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说: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有件事相信从小到大很多人都被念叨过,那就是要我们读书,多读书。
小时候上学老师说大家要多读书。成长阶段父母也是一刻不停的告诉我要多读书,至少我爸爸是这样的,他总是喜欢和我说多读书多看书总是好的。
工作的时候,领导说多学习多看书,懂行业懂市场懂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工作。
大学期间我的确读了很多书,那个时候就是觉得看书很有趣,打发时间还能学点东西,当时还记录了很多的读书笔记。
渐渐的时间久了,好像比起读书更多时间是去刷视频,打游戏了。书就读的少了。
所以言归正传,回到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记得有人说过,当作者用凌驾于读者之上的心态把书中的思想强加在读者身上,这书就不被称为有用的书。
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写道: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做牡蛎的贝壳,钻在书里就像牡蛎躲在贝壳里一样安全。这间屋子被密密麻麻的书页包裹着,就像在密林之中树叶占据了所有空间一样。
就像读书用来打发时间一样,既然你为了打发时间,那么你此刻的确是孤独的,读书的时候让人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时间的流逝都让你觉得过的飞快。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带着耳机的孩子,都只能听到自己喜欢的话语。
就像每个读书的人,只想看自己喜欢的书本。比如我为了学习某个专业的知识,我必定会选择某个专业的书,我要养花,肯定会找如何养花的书籍。
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中也有写道: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
胡适先生同样的在《为什么读书》中也有提出不同的看法: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
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所以读书要戴眼镜。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对于一个书呆子而言,这从来不可能是个问题,因为读书简直就是他进入世界的方法,一条不由自己选择,更加接近天启召唤的路径。
借着书,一位把读书精进成一门技艺的书呆子能够学到所有他想学的事情,登山、觅食、买地毯、办刊物、做唱片、拍电影,甚至开创企业。
读书,使我们的灵魂变得充盈,让我们拥有更多勇气面对人生起伏;读书,让我们虚心通达,能更好地思考和权衡人生的选择。读书让你有趣,让我有意义。让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