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心合力】20170807《驱动力》by Cally范 学而思DAY1/3:
驱动力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Drive,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的意思,也包括方向感。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朝着目标前进并且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让我想到了,总是提起来的心流,大概能够感受到心流,就会有这种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而思视频中看到的为什么保持动力这么难?看到了实验,第一次得到奖励的时候,动力十足,但是第二次大脑活动却下降了很多,说明了一个问题,外在动机并不能激励人们源源不断的努力,而内在动机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实道理都明白,内因起真正的作用,外因只是辅助,如果内因不起作用,外因再努力也白搭。
前段时间我也是因为孩子跳街舞的事情急得焦头烂额,后来想到孩子可能是因为耽误课怕跟不上才会不愿意跳,孩子内心还是很喜欢跳舞的,于是我先是使用生物性驱动力,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采用了奖励的方式,爸爸也是给孩子买了王俊凯的卡片说是王俊凯送的,孩子很开心,在这些外部刺激下孩子不断练习,知道后来动作熟练标准,送进教室压根儿就不用费心了,应该也是唤醒了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吧,昨天汇报演出结束以后,老师说孩子状态特别好。我问孩子演出感觉怎么样,孩子跟我说“太爽了”。我想外部刺激应该撤下来,如果继续外部刺激的话,原本的内在动力内心愉悦会被外部刺激所替代,那么也就切断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带读中提到的内在驱动力是以乐为本。
【桐心合力】20170808《驱动力》学而思DAY2/3:
今天带读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奖励和惩罚为什么行不通了。
第一、奖励适合规则简单,目标明确的推算型工作,我想到了以前电视上经常做的闯关节目,规则简单,目标明确,高额奖励刺激下,人们奋勇向前。带读中举的例子挺生动的,如果每天跟孩子说你打游戏吧,打赢了奖励你个什么,久而久之,长期的重复性的刺激,会把游戏都变成苦工,孩子的关注点可能就会放在我完成这把游戏会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其实玩儿游戏本身跟奖励没有关系,在于自身的成就感,愉悦感,工作和学习也一样。如果总是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工作或者学习,工作或学习的内在动机就会慢慢消失,关注点已经放在奖励上。
第二、奖励可能会扼杀创造性。比如记忆一些有规律但是需要仔细思考的数字,如果用奖励的方式,可能会为了得到奖励而选择死记硬背,因为这样也许是最快的。从而忽略了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奖励可能会导致短视思维。
第三、奖励可能会导致欺骗或者撒谎。奖励是会上瘾的,对于有些事情,奖励可能会见效很快,但是对于有些事情,在事情开始之前就许诺孩子奖励,可能不仅不会有效果,反而可能会带来反效果。孩子可能会因为想要尽快得到奖励,在做事的时候敷衍了事,尽快结束好得到奖励。我感觉最近对娃的奖励有些频繁,以至于早上我们一拼完百数方格就管我要奖励,说要奖励他看个动画片。这是个危险的苗头,必须赶紧掐住。本来娃是很享受跟我一起玩儿各种游戏摆数字的,结果现在内在驱动力快被这个奖励给磨消失了。试想,如果我们跑步的时候想着,我跑完30分钟以后,就奖励自己个好吃的,结果还有两分钟的时候就想,哎呀差不多了,于是结束,第二天可能会奖励自己个别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会奖励自己顿大餐,或者自己欺骗自己说跑25分钟跟30分钟也差不了多少。
第四、如果奖励最好是不漏痕迹的,表扬的时候越具体越好,而不是泛泛而谈说你真好你真棒。这点经常学习育儿知识的大家肯定都很清楚。
第五、关于I型人和X型人,X型人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奖励,物质刺激,而I型人,把关注点放在本身争取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的是奋斗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奖励。他的目标就是不断地追求卓越,好喜欢这样的人生,太积极向上了,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