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通过分享《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了解了海南和苏东坡在海南的生活后,我结束了长达四年的“诗词游中国”之旅。接下来在“诗书优游”新一期成员加入前,我会再做两期特别的诗词分享,然后开始《声律启蒙》下部的分享。本期特别分享,让我们借暑期爆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度,一起来了解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高适,读一读他的代表作《燕歌行》。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不过,因为这首《燕歌行》是歌行,所以吟诵的音频里只有诵没有吟,而且也就不提供标平仄的模板了。
赏析文本
作为一名新高三生,在暑假里我就进入了紧张的高三学习节奏。所以开学前我决定在家好好“躺平”几天,以养精蓄锐迎接接下来更紧张的新学期。不过在妈妈的一再安利下,一直都不爱看电影的我还是答应陪她一起去看了暑假期间爆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电影看完之后,我就明白了妈妈为什么软磨硬泡非要我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在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地理主线的诗词分享之后,我和妈妈商量好的计划原本是要开始《声律启蒙》下部的分享,但因为三周后“诗书优游”要迎来新成员加入,为了让可能对《声律启蒙》感兴趣的新成员能相对完整地收听我的分享,妈妈就跟我商量在新人加入前增加两期特别的诗词分享。我们大致定下了在唐朝和宋朝的诗人中各选择一个之前没重点分享过的这个大方向,而这一期我们定下的分享主题就是高适——《长安三万里》中的第一主角。
作为一部以唐诗为表现主题,讲述盛唐诗人故事的影片,将李白作为主角恐怕谁都不会觉得意外,但为什么电影没有把盛唐星空最璀璨的这一颗设定为第一主角,却选择通过高适的眼睛去表现他?与李白相比,高适虽然也是盛唐著名的大诗人,但咖位显然跟李白有差距,在影片中也出现了的杜甫和王维在盛唐诗人的排名中也都比高适更靠前。更何况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白和杜甫才是好朋友,为什么电影会选择高适作为主角,并把他设定为李白最好的朋友呢?除了电影主创所说的“李白是唐朝诗人中的明珠,但作为主角直接呈现会令观众难以代入,其豪放不羁的性情和明艳夺目的才华离俗世太远,透过更贴近普通人视角的高适去观察他,更能展开叙述起伏”这个原因外,结合我以前对李白和杜甫的很多期分享,以及这次妈妈给我准备的资料,我觉得还有以下原因。一则作为直接参与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平定永王叛乱的直接当事人,高适的经历更适合展开电影的叙事,而且李白与高适是同龄人,在各种文献记载中他俩在中年以前并无交集,这恰恰给了艺术创作进行虚构的空间。相比较来看,杜甫比李白小了十一岁,在李白中年之前虚构他俩的交往实在站不住脚。二则古代的诗人大体上有“诗人人格”和“政治家人格”两种不同的类型,也有天才型和后天努力型两种类型,如果你也看了这部电影,会发现主创正是把李白和高适分别作为作为“天才型诗人人格”和“后天努力型政治家人格”的典型来塑造的。李白的激情而天真,高适冷静而世故,这也基本符合历史上这两位大诗人真实的性格特征。至于说到“高适是李白最好的朋友”这个设定,固然不是历史真实,但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这样表现是无可厚非的。实际上“杜甫是李白最好的朋友”这个说法也不大站得住脚,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杜甫是李白忠实的小迷弟”,这一点我在之前关于杜甫的分享中曾经详细讲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好看的,特别是在波澜壮阔的大唐盛世背景下,通过对李白和高适二人之间的对比,既表现了李白天才横溢、豪迈浪漫、豪掷千金、醉酒狂歌之外化不开的万古愁,又表现了务实型的“普通人”高适远大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以及他的勤能补拙,而且还通过他们的经历很好地串联起了整个“盛唐诗人朋友圈”。在我之前五年多的分享中有十期主角都是李白,但高适只在我二十四节气系列分享中出现了一次,而且那次分享的《别董大》虽然也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但是无法展现他作为盛唐最杰出的边塞诗人的风采,所以在本期分享中,我就通过他的边塞诗的代表作《燕歌行》来与大家再次认识一下高适。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出身于渤海高氏。他的祖父高偘是高宗时名将,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平定高句丽叛乱,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辽东道、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封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陪葬于乾陵。然而祖父英年早逝后,他的父亲高崇文仅做了韶州长史,并在高适少年时便去世,高家也因此家道中落。也因此与众多知名诗人相比,高适的成名之路走得相当艰辛。开元七年,高适初游长安求取功名,滞留两年后失意而归,客游梁宋,定居宋州宋城。据《旧唐书》记载“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开元十八、十九年左右,高适决定走军旅道路,北游燕赵,先后想投到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帐下建功立业,但却始终未能如愿。面对军中的黑暗、上位者的昏庸,高适无从干预,更无力改变,最后只能愤懑而归。不过这一期间他写下了不少边塞诗,例如《蓟门五首》,渐渐有了名气。
