看望母亲,躲过了一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氏说自己救了儿子一命。

八卦一句,最近网红婚纱女王王薇薇是吴俊升的外孙女。

吴死后,万福麟(1880——1951)接任国民党黑龙江省主席,刘善锜继续留任省秘书。

母亲回忆说爷爷在东北做事时买过股票,也曾在良乡买过几亩地。当时日子应该过得还不错。

1930年,王树常(1885——1960)由国民党东北边防军司令公署调任天津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委充刘善锜为秘书长。

1929年12月,国民政府明确要求“各省应于各省会所在地,设立省通志馆。”河北省遵行修志精神(培养高尚的志向),1931年9月,在省会天津组建河北通志馆,由刘善锜秘书长兼任首任馆长,主持《河北通志》的编写工作。

王树常1933年调北平任国民党平津卫戍司令,刘善锜跟随王到北平继续担任秘书长。

1935年8月宋哲元(1885——1940)接任王树常职务,此时刘善锜已经56岁,宋聘请刘为顾问。

1935年刘善锜从天津回到北平,租住在鼓楼东大街小经厂8号。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北平,宋军队南移,刘善锜隐居北平。

此时刘善锜已经58岁。

家人回忆,“七七事变“前刘善锜月薪最高时400大洋。当时一袋40斤面粉2大洋。小学教师月薪20几。

二、三十年代,国内还是银本位(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1929年金融危机后通货紧缩,银价大涨,国内受影响小,国民政府趁机实行币制改革,先废银改元,接着发行法币,锚定美元和英镑(主要是美元),3大洋合2日元、1美元、3法币。

而在当时的日本,在本州东北的一些穷地方,8日元(12个大洋)就可以买一个大姑娘(出去干活的那种,类似“包身工”)。

后人回忆齐奶奶(刘善锜第一任妻子)曾乘坐马车逛颐和园,进了园子坐轿子。

母亲说那时鼓楼老字号绸布店,正月十五邀请老客户看花灯,齐奶奶会带上她一同前往,老板笑脸相迎,请上二楼,糕点茶水招待一番。

可见当时收入颇丰。

善锜作为太祖刘现的第十五代传人,在1934年重修了族谱,并亲笔作序。族谱中记载,重修印制费共110元,善锜出资70元,余下由同族弟弟善言承担。

纵观刘善锜从辞职小县长的1918年,调充河北属秘书,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隐居北平的近二十年间,从秘书到秘书长、顾问,一路顺风,这和他做官清廉做人谦虚为人正直不无关系。

刘善锜从不准许家人接受任何礼品。他的专用公车更不允许家人派做私用。

母亲说:一次爷爷要去参加他亲侄子的婚礼,我当天放学比较晚,便有幸和爷爷一起坐小汽车前往,这也是我唯一一次乘坐爷爷的车。

爷爷原配齐氏过世时,回老家办丧事。他给前来吊丧的县长磕头表示感谢,县长吓得趴在了地上不敢受礼。

每次回老家都是走到村口下马(车)步行进村。

在天津任秘书长期间,家人带孩子一起去看戏。小孩子不懂事,看到市长(大沙发)专座空着,就坐上去玩耍,被爷爷狠批。

这些细节足以表明刘善锜的为人处世之道。


拒诱逼坚辞不任伪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宋哲元丢掉了扎根多年的平津地区。为安抚宋哲元集团,并稳定西北军抗战大局,蒋介石任命宋哲元为第一集团军司令,驻防豫北。

58岁的刘善锜选择了”退休“,隐居北平,更号为晚松。

当时,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大汉奸、刘善锜癸卯同科举人王揖唐(1877——1948)专函派人多次送大笔款项,意欲拉刘出山任伪职。

任何统治政权之外的政府称为伪政府,里面的职务都是伪职。

刘善锜的小女儿说出山费4000块大洋,够置办一个小院的。当然不是现今帝都的楼价。

刘善锜婉言拒绝了王揖唐的“好意”,并为此重申家规,不沾染敌伪一丝一毫。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环境下, 贫困度日, 坚守名节。他说“要投也要投国民党”,绝不投日本人。

1945年12月6日晨,正在医院养病的王揖唐被捕。48年秋,王终被处决,身中数弹而亡,结束了罪恶耻辱的一生。

抗日战争初期,不足60岁的刘老太爷留起长须。闲赋在家每日写字作诗。

与中华民族八年浴血抗日同步,刘家也经历了八年艰苦的日子。刘善锜靠着“吃老本“和为老家商号写匾额,写扇面拿到琉璃厂换取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可刘家人口众多,长期没有工资收入难以为继。刘善锜决定南迁重庆寻找出路(未成行)。他疏散了家人(姥爷一家六口回了玉田刘现庄),卖掉了汪家胡同(今东四十三条西段)的唯一房产。

