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追求仪式感的人,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特别娇情,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作。
但是自从看了这部电视剧的了后一集,那个小蜗牛在她朋友婚礼上对她说的那段话,我再也没有之前的负罪感了。
仪式:把内在情绪感受外化表现出来,并且与其他的个体进行分享,从而使人获得安全感和神圣感。
从社会角度来讲,可以确认个人身份跟集体认同。
从心理角度来讲,可以让个人生命划分节点,给绵延时间赋予意义。
——这是《如果蜗牛有爱情》最后一集,小蜗牛在她有朋友婚礼上说的一段话。
后来我在网上特意去看看,关于仪式感这方面的,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人很多时候需要一些仪式感。
比如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有婚礼,住进新房的时候一定有乔迁的礼数,孩子出生了,我们也会有生儿喜酒,在职场上高升了,也会有就职演讲一说……一直到我们生命的结束,还会有葬礼。
原来这么多的仪式,其实就是为了转化,为了帮我们准备好走入另一种空间、时间和角色。
为了确认和确立权力关系。
为了帮助人们按照社会规范,表达情绪,抒发感情,辨识别人的行为和情绪。
现在的我,更觉得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跟矫情无关,更不是所谓的作。
而是取决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程度。
我和我家的陈先生最大的区别不是他是男生,我是女生。而是他特别理性,而我特别感性。
可能是他上大学学的是理科,也可能是我们老家男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原因,
他是一个特别没有情调的人。
他不会记住任何一个节日,包括他自己的生日,他爸妈的生日。更不会记住什么结婚纪念日,更更更……不会记住什么我们认识几周年,多少天……
而我却又是一个从小就喜欢写写划划,上大学学文科的,多愁善感的一个小女人。
所以,当我想要的,而他却想不到的时候,我不会像其他女人那样只会抱怨,只会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我是自己主动去做我想要的。
比如在他生日的时候,蛋糕是必不可少的,生日礼物是必不可少的,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一顿丰盛的饭菜是必不可少的,让他打个电话回家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一年他只会过一次生日。
毕竟今天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妈妈的受难日。
就像今年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同样不会记得。
但是我会在一周前稍微提一下,然后我自己悄悄地准备了蛋糕,不过让我很意外的是,他这次也悄悄地准备了电影票。
我总觉得,生活的是否幸福,有的时候真得和钱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对仪式的追求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心态的外在表现。
所谓的仪式,并不是说那种动静特别大,比如像婚礼,像结婚纪念日那样才算仪式,仪式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会在晚餐上用白色的盘子装上我精心做的菜,或者我精心把菜摆出一个造型,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美好 .
我会在一周的某一天里,把家里打扫地特别干净,把家里所有的花花草草都重新换水,浇水。
我会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挂在阳台上去,把所有的鞋子刷得白白的,晒在阳光下。
我会把家里喷上我最爱的香水,让整个屋子里都充满爱的味道。
我会给自己专门做一顿饭,然后看着我最爱的电视剧,心满意足地吃下去。
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每天晚上,我会在孩子们睡下的时候和她们亲吻,然后分别和她们说晚安。让她们知道今天一天,至此结束,现在是睡觉时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们每天出门上学的时候我会她们吻别,让她们知道妈妈爱她们,在家里等着她们,让她们一天都开开心心的!
如果是爸爸独自一人送她们,我要求爸爸也一定要这样做。
在我们家,无论谁出去,我会要求我们像老外那样吻别。
哪怕前一秒我们刚刚闹得不开心,下一秒其中一个人出去,这个仪式必须一直保持下去。
就像今天,送完孩子们上学后,陈先生送我回家,在楼下,我们像两个老外一样吻别,把一个老人家看得目瞪口呆。估计他在想,这两个人胆子也太大了吧,光天化日之下,如此伤风败俗。
很喜欢村上春树创造的一个词,“小确幸”。
小确幸是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持续时间3秒钟到一整天不等。
村上列举过好多他的“小确幸”:一边听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一边凝视秋日午后的阳光在白色的纸糊拉窗上描绘树叶的影子;在鳗鱼餐馆等鳗鱼端来时间里独自喝着啤酒看杂志;闻刚买回来的“布鲁斯兄弟”棉质衬衫的气味和体味它的手感……
在我看来,所谓的“小确幸”,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仪式感,一贯认真有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小事,体悟到生活本质中小小的不易被发掘的乐趣。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生活本来就是不易的,如果我们不给自己找点乐趣,那该如何去打发每天面对的琐碎?
我这个家庭主妇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就算生活是一地鸡毛,我也要让鸡毛都飞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