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忽然想到读书的最高境界,本质上就是解读一种孤独。
陈公子之千古孤独
陈子昂是孤独的,在初唐的某一天,他独自登上了幽州台,写下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这首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的这种凭轩涕泗流的真正原因,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生不逢时,贤君可遇不可求,国家民族的未来又是巨大的问号。他,身为一介书生,偏偏又如此执着动情,想着力挽狂澜,甚至渴求国家宿命。所以,他的孤独感,可谓千古孤独!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只有天和地,剩下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天地间,站立着一个薄弱的书生。燕国的冷风扫过他的面颊,飘起的衣带缠绕着,仿佛他慌乱无助的心。他在台上眺望远方,眼睛里寻找着一个生命的支点,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作为他的落脚点。旷野的尽头是群山,山的那边有路吗?他开始感觉慢慢地冰冷,慢慢到绝望,但到最后,他再慢慢寻找回自我存在的价值。
熟悉唐诗的朋友们都知道,陈子昂的意义就是拉开了唐诗的序幕,无论后面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如何华丽登场,开启这汉唐风采的陈子昂功不可没。这首饱含着血泪的诗作,果然道尽了唐诗开幕仪式上陈公子的孤独无助。他也许想说,我就当一个抛砖引玉的角色吧,就像投向水中的一颗青石子,哪怕有一点点涟漪波纹,也表明我曾经想过尽力了,一个唐诗先驱者的觉醒跃然纸上。
苏子之也无风雨也无晴
时间的指针走到宋代,一个衣食无忧但党争横行的时代,苏轼是名门之后,其父其兄已经是足够优秀了,等到他姗姗登场时,可以说是很难超越,尤其是自家优秀级别。但是,他实在太出众了,诗,词,文,书,画都不将就;也太锋芒毕露,朝廷上最不好生存的就是不懂得行情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被摧了。
他被贬到了黄州,远离了富庶的朝廷,远离了官场的喧嚣。任何一个人从高处落到地上,不是被摔的满身伤疤,也一定会元气大伤。他也收获体验到了极致孤独,但他绝不放弃。他可以开荒南野际,给自己起一个乐观向太阳的名字“东坡”。研究美食做可口的东坡肉,品茶悟道,最妙的就是继续写诗作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首《定风波》,因为孤独,所以才显示异样的豁达。还有什么要来对付我,就统统来吧。我就是天生乐逍遥。最难得的是他一生都是如此洒脱,他的人生我们只能仰望。
夜深的时候,总爱翻开一页页发黄的古书,揣摩着他们的种种心事。也许读书深处,道不尽无数灵魂的孤独,但千载而下,作为解读者的我们,是否会和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呢?那么,他们的孤寂是否会少一点,会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慰藉?
声明:本篇系作者原创作品,如有需要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