开元二十二年,高适自蓟北南返宋中,一路漫游,拜访地方官吏韦济、薛据等人。次年,他赴长安应试但未能考中。开元二十四年,他在长安结交名流,与张旭等人同游,曾写下《醉后赠张九旭》:“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开元二十五年,高适与王之涣、王昌龄宴游,此时高适的诗已经开始有人传唱,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开元二十七年,高适离开长安回到宋中,继续他寂寞寡欢的寓居生活。期间他也常与友人在齐梁漫游,还曾短暂寓居淇上和滑台。天宝二年回睢阳后与地方名流李邕、李少康等往来。天宝三载夏,高适与相约在梁、宋一带见面的李白、杜甫相会,这三位大诗人“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裘马轻狂,同游梁宋,喝酒打猎,纵酒高歌,写诗著文,论说天下。杜甫的诗中曾经不止一次地回忆起这次相聚:“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并对李白和高适都倾慕有加:“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高适的《宋中别周梁李三子》诗中也回忆了这次聚会,并这样形容李白:“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说李白形貌挺拔不俗,不屈不厄。两个多月后,三人才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天宝五载夏,高适奉李邕之召赴临淄郡,再次与李白、杜甫相聚。
之后的高适仍寓居睢阳,穷困潦倒,但祖辈建功立业的过往一直在激励着他,他仍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天宝八年四十六岁的时候,高适的坚持终于结出了果实,诗名远播的他得到了名相张九龄的弟弟、睢阳太守张九皋的赏识,他举荐高适参加有道科制举,被授封丘尉。然而在封丘县尉任上高适的内心却十分苦闷,他对趋奉长官与压迫百姓的县尉日常生活感到痛苦。他不习惯过“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日子,又觉得不能施展抱负,干了三年后,高适辞掉了这个千辛万苦得来的小官,重新为梦想奔波起来。
天宝十一载秋,49岁的高适再次来到长安,与崔颢、储光羲、綦毋潜、岑参、杜甫、薛据等人唱和应酬。秋末,受田梁丘推荐,高适赴河西节度使幕府。经过辗转奔波,一路向西登陇山,先至武威,经昌松,至临洮,转至陇右节度使驻地部州西平郡,落魄半生、报国无门的高适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伯乐——哥舒翰。哥舒翰当时和安禄山一样是政界明星,备受唐玄宗重用,乃是名望极高的一代名将。哥舒翰认为高适是奇才,于是上表请任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就这样,高适成为了哥舒翰的重要幕僚,充任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天宝十二载四月,高适随哥舒翰进击吐蕃,五月,拔洪济、大漠门等城,悉收九曲部落,哥舒翰因功被唐玄宗封为西平郡王,高适写下《九曲词三首》为之庆贺:“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听信谗言杀了大将封常清、高仙芝的唐玄宗无人可用,强命已经中风身体不能行动的哥舒翰统领20万大军出征潼关御敌,高适随哥舒翰出征。至德元载六月,由于奸相杨国忠屡进谗言,扰乱战机,导致哥舒翰战败被俘,潼关失守。高适奔长安,向玄宗献策:“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也就是建议皇上拿出皇宫仓库里的财物,招募敢死之士坚守长安,可惜玄宗没有采纳。唐玄宗西逃后,高适自骆谷西驰,间道追至河池郡,谒见玄宗,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极言朝廷军政腐败。到成都后,于八月擢谏议大夫。
十二月,永王李璘在江东发动叛乱。当初唐玄宗让各位藩王分别镇守天下,高适恳切规劝不能这样行事。待永王叛乱,唐肃宗听说高适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就召见高适与他共同商议。高适于是陈述江东的利弊关系,断言永王的反叛一定失败。唐肃宗非常赏识他的才华,直接提拔他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出兵讨伐李璘。同年底,高适与韦陟、来瑱誓师于安陆,结盟讨伐李璘。在正式开战前,高适写下《未过淮先与将校书》,晓谕永王军中将领认清形势,早日归顺朝廷。这一攻心计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永王军在交战前就陷入了无心恋战乃至士气瓦解的状态之中。所以到至德二载二月,永王之乱就被平定了。
然而,立下大功的高适却于乾元元年春由于李辅国的谗言被左迁为东都太子府少詹事。乾元二年三月,蜀地发生叛乱,五月,高适拜彭州刺史,他向朝廷上《西山三城置戍疏》,主张合东西川为一道,罢西山三城之戍。上元元年九月,高适转为蜀州刺史,期间对流落于成都草堂的杜甫尽力照拂,曾题《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赠杜甫,并与王抡同至杜甫草堂做客。
