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忙于比赛和考试,没有抽出太多时间去思考写作的内容。如何爱上真正的古典乐是我最近在给一位孩子上乐理课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被强制性掌握了一门乐器技巧之外,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音乐,其实他并不清楚自己做的这件事是否有意义,大部分时候他只是在应付老师、应付自己。所以当作为琴童在学乐器时,除了必要的手段去让他练习掌握技能之外,还要去引领他去理解旋律。
有一位家长曾经问我:“我们现在生活的太喧闹了,包括音乐。我们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家里、大街上、商场里,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音乐,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怎么听才能走心“
我的回答是:“真正的音乐需要你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才能听到。那才是属于你的音乐。外面的音乐不是你的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花时间去专门的音乐厅现场观看交响乐演出,坐在那里两个小时一动不动,而不是耳朵里塞个耳机边做别的事边放音乐。”
想好好听音乐,前提是,要坐在那里,先安静下来,把你的心沉静,集中全部的意识,先感受周围的寂静,暂时戒掉手机、朋友圈、戒掉电视剧。这种寂静不是停顿,不是空虚,更不是声音上的缺席,而是身处喧嚣的世界,却能向内倾听的意识和能力。寂静是万物发声之源泉,所有的声音都围绕寂静旋转。
所以,想好好听音乐,让孩子爱上音乐,最后我的总结就是一条:最重要的是找到寂静。
当然如果生硬地拉扯孩子去听一场四个小时的歌剧,美其名曰是莫扎特让人变得更聪明的理由,这样反而会让琴童讨厌古典音乐,甚至形成心理阴影。在启蒙阶段。尤其要选适当的音乐素材。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部适合大人与小朋友一起看,又能启发小朋友学习古典音乐的动画片《麦兜当当伴我心》。在这部电影中,春田花花幼稚园陷入了经济困难,校长无意间发现了小朋友们的音乐天赋,于是开始训练他们唱歌,组成合唱团。从此,春田花花合唱团开始到各地演出,通告不断。
整部电影里,麦兜和他的同学们唱了很多动听也好玩的歌。别看这些歌词都很市井,歌曲几乎都是由古典音乐名曲改编而来,完全可以作为小朋友的古典音乐启蒙。
电影导演谢立文和音乐人何崇志把古典、爵士、民谣等曲风一用到底,用各类乐器营造了欢乐与忧伤、卖萌与怀旧共存的氛围。
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她2岁大的儿子就特别喜欢电影中那首《车车车车》,每次听都兴奋得不行。这段视频中小朋友的三段歌曲分别叫做:《切记剪脚甲》+《吃蕉好孩子》+《车车车车》。
其中,《切记剪脚甲》是经由从奥芬巴赫为喜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所作的序曲中的一段改编(看过电影《红磨坊》的人也会觉得很耳熟)。
而《车车车车》则使用了哈恰图良的舞剧《加雅涅》中的一支舞曲《马刀舞曲》,描写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以急板的强奏表现节奏,中段由独奏大提琴与萨克斯管演奏,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子。
影片一开头,麦兜的春田花花幼稚园就与刘德华合唱了一曲《你的扣肉》,这首曲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卡农。
是不是非常有趣,这就是典型的将古典音乐这道本来难以下咽的苦甘蓝,做成了一道丰盛的甜品。
另外我推荐给各位琴童家长一本名叫《听,小蜗牛艾玛》的音乐启蒙绘本,(请注意,此处并不是广告宣传,仅仅是一个人观点《听,小蜗牛艾玛》,讲一只小蜗牛在森林里漫游,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与昆虫,各有各的神奇本领,唯有自己一无是处。但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才华所在。这只小小的蜗牛身上有每个人都能认同的脆弱,尤其是孩子。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看到别人的成功,看到别人实现的梦想,似乎唯有我们自己,配不上这个世界的美好。”
随意点开一段音乐。微弱但紧促的小提琴声响起,带着一点肃杀的味道。渐渐的,危险的气氛越来越浓,小提琴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激昂,伴着琴弦拨动的声音也越来越密,越来越快,仿佛一颗心要跳出胸腔。但不知从哪里开始,音乐渐渐转为轻柔,一点点慢下去,几个波折之后,终于消失。
然后,整个世界仿佛突然停顿下来,一片寂静无声。奇怪的是,危险的气氛并没有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久久的停留在空气里,让你忍不住怀疑,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候的寂静充满着悬念,它属于音乐的一部分。
原来,这一段音乐是讲述小蜗牛艾玛在沮丧之余,又遭遇天敌刺猬时极度紧张不安的心情。
听到这里,琴童一定会感觉一个小小的轻柔的音符,可以制造非常戏剧化的效果。
你看,古典乐并不难,它就在孩子们的生活里,潜移默化地带她看看绘本,看一看相关的电影,等他开始主动寻找相关的旋律之后,再带他去听一场真正的交响乐,那个时候,他一定会内心充满波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