母亲说,那是爷爷用了5000块大洋购买的一处四合院,约有十间房。之后不久,二姑(善锜的二女儿)想做保姆曾到汪家胡同寻找雇主,望着自己的“家”回想往日时光,有些伤感。

汪家胡同清代住过高官汪由敦。汪由敦是杭州人,考中进士后,历任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是著名的书法家,曾为乾隆皇帝代笔写过许多诗文。

重庆没去成,汪家胡同四合院已经卖了,手头越发拮据,善锜只好租住老友吴朋寿的房子——小经厂15号院。

吴是大房产主、律师,他是刘善锜1907年参加朝考的同科。

刘家租住了吴家正院南边的大半个侧院。姥爷一家在玉田老家待了两年(1939)又回到北平和其父刘善锜一起租住在吴家。

母亲回忆说,吴家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树和一棵苹果树。果子熟了爷爷不许我们吃,说那都是吴家的。我们只能捡食地上的落果。

吴家有五个少爷三个小姐,和刘家的孩子玩得很好。吴家漂亮的二小姐喜欢母亲的大哥——嘉。假如大哥没有离家参加革命两人成婚极有可能。

这个侧院西边是个不小的菜园子,多年后改建成了实验剧场。四人帮时期,一次演出开枪燃着幕布,剧场烧毁。之后改建成文化部宿舍。

吴家雇佣种菜的长工宋福,家在解放区。刘善锜的长孙(母亲的大哥)嘉与宋接触较多。他们常聊些解放区的事情(不允许),受宋影响,嘉走上了革命道路。

嘉参加革命后曾派人来北平买药,因为没钱就找家里借钱。刘老太爷明白他们借钱就是肉包子打狗,且家里也没钱。他就让三儿子找北新桥附近开豆制品店的王政和(刘现庄老乡)的少东家借钱。

1939年对刘善锜而言,发生了三件极其不幸的事情:第一是长子(哲)39岁英年早逝;二是结发之妻(齐氏)病逝;三是读高二的长孙(嘉)离家出走。

这三个人都是刘善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次年(1940)61岁的刘善锜回到老家刘现庄迎娶第二任妻子张氏(1909——2001,玉田窝洛沽人)。张当时31岁,婚后继续租住的吴家。

张氏是初级女子简易师范毕业,在农村当过小学教师。月薪16块(当时小警察月薪8块)。张这门婚事是其哥嫂两口子做的媒,她并非情愿。

母亲回忆说:张奶奶嫁给爷爷当天就哭了,爷爷表示不愿意就算了。受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她最终还是接受了爷爷。

30岁的年龄差,文化上的差异,迥异的人生经历,微薄的经济收入,致使张氏一生过得乏味和清贫。

大约1941年,吴家少爷结婚要用房,再加上家里越来越穷,刘善锜一家搬到了安定门内224号边上的一个小院子。房东姓张也是善锜的老朋友。

刘善锜的三儿子,在此结婚生子。

此后,刘善锜花了1700元买下了西公街27号(后改为32号)。和最后租住的安定门的房子相比,面积比较接近。但是刘家添丁进口,居住条件明显越来越差。

1945年日本投降后,刘善锜剃掉了胡须,66岁的他,受大女儿琴的公公的弟弟——天津市长张廷谔邀请,欣然出任了天津市政府顾问直到天津解放。

母亲回忆说她那时去天津看过一次爷爷,爷爷住在天津市湖北路51号(英租界内),小楼房很漂亮,两间房子,木质地板,做饭都是用电炉子。

解放后尽余热得善终

1949年天津解放后,刘善锜停止了顾问工作,人已经70岁。这段日子越发清贫,继续靠着变卖一些值钱的宝贝和卖字艰难度日。

不得已还把西公街32号的房子出租了几间,收取微薄的租金贴补家用。

刘老太爷最爱吃肉(难怪被称胖大爷),有时候实在馋了拎起“宝贝“就走,妻子张氏说“你就非得吃那口肉吗?”有时不得已,还会买些便宜的肠子,炸成油渣熬白菜吃。

有朋友过来串门问刘老太爷的小女儿父亲喜欢吃什么?“绿豆糕!”朋友再来时就会带上一些。女儿至今都后悔“真傻,我应该说肉呀!”