宝应元年七月,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乘剑南节度使严武离蜀之际,联合邛州羌人造反,并阻止严武回京。高适于蜀州出兵攻击徐知道。广德元年二月,高适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摄东川节度使。同年夏,西川局势紧急,高适专驻剑南西川节度辖区。秋冬,练兵备战。同年冬,进攻吐蕃,旋即战败。《长安三万里》开始的情节就是在此历史背景上展开的,但显然电影给高适加了主角光环,让他诱敌深入,设下埋伏,令七万吐蕃军深陷峡谷,腹背受敌,然后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姿态把这桩全歼敌军的功劳拱手让给继任的严武。真实历史上,高适担任剑南节度使后,作为西南战区的唐军主帅对吐蕃作战是节节败退的,是唐代宗李豫紧急换上宿将严武才力挽危局。
广德二年,高适应召回京,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成为有唐一代诗人因军功封侯的特例。永泰元年正月,高适去世,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一生中三次出塞,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虽然前两次出塞高适并没有真正参军,对军旅生活缺乏深切的体验,但作为一个政治家,高适有较强的忧患意识,能以政治眼光分析边防问题,提出见解,自身长期贫寒不得志的经历又使他能够关注士卒的苦难;到陇右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后,高适再次以政治家的眼光直面现实、深入思考,加上他自身的才华和“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的豪雄气概,因而他的边塞诗有着恢弘大气、慷慨激昂的壮志豪情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雄浑悲壮,其内涵丰富,感情深沉,把边塞诗的创作推向高峰,成为盛唐边塞诗的领军人物。我本期分享选择的主题诗《燕歌行》就是高适所有边塞诗中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先来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相传汉乐府原本没有这个题目,是魏文帝曹丕首创此题,他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是一首思妇诗,主要是描写女子面对秋景思念外出的丈夫。后人也多学曹丕,用“燕歌行”作闺怨之音。但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的,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也是首创。
这首诗的前面有一个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可知此诗是一首唱和之作,但所和原诗是谁的哪一首作品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这位原作者曾跟随“元戎”出塞,他的原作让高适对“征戍之事”感慨良多,所以作了这首和诗。这里的“元戎”指的是军事统帅,一作“御史大夫张公”。因为高适曾求职张守珪军中,而张守珪部将曾矫命攻打奚和契丹,战败后张守珪谎报战功,所以过去都以为这首诗是讽张守珪而作。但张守珪谎报战功事发被惩治发生在开元二十七年,而《燕歌行》写于开元二十六年,高适应该不会提前获知此情,那讽张之说也就无从谈起。自唐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所以又有不少人认为所讽刺的对象是安禄山、赵堪与白真陁罗等人。现代学者也有人认为此诗非专讽某人,只是高适从这位出征归来的朋友的诗作获悉了前方战事的实况,加上自身边塞生活的经历,引发了他对战争的深切感慨,就创作出了这首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
《燕歌行》这首诗的内容大致可分四段。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汉家”是以汉喻唐,属唐诗中惯用的手法;“烟尘”是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残贼”犹言恶贼,谓残暴凶恶的敌人;“横行”意思是纵横驰骋,杀敌立功,无所阻拦;“非常赐颜色”意思是赐于超过平常的礼遇、荣光;“摐”和“伐”意思都是击打,“金”是行军时用来节制步伐的钲;“榆关”就是山海关,是通往东北的要隘。“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军中各种旗帜;“逶迤”是曲折行进貌;“碣石”就是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北,这里借指东北沿海一带。“校尉”是唐代军中散官名,官阶次于将军,这里泛指武将;“羽书”即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就是大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单于”是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是狩猎时所举之火,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此借指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火;“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旗西北一带,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这一段大意是汉家的东北边地燃起了烽火狼烟,汉家的将军辞别家人赶赴战场要去攻破那残暴凶恶的贼寇。