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的那首《后来》,像是冬日里冒着傻气的奶茶,而电影《后来的我们》就像是一杯内敛浓涩的卡布奇诺。
谁的“后来”不像一杯苦酒?
但我们依然愿意慢慢把它喝尽。
也许,那些“后来”里有我们遗失的另一个自己。那些“后来”,有我们心心念念的东西,所以才会成为我们的心结,让我们在夜深人静、醉卧街头、病入膏肓、皱纹爬满时总想起那些“后来”。
“后来”,是对自己的理解
“后来”,都是以回忆开始,这些回忆,细思起来,其实都是自我试图去理解当时的自己,那些“后来”都是一种希望被看见、被倾听的情感(记忆、感受等等)。
“后来”,是我们在时间的场域里给自己疗伤,我们需要时间去慢慢理解当时的自己。
这种理解,是对当时自身纠结在一起的情感的一种梳理。但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一个人回忆,因为这样更安全和保险。于是就成了当事人一个人的独角戏,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两个人的关系、情感,这种一个人的理解是记忆。
而我们内心真正希望的是与当事人一起去回溯和理解,这样的理解才会让我们真正放下,所以很多时候,即便分手了也会希望能再见面,最好能心平气和的一起坐坐、谈谈“后来”的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胸怀的。
与当事人话“后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客体存在,会激发我们发现自身在关系里的模式,对当事人的人格和情感都有一定的建构作用。
在分析家面前的言说,更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对自己的理解。
我们虽然一直走,一刻不停的奔向死亡,但我们仍希望能停下来看看自己、想想自己、理解自己。虽然,死亡是我们人类殊途同归的命运,但我们依然渴望活着,且要活得各有千秋,我们一边奔向死亡,一边想着活着的各种可能性。
只此一生,于是,我们一路走一路回望,希望自己活得不枉此生。
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经常背叛自己,或是永远在原地打转,像是在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迷宫里一般,不辨方向,意乱情迷。
所以,我们希望理解自己当时的选择,理解当时的爱恨情仇。我们都希望成为那个不一样的烟火,只有瞬间,但却是不一样的璀璨。
“后来”,是你仔仔细细琢磨当时的爱,细细分层理解,我们到底爱了多少,恨了多少,遗憾几分,后悔几两?
之所以,我们要这样用心的咀嚼往事,就是因为当时的情感是很多情感纠结在一起的,很多对立的、矛盾的情感同时存在于一人一事上,这让我们难以消化,难以理解,我们明明很爱对方,但却分手了?对方酗酒、家暴但我们就是离不开他们?因此,当时的我们只能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结束,期待重新开始,但里面还有我们的不舍与爱。
所以我们疼痛、不甘、纠结,这些不舍与纠结就成为那些“后来”的源头,一个不念“后来”的人,也许很快会走人人生的瓶颈,因为缺乏对自己的理解,路也会越走越窄。
后来与当下
“后来”,是我们在时间场域里,理解自己,希望时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确实,时间也能帮我们这个忙。
有了“后来”,才有当下,没有“后来”,就只有昨天,你永远拥有不了当下的自己,你就没活过,你不存在。
“后来”也指向一种变化。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阉割。
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后来与未来的关系。几种模式了解一下:
有后来,没我们。
这样模式更像是一场回忆,这个回忆的期待是希望被人理解,也希望自己能理解自己,明白我们身上的多种可能性。
有我们,没后来。
这种模式就像童话的结局,它直指死亡,生命再无可能性。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人感觉从没有活过。只有现实,没有可能性。就像神明那样,空有慈悲与胸怀,既无生也无死。
有后来,有我们。
这种模式就是“且行且珍惜”的感情模式。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两个人是一起经历、分享、一起成长,一起面对,是理想模式,不是不可能,而是先给自己一条生路,也给对方一条生路,然后才有了我们一起的路。
后来,是重新发现自己
对于当时的自己,通过“后来”,我们要找到他、倾听他、理解他、安慰他、鼓励他,抛弃他等等,我们要与当时的自己重新见个面。
也因为很多“后来”,让你成了强迫症,你有了洁癖,你一见红色的裙子就脸红等等。
印证、类比、是我们琢磨“后来”的动力也是工具。
拉康说,知道更多,就活得更好。回溯过去的经历,藉由这种回溯,来改变症状、改变生活、改变痛苦。
让·乌黑对精神病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描述:精神病就像一堆灰烬,需要在里面去寻找一些感觉还有火的、未燃尽的炭,一旦我们在病人的历史中找到它们,我们就要轻轻地去吹,让这些生命的冲动重新燃起。而“后来”,就像是我们在往事里,追寻那些未燃尽的情感。
我们的爱恨情仇,是不能在日常生活里直接展现的,而一些更深的矛盾情感,我们会深深地压抑起来,但同时,内心又总想表达这些,我们把这个机会交给了艺术,绘画、电影、诗歌、小说,我们有很多不能对亲密爱人说的、不能对父母说的、不能对领导同事说的秘密,但我们很想表达,于是艺术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
因此,茶余饭后,作诗写词,听歌观影,都是一种享受,用精神分析的说法来说,应该是一种享乐,这种享乐是在别人的故事找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也好,同命相连也好,感同身受也好,都是在印证、类比自我心理的东西。
有人说,信仰的大部分功能,就是承接人类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从而提供给自己一个安心的,当下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融入到生命的体验本身,而非对未来的恐惧中。而“后来”,也有类似功能,他能让我们看清过去和当下,更理解自身也就更少对未来的恐惧。
“后来”,是一个节点,一次顿悟,一次阉割,一次成长,成长意味着丧失,对于丧失,我们一直不甘心,我们习惯性的去缅怀,但我们最后不得不选择放手,这样从才能走的更远,可能性也更多。
再看“后来”,那是你熬夜的虚空、淋过的大雨、走过的独木桥、遇见的彩虹、翻过的山、趟过的河,吃过的饭、喝过的汤、走过的路、磨破的脚。
“后来”,就是一次次超越、一次次疼痛、一次次真切的生命体验。
鲁米有一首诗:
有一块地方
在错误和正确行为之外
有一块地方
我会在那里迎接你
当灵魂卧在那草丛中
这个世界太拥挤无法谈论
也许他说的这块地方,就是我们的那些“后来”。
后来,就像第三时空一般,是我们在现实和欲望之外,给自我的另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修改、快进、慢放、剪辑着往事,我们鬼使神差的导演着那些“后来”,那些隐藏的、压抑的、若即若离的自己在一点点浮现
愿你有很多“后来”可回溯,有很多“后来”可感慨,后来的后来,在直抵死亡的单程线,却遇见那些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