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谚语中曾说:“摇动摇篮之手可治天下”,原生家庭中尤其是母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今儿要给大家讲一则有启发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母亲,潘玫和陈静瑜。
人的身上总是有多重标签,认识潘玫之初,是因为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记者和编导,后来得知她也是一名单亲妈妈,她有一个正在读初三的孩子,因为身处离异家庭,所以她更加格外地注意孩子的培养。
但事不遂人愿,尽管她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去爱这个孩子,希望她能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但当孩子的青春期到来之际,她还是发现了孩子身上的诸多问题,比方说虚荣、攀比、高消费、奢侈、早恋等等。
陈静瑜,是一个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心得,她说,亲子教育,教的是家长,育的是幼儿,孩子的错,也要从母亲自身去寻找问题。
《弟子规》里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德育是智育的前提,有了德行,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长浮华,成何人”,若孩子没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反而变得傲慢,觉得自己很优秀,便不知珍惜。事实也是如此,因为离婚,潘玫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德育的缺失,使得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都与原生家庭的教育不无关系。潘玫和陈静瑜也在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画出“成长之树”,希望能从中释疑。
陈静瑜说,她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她的教育方式是宽中带严,一方面是爱的教育,感恩教育,一方面又严格管教。在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会漫不经心随意叉开腿坐着,奶奶看到后就会拿小笤帚打她的腿,打完之后会告诉她,女孩子永远要坐有坐相,不允许叉开腿坐着。如此种种严格的管教,确实影响了她的一生,让她时刻记得,待人接物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
也正因为严格的管教方式,陈静瑜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以文科状元考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而且陈静瑜的爷爷一直有意培养她独立的学习习惯,总是花钱给她买书,要求看完要做读书笔记,要学会自己思考,也正因为如此,陈静瑜一直都坚持独立思考,保持着做笔记的习惯。
相比于陈静瑜的童年生活来说,潘玫的童年时光是幸福的,她似乎就是“上帝的宠儿”。她的两个哥哥总是让着她,父母也很宠爱她。所有人都很喜欢她,都对她非常好。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即使你的天性很好,假使没有形成良好的自然习惯,将来也会走弯路。疼爱孩子的同时,也必须要设立规则,在可控的空间内任由孩子驰骋,这样会是更好地养育孩子的方式。
往事如烟,童年时光转瞬即逝,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她们在寻找人生伴侣及对待婚姻生活上大相径庭。
潘玫说,大学的时候,她就是一枚典型的文学青年,喜欢看小说,对唯美爱情向而往之。她的前夫,是学习美术的,是一个既浪漫又随意的人,就像文学当中的男主角。属于同一类人的他们,很快选择在一起。
但结为秦晋之好后,发现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般美好。有了孩子之后,问题都出现了。潘玫觉得,自己的丈夫并不是自己最初想象的那样,所以选择了放弃。
陈静瑜说,她和他的先生是高中同学,彼此吸引,相互了解较深,也十分信任对方。但生活从来也不是一帆风顺,她的先生是做生意的,生意不顺的时候,她就鼓励劝解他,说只要儿子还在,家还在,一时的失意都不重要。一直以来,她都非常坚定地担当着家庭守护者的角色。
她说,学习传统文化,对她是颇有益处的。也许传统文化中的“三从四德”不完全对,但也有可取之处,也能丛中获得启迪。
生活并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总归要回归平淡的生活,看到对方的长处,宽容对方的短处,互相尊重,心在一起,琴瑟和鸣。
潘玫和陈静瑜追溯了她们的大半个人生,感慨良多,再回头看会发现其实孩子的世界和心灵是一张白纸,她们是天真无邪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孩子从小能在父母的教育中习得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三观,也许就会改变她们的一生的轨迹。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和父母息息相关,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改好,父母就要从自身做起。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做父母是一场恒久而弥新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