男儿原本就最看重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敌立功,更何况天子又特别赐予丰厚的奖赏。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在浩瀚的沙海,匈奴单于的猎火狼烟已经照到狼山。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极”意思是穷尽;“凭陵”意思是凭借威力侵凌别人;“杂”就是夹杂,犹言伴随着;“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或言敌人来犯,夹杂风雨;“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帐下”指主帅营帐之中;“穷秋”就是深秋;“腓”意思是枯萎;“斗兵”指的是能战斗的士兵;“关山”就是关隘山岭。这一段大意是:在这塞北极寒的边地,山河荒芜萧条,满目凄凉,胡人的骑兵来势凶凶,夹杂着狂风骤雨侵凌而来。战士们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时节的塞外沙漠上百草尽凋枯;日落时分被困的孤城中士兵越打越少。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们拼尽全力纷纷战死却仍难解关山之围。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的征人和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铁衣”就是铁甲,借指将士;“玉箸”是玉制的筷子,古代常用来形容妇女双流的眼泪。“少妇”泛指征人之妻;“城南”泛指征人的乡里,长安住宅区在城南;“蓟北”就是蓟州、幽州一带,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泛指东北战场;“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险恶异常;“度”就是越过相隔的路程;“绝域”就是极远的边地,更遥远的边陲,这里仍指东北边塞;“三时”指的是早晨、午间、傍晚,即从早到夜,表示历时很久:“阵云”就是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寒声”即凄冷之声,这里指刁斗声;“刁斗”是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夜间可用来敲打巡逻;“一夜”即整夜,彻夜。这一段大意是身披铁甲的征夫已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别离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孤单无依的少妇独守在城南凄凉的家中悲伤欲断肠,远赴边疆的征夫在蓟北的战场上也只能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荒凉不毛更是苍茫何所有。早午晚三时无时不是杀气腾腾战云密布,从夜到明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伴着呼啸的寒风。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白刃”指的是锋利的刀刃;“死节”就是为坚持节操而死,指为国捐躯;“岂顾勋”意思是难道还顾及个人的功勋;“君不见”是歌行体诗在开头或结尾常用的一种提示语,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青海头”等。这一段大意是:战士们看到的只有彼此雪亮的战刀上纷飞的鲜血;上阵杀敌为国捐躯,坚守节操哪里还顾得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见那拼杀在沙场上的战斗是多么惨烈和艰苦卓绝,所以现在还在怀念那有勇有谋爱护士卒的李将军。
诗在开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声势浩荡的出征图。“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叙述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唐军将士出征的原因,接着描写了整装急进、奔赴边境的壮阔场面。诗句中运用了大量如“烟尘”、“摐金伐鼓”、“旌旆逶迤”这些金戈铁马意象,以及“榆关”、“碣石”、“瀚海”、“狼山”这些边塞地名意象,渲染出了浓烈的战争氛围,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恢弘开阔的豪迈气势和将士们报国立功的高昂意气。