1951年6月,符定一致信毛主席,反映社会上有一批文人耆宿生活无着。毛主席立即在信上批示:“请齐燕铭同志办。生计太困难者,先行接济,不使挨饿。”

随后,成立中央和各地文史研究馆。礼聘和安排学有专长的耆年宿学之士。利用专长发挥余热。文史馆是一个统战性、荣誉性机构。

刘善锜生活困顿,吴朋寿消息灵通已经进了中央文史馆(成立于1951年)工作。刘善锜受启发,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里做了自我介绍,并说家有未成年小女和夫人。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于1952年12月17日成立。首任馆长邢赞亭,副馆长王冷斋、齐之彪。聘任了溥雪斋、汪蔼士等名望昭著的社会贤达二十三人为第一批馆员。

北京市文史馆成立后,经有关部门审核,73岁的刘老太爷受聘为第一批馆员(共23人)。月薪56元,使得晚年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文史馆馆员,都是人才,为承传民族文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年后小女儿曾经去文史馆以查看父亲的照片为由,看到过父亲写给毛主席的信,她说很多字都不认识,内容也多是以诗词的形式表述态度。

那段时间,刘老太爷只需每周去文史馆一天。其他时间他也是早出晚归。他虽然不善言辞,不苟言笑,然不缺同道。串门时,进了大门就吟诗作对,屋内好友秒答,不得不说旧时文人功底了得。

有时候,他会帮助街道抄写一些横幅标语,还会协助在夜校教书的妻子写一些教学中的文案。

诗词和书法,是他一生的爱好。每逢大事小情便有感而发。抗战八年赋闲,去交道口买早点或去安定门遛弯儿时,也会边走边想,吟咏几首小诗到家便写成诗作。

他还常常去附近的恒记米店,那里人来人往,底层民生,都是他诗作的来源。

“那时候父亲的朋友也经常来家里,多是来找父亲讨教诗词写作的,父亲谈笑风生,心情大好。”刘善锜小女儿说。

他练习书法的纸用过后晒,晒干了再用,直到变成一张黑纸方肯弃之。晚年每天吟诗写字,静度时光,直到病重停笔。



刘老太爷善长诗词,工书法,精于真、行、草。他将平日的诗作都用小楷誊写好装订成册,准备以后有钱了出版。他著有《晚松庐诗集》20卷,词数十阕,可惜在特殊时期被其小女毁之一炬,还包括刘老太爷手写的重修家谱也一起灰飞烟灭,真是痛心疾首。

刘善锜的二儿子智(母亲的父亲)曾经在外面看到过父亲写的字,他掏钱给买了回来。此时刘善锜已经过世。这事儿听起来真是五味杂陈。

惨遭文化洗劫后,刘善锜存留在世的作品非常少了。老友李先生,曾存有一把折扇,上有刘的书法。为了保护扇面,李拆掉扇骨,把扇面藏于棉衣腋下,方得以幸存。

网上可查到刘善锜曾给许泽新《有春斋诗集》题词;成扇正面为道光帝四代孙著名书画家溥佺的绘画,背后是刘善锜行书;张度《长江万里》手卷上加盖刘善锜铨印(鉴藏章);贺孔才刻寿山高山石刘善锜自用对章;刘善锜书法立轴;给刘墉书法对联题词 ;刘善锜为他人书画作品题跋等信息。

其中刘善锜为许泽新诗集题词信息比较完整——

许某在自己题为《一位民国初年法律学人的生活琐记》的博客中写到,刘善锜曾经给自己的祖父许泽新的《有春斋诗集》题词。许某在文中加评:

刘善锜何人待考,此序简练,交待了诗词由来。并对作者才情表示钦佩。只是用典较多,古代文学常识稍欠会读不懂。老实说,我有两句没读懂。

《有春斋诗集》题词
——玉田刘善锜

讲学余闲惜寸阴

虫声月影写秋心

十年桑海经三变

一字难敲抵万金

长崔呕心珍古锦

浣花载笠付孤吟

文通到老才难尽

斑管春花梦里寻

西蜀青莲擅别才

天生妙笔绝尘埃

庾清鲍逸传篇什

天宝开元富史才

涉世短评供月旦

驚人奇语郁风雷

听松馆内诗坛矗

吟兴无烦击钵催

现在,尚有多家书画商在收购刘善锜的书法作品。

母亲总结爷爷刘善锜一生时这样说:

(1)勤奋好学,为官清廉,做人谦逊。不但自己做了几个职位的官职,还把一家人从农村带到了城市,为刘家后代立了头功。

(2)有爱国思想,不为日本人做事,帮助共产党购买药品。

(3)在二、三十年代即培养三个儿子大学毕业。儿子所学专业偏重理工科,符合当时一些人的工业救国思想。对女儿没有过多培养,在当时有重男轻女思想,也不足为奇。

加一条,人品高洁,文采过人,人生楷模。

刘善锜一生娶了两个妻子,育有三儿三女。

刘善锜晚年生活很清苦,仅留下西公街32号八间小房。

1955年因肺炎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让我们最后再次重温刘善锜重修族谱序(复印件),领略他老人家精湛的书法功底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在2016年春节期间,“刘家大树下“的家人集体讨论,尝试着增加了标点符号:

