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东北,喝酒是一种文化,也是朋友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同学聚会,朋友聚餐,要是不喝酒,在场的气氛就会大打折扣,绝对没有酒后的勾肩搭背、豪言壮志来得火爆热烈。
喝酒这项技能,多少是有点儿遗传基因的。首先我奶奶就爱喝酒,以前吃饭的时候,她能喝上一点儿白酒,后来年龄大了,就不喝白的了,最爱红酒,葡萄酒也行,一般是给倒多少,就喝多少,也没见喝多过。
我爸更是酒中豪杰,以前在柴油机厂当厂办主任的时候,陪酒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还在上小学,我妈带我弟弟去九台不在家,我爸喝多了回家,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喝得醉醺醺的我爸折腾到床上,还把毛巾用凉水洗了,放在了他的额头上。百密一疏啊,只是睡觉的时候,忘了关门,我们就这么把门大敞四开的睡了一个晚上。后来我爸退休后得了糖尿病,我总觉得这病也应该算是职业病的一种,工作单位多少是应该承担点儿责任的。现在,他只是偶尔聚会时喝,气势依然不减当年。
我妈也能喝点儿,二两白的应该不成问题。她说她不爱喝啤酒,喝着涨肚。每次过节时她都举起酒杯,信誓旦旦地说要把自己喝多一次,结果每次还没喝多少,就立刻告饶,说自己不能再喝了,已经迷糊了,所以直到现在,她想喝多一次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
在喝酒上我弟深得我爸遗传,再加上喜欢呼朋唤友的个性,后天的千锤百炼,在酒量上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朋自远方来,怎能不喝酒乎?白酒举杯就干,啤酒踩着箱喝,有时候还堵着厕所,测试一下各位的肾功能。就这样连喝带说的,一顿酒都能喝上5个小时之久,想想我也是醉了。真是难为了我那美丽善良、温柔贤淑的弟妹。不过,听说最近他顿然开悟,开始减肥健身,已经不怎么喝酒了,真不知这种状态他能持续多久。
我初中毕业时候就能喝点儿啤酒,后来参加工作,在越来越多的酒局中发现,我居然还挺能喝。二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豪情万丈地跟人家拼酒,几瓶啤酒下肚也能达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境界。曾经最多的一次喝过半斤白酒加上7瓶啤酒,当时倒是没咋地,第二天躺在床上整整一天,总觉得天旋地转,见到谁吃啥都觉得恶心。回头想想觉得好笑,想问问自己当时是不是傻?
后来我发现,喝酒这个事儿原来也不只是遗传,后天也是能训练出来的。这一点完全体现在我老公的身上。刚认识他的时候 ,他喝一杯啤酒就会满脸通红。后来在一位造诣颇深的高人培训下,居然也能喝上几瓶啤酒了。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喝多了就能出去吐,吐完回来还能接着喝,这对我来说是万万不可能的,我要是喝到吐就彻底完了,根本没有爬起来再战的可能。后来高人去了外地,不常回来,老公的酒也少喝了许多。
古往今来的文人也爱酒,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实大家也都知道“花看半开,酒到微醺。”谁又能真正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呢?
现在,我已经不怎么喝酒了,偶尔在睡前来点儿红酒,也是为了起到美容养颜、软化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