诗的发端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的同时,也为下文“身当恩遇常轻敌”埋下了伏笔。《史记·季布传》记载:在面对匈奴的侮辱时,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因为“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於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隐含着恃勇轻敌的意味,也为后文埋下伏笔。接下来四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联系下文战败的结局,我们在报国立功的豪迈气概之外,也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又是为下文做出反衬。这一段的最后两句“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之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一个“照”字渲染了敌军之威势力,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这一段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再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和战败的情形。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出开阔而无险可凭的交战地点的环境,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的地形,故接下来就是“胡骑凭凌杂风雨”,敌军如暴风骤雨之势迅猛袭来。“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伤亡惨重。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主将的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这首诗中传唱最广的名句,也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着力表现了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刻画了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则回应上文,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正是因为主将的恃宠而骄,颟顸轻敌,所以才造成了阵前将士们“半死生”的惨状,和“力尽关山未解围”的战败。
第三段写被围士兵的痛苦,实是对“常轻敌”的汉将更深的谴责。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两联,恰如电影中时空交错的特写镜头,一句写征夫,一句写征夫悬念中的思妇,两两错综相对,把战场之险恶、被围之绝望、离别之凄苦充分渲染。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只能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啊!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战士们白天所见只有“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杀气”、这“刁斗”、这“阵云”、这“寒声”,极力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面临如此危急的绝境,不由得人不想到,究竟是谁把他们推到了如此绝境?不正是那“身当恩遇常轻敌”,在“战士军前半死生”时“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骄奢主将吗!因而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高适的这首《燕歌行》虽是古体,但多用偶句,尤其是这一段,因内容需要而着意作对仗。另外,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征人和思妇凄凉不安的心绪相呼应。表现征人思妇原本就是《燕歌行》这个乐府旧题的传统,而高适此诗则将征夫思妇的意象融入到战士、胡骑、狼烟、烽火、大漠、塞草这些军事题材的意象中,表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就像合唱的两个声部一样,在铁马铮铮的悲壮高歌中注入哀婉悲戚的低音。明代文学家刑昉评价高适的《燕歌行》曰:“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在这一段中我们特别能感受到这一点。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拼杀到最后,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惨烈死节,又岂会顾得个人的功勋!这里诗人把对死节将士的悲悯和礼赞,与对恃宠轻敌、冒进贪功的汉将的批判和愤懑交织在一起,引出了诗的最末二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里的“李将军”,一说是李牧,如《唐诗解》卷十六中明人唐汝询曰:“既苦征战,则思古之李牧为将,守备为本,亦庶几哉!”一说是李广,如《唐诗鉴赏辞典》中鉴赏此诗的徐永年认为李将军即李广。李牧的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良将,其主要特点是善于守边、功劳显赫。“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其次是能厚遇士兵。李广的事迹记载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当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也就是说,李广主要有三大优点:勇敢善战、仁爱士卒、治军简易。从高适此诗所描写的内容来看,远远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围,而是对当时整个边塞战争的概括,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它既描写了士卒慷慨赴边、沙场苦战的情景,热情歌颂了士卒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又描写了军中官兵对立、苦乐不均的事实,对荒淫误国的统帅进行了讽刺与批判;同时也通过绝域的荒凉,刻画了士卒们报国思亲的复杂心理,对士卒久戍边疆,得不到体恤的处境,表示深厚的同情。多种矛盾纵横交织,反映了边塞问题的复杂性。还要注意到,对整个边塞战争高适是肯定的、支持的。要打好边塞战争,就需要有“李将军”式的良将来指挥是他一贯的主张。所以我觉得这里的“李将军”应该是指李牧,无论是李广还是李牧,诚然都以爱护士卒著称,但重要的恐怕还是智勇双全、善摄边事,能打胜仗。
