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应该是现在年轻人中为数不多喜欢看新闻的人。
有时晚上躺在床上回复公号留言,就会打开新闻频道重播的新闻联播,当成背景音,9点半后是白岩松的《新闻1+1》节目,直播时评热点事件。
前几天,我在节目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多少天之后,我们会不再讨论这样的事情。
想想,确实如此。
你上一次听到崔永元事件是几天前?你知道范冰冰被限制出境了吗?你知道明星的个税税率上调了吗?
你的印象,可能还留在崔永元爆出阴阳合同,大家怒骂各种明星和影视公司上。
你上一次听到毒疫苗事件是几天前?你知道国家二次调查结束了吗?你知道相关负责人已被批捕了吗?
你的印象,可能还留在事发当时,大家的群情激愤上,留在对政府和社会公信力的失望上。
你上一次听说性侵事件是几天前?你知道章文给蒋方舟发威胁私信了吗?你知道metoo事件的后续进展吗?
你的印象,可能还留在许多人站起来控诉自己受到的不公行为,留在对文化圈知名人物的印象颠覆上。
更久远的,你上一次听到红黄蓝事件,是在多久前?
你知道红黄蓝公司的股价又一次高涨吗?你知道该公司竟然又获得了好几个教育奖项吗?你知道公司董事长又开了新公司吗?
你知道有许多家长照样抢着把孩子送进红黄蓝幼儿园吗?而理由竟然是,出事之后他们肯定会整改,以后就安全了。
或许,你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微博上清一水的讨伐这家教育机构,全民抵制,必须要一个说法,要严惩相关机构。
可是……
之后,你还记得什么?
2
我来给你梳理下2018年上半年的其他一部分热点,看看你还记得几个?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扑街,抖音遭遇微信封杀,陈可辛导演苹果广告《三分钟》,百雀羚广告刷屏,小猪佩奇,北大校长念错字,诺贝尔文学奖取消,冬奥会闭幕式八分钟,《创造101》热播,世界杯各种话题,梅西C罗离开……
现在再看,是不是感觉好像隔了很久。
有人不喜欢热点,说它聒噪。有人不喜欢热点,说它盲目。
那再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
什么探探的应用很少人在用了,恋与制作人的话题也几乎消失了,没人养蛙养儿子了,跳一跳小游戏的热度也消退了。
更别提当年的人人网,开心网,千千静听,各种博客,各大网站微博,当年热乎的种菜偷菜之类的小游戏,想起来,都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最近,新浪微博的热点是《延禧攻略》、《如懿传》热播,易烊千玺封面事件,孙杨回应,亚运会夺冠相关新闻等等……
而当今天的文章被你看到时,热点估计又实时更新,换了一批了。
一波一波的热点刷过去,一阵一阵的风潮刮过去,最后留下了什么呢?
好像是前几天还在朋友圈转发关于阴阳合同、性侵、毒疫苗的各种新闻,痛心疾首,恨不得身先士卒,站在第一线斥责作恶的人。
然后一觉醒来,朋友圈就都是好妹妹的新歌,新剧各种截图,幼稚园杀手diss,北京暴雨等等。
曾有人说,再热的热点,也终究有凉透的那一天。
凉的速度,要远远能超过火的速度。
人们迅速吃瓜,迅速传播,真相和谣言满天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然后人们又迅速散去,去关注下一个热点,继续去刷屏,去分享,去评价,好不忙碌。
有人曾问过我,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新厌旧”,为什么大家过一阵子就会忘记这些事情,尤其是忘记恶心事情呢?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3
首先,有一个传播学的知识点是,任何事件的发展,尤其是高关注度过去之后,如果没有更多的进展,那么就会“后劲不足”。
在最初毒疫苗事件发生后,我非常关注这件事的进展,网上也挖出过更多的猛料,所有人都愤慨不平,各种转发和批判。
在连续几天的新闻联播里,都有关于这件事的报道,第一次国家调查,第二次部门调查,各种取证,发现问题,查封产品,批捕有关责任人。
新闻的措辞也特别严重,要对这类事情进行严惩,绝不姑息。
各大媒体的言辞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浇灭了大众的怒火,也满足了大家对于国家处于这件事的态度,然后这件事在调查取证后就告一段落,人们就逐渐散去了。
而疫苗刚刚热度减退,性侵丑闻登上热门,又一次挑起同样大众的目光,挑战大家的宽容底线,于是当初批判疫苗的我们,又开始批判那些性侵的人。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新的事情发生时,人们的关注点被转移,就很难再将目光和视线转回到曾经的事情上。
许多人也为此困扰,于是网络上开始出现了阴谋论。
崔永元爆出了阴阳合同,紧接着就是毒疫苗,于是有人说这是娱乐圈操纵,毒疫苗之后爆出了性侵,有人说这是政府背后灭火。
谣言开始胜过事实,人们也不再关注事实,只要能够吸引眼球,继续让自己有瓜可吃,就能一哄而上。
而当事情不再有什么值得挖掘的后续,人们关注的情绪也开始疲软,就会一哄而散,去关注更新的更劲爆的事情。
这不是一人两人的错,这就是传播学里非常定性的内容导向和传播热度指标。
热点的爆发,源于它能够快速挑起大众的G点,引发一轮新的浪潮,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越是最开始雷声大,反倒最后越容易不了了之。
人们会腻烦总关注一件事一则新闻,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来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加料。
网络上的众人,都需要一份参与感。
如果体会不到这种参与,那么就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4
我曾看过一个观点,网络的记忆只有七天。
曾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艾宾浩斯记忆法。在信息输入大脑的时候,遗忘步骤也会同时启动,遗忘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先快后慢,特别是短期记忆,记得越快,忘得越快。
一个知识在你刚刚记忆的时候,是100%,20分钟后就会降至58%,1天后降至33%,6天后降至25%,大概7天之后,就会完全忘记。
根据这个遗忘曲线规律,人们可以通过后几天反复进行复习,来加深记忆点,如果效果良好,记忆率可以在7天后维持在87%。
但请注意,这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的记忆规律。
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学习工作,与我们有关,记忆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但现在,我们面对网络上的许多热点,说到底,他们与我们无关,不会真正立刻影响自己目前的生活,那么遗忘速度就会加快。
再加热点本身具有时效性,新事件层出不穷,人们的单一关注点被放大和不停进行转换,专注力不够,又不会真的改变自我生活,那么遗忘就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反之,如果你是热点的当事人,这件事曾影响过你,甚至伤害了你,那么情况就会截然相反,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许多人在讨论起大众关注度消退时,总爱说同理心不够,总是说别人不能感同身受,但其实,这里面有着我们关注的天然局限。
在面对热点,尤其是恶性事件时,不是我们刻意忘记,而是不再主动想起,也不愿意再去感受一番已经体验过的滋味。
为了避免自我负面情绪出现,有的人也会在网络上自动忽略这类事件,这是一种应对机制,有意无意地将我们隔绝在真实感官之外,要去体验那些无害和有趣的事情,消遣自己原本只是想打发时间的心理。
多少天之后,我们会忘记,这一点值得讨论,但是,应该把疑问放在当下。
当你看到这些事时,要如何分辨,当你遇到这类问题时,该怎么处理。
更好的应对方式或许不是转发骂一顿了事,而是回到自我本身,想办法去规避恶性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想办法学会剔除恶性蔓延的可能。
无论是普通的娱乐热点,还是社会大事件,关注一时,吃瓜分享,都没问题。
你可以不再主动想起,但不要真的忘记。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种事情,我们难道经受的还不够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