重修族谱序
一族之有谱,犹一国之有史也。史所以纪废兴、载治乱,俾国人有所法戒,悚然动其忠爱维护之心;谱所以叙宗支、昭示系,俾族人笃于本源,油然扩其孝思不匮之念。谱之关系既如是其重要,设非从事修辑,则年湮代远,宗族日以繁,支派日以远,势必至散漫,而无所纪昧敬宗、收族之义,贻数典忘祖之讥,亦一族之耻也。吾族相传自明永乐二年,由畿南之献县徙居玉田,距鸦鸿桥八里。我始祖缔造经营结庐斯土,即以己之名名村,昭其始也。生子九人,后遂析九支。年代既远,有由本村移于县境之他村者,亦有转徙关外者。某支之子孙或繁或寡或绝或续,设无谱牒,恐日久将茫然莫辨矣。清同治十年,十二世族祖巨川公,纠合族人创建宗祠同时,并及修谱事。稿成,未及刊印。今相距又六十余年矣。其间,族裔之增加,人事之迁变,月异而岁不同,更宜分晰调查详确记述,以冀传之久远。吾族人有鉴于此,不惮于兵燹之余,致力于修谱。四阅月而竣事谱成,嘱錡志其颠末。錡因之有感矣。自世风日即凌夷异学争鸣,往往以抨击宗法之念,煽惑世人。而族系本支之思,与夫春秋霜露之感,直如秦越人之相视渺然,若不相属,追远之道无闻,此民德之所以不厚也。吾族人于散乱之日,勤勤措意于兹事,不独使吾宗人有所考览,剔然动其厚本根、讲敦睦之意念,尤足因观感而挽浇漓,推而及于一方,以渐成为风俗。斯亦维系世道之微意也。
共和二十三年一月X日
十五世孙 善錡敬撰

继而又写成白话文:

重修族谱序
一个家族有族谱,就如同一个国家有史书。史书记录朝代的废兴,时代治乱,为了使国人牢记并借鉴,增强爱国之心;族谱记叙宗支、明示世系,为了使族人追根溯源,由此不忘对先祖长辈行孝道。族谱既然如此重要,必须要对其修订补充,否则年代远了,族人繁增,各支渐远,势必越来越散弄不清了,不知道哪位是该敬的祖宗,也不知道自己该归为那一支,忘记祖宗让人讥笑,也是家族的耻辱。
族人相传是明永乐二年,由京城南边的献县迁居到玉田,距鸦鸿桥八里的地方。家族开始经营、盖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村庄,标志着家族开始,生了九个儿子,后分为九支。多少年后,有由本村移到本县其他村的,也有的转迁到关外的。各支后人或多或少,有的支没有后人断掉了,或者过继他人为后,假如没有族谱,恐怕时间长了就不清楚了。
清同治十年,十二世族祖巨川公,组织族人,创建了宗祠,同时编写家谱。家谱写好后没有印,这已经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在这其间,宗族后代增加了,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更应该分晰调查,详细准确的记述,以便于长久的相传下去。我们族人正是因此,在战乱的情况下,致力于修谱,历经四个月完成了族谱重修一事。
族人完成族谱重修,托付我(錡)誊抄。我(錡)因做此事有了所感。自从社会变更,世风日下,各种新学说往往抨击传统宗法来煽惑老百姓。族谱对于族人来说乃是追忆先祖延续孝道的基础,否则相互之间疏远隔膜,再不去找寻关系理清脉络,不知道家族的来龙去脉,那就是没有深厚恩德的民众啊。我族人在散乱之时,用心做此事,不单是为了让我们的族人查阅、明白根源,还为让后人感恩先祖,牢固和睦相处的认识,特别是在看到族谱时能有所触动,挽回关系淡漠的状况,从而推广开来,形成风气。这也是我想要维系这个世道的一点心愿吧。
共和二十三年一月 X 日
十五世孙 善錡敬撰

关于刘善锜暂时写到这里,因年代久远,素材散碎缺失,难免有遗漏、记忆偏差等诸多缺憾。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最后特别感谢淑、虹、欢,提供有关老太爷刘善锜的相关历史素材,使得这篇“口述历史”得以“成型”。

感谢阅读支持本文的家人和朋友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