诗人在此提出李将军,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将军,不能不教人追念。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此诗以李将军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燕歌行》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此诗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对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的描绘,又有对征夫疾苦、思妇心理的体察,于悲壮的诗风中呈现出慷慨之音。全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唐军和胡骑、唐将和士兵、征人与思妇、李将军和唐将、以及唐军出师时的迅猛雄壮与战场上的不堪一击,都是在鲜明的对比中刻画人物、展示场景,从而表达诗人的赞美与谴责。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将军,则又是古今对比。这种对比手法所体现出来的强烈艺术表现效果,又最突出地体现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最为沈至”的两句中。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在读到了高适的这首诗后称赞有加,说高适终于展现出了他胸中的才华。电影中把李白与高适塑造成了最好的朋友,但其实从这首《燕歌行》中我们就能窥见真正的李白与高适性情是截然不同的。虽说他们曾同游梁宋,但李白是出世的,他在汴宋停留的主要目的是接受道箓;高适是血性男儿,抱有强烈的用世目标,不甘沉沦下层,更不屑隐迹出世。李白与高适毕竟相差太远,在此度同游后,再未谋面,彼此的交往不多。再到后来李白入永王李璘叛军,而高适获得了唐肃宗的高度信任,被任命为御史中丞领淮南节度使,受命带兵镇压永王李璘叛军,两人已经处在了对立面。所以在历史上高适并没有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默默地救助了被下狱的李白。关于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这一段公案,我在之前《别董大》那一期分享中已经做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李白在浔阳狱后似乎刻意删去了他诗文集中关于那段三人漫游的记录,并在《君马黄》《箜篌谣》等诗中表达了对交友之道的质疑,使得曾经携手同游、相互欣赏的友情最终走向决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高适和李白不同的人生取向和人格特征。
不过,虽然李白与高适的情谊并没有电影中描写的那么深,他们所走的也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他们都对社会、对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那些锦绣诗句,也永远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参考反馈题目
1.这个暑假你看《长安三万里》了吗?你都在电影里看到了哪些你熟悉的诗人呢?你来讲讲电影里李白和高适的故事吧。
2.《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里一共出现了48首唐诗,你都读过背过哪些呢?
3.如果你既看了《长安三万里》又听了我的分享,比较一下我讲的高适的生平经历和电影里有什么不同吧。
4.你都读过高适的哪些诗?有会背的吗?给大家分享一首吧。
5.你会背高适的《燕歌行》吗?试试看你多久能背下来。
6.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唐朝边塞诗?再给大家分享一首吧。
参考资料
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旧唐书·高适传》
(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高适传》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
《唐诗鉴赏辞典》之徐永年《燕歌行》赏析
沈松怀《边塞诗的压卷之作——高适<燕歌行>赏析》
蔡义江《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
姚大勇《高适<燕歌行>所刺新考》
王辉斌《高适<燕歌行>所和之“客”考》
杨春艳《高适<燕歌行>之李将军辨》
左云霖《高适<燕歌行>中的“李将军”索解》
陈明宝《高适<燕歌行>注解二题》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