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无论是让一个人变好还是变坏。把人往坏的方向上引是不好的,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行动和不利的模仿就改变自己的行为。就比如有人模仿我早起,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倒弄乱了作息实在不值得。
一个人想要改变是一定可以改变的,就看觉悟彻不彻底。如果有人求助,那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忙,人与人可不就是相互帮助的关系吗!是无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的,更不必善始善终,这样行善才能变得简单。
努力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至少是会带来反作用的。就像想要高中英语极差想要考过四级却只是每天背背单词那还不如不做改变,因为那样背单词纯属浪费时间,到时候没考过岂不是增加挫败感。
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建议,但不能指望别人真的会执行,即使是真正有用的,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去付诸改变。思维的跃迁更是这样,要么有现实经历的启迪,要么就要持续不断的理解和体悟。
我加了社恐的群,以前我只是认为自己社恐,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在高中对于社交的忽视导致现在不善于社交,自己并不社恐,所以我自然会给那些人我的建议。从群友的聊天中,我能发现我以前犯的非常明显的问题,比如消极悲观、自我中心、缺乏执行力等等,我跟他们讲马克思的话,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爱别人,爱世界,自己也就可以获得幸福”,但是他们说那是圣人的境界。
马克思的哲学只适用于圣人吗?当然不是。我以前也不懂为什么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难道要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裳吗?”后来才明白人在世界上的一切行动都是对于他人和世界的关注、合作和奉献。根本无需牺牲,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奉献的越多,也就越有知名度。
古往今来所有推动过历史发展,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无一不是对世界做出了了不起的奉献。奉献是人生的意义,即使那些阻碍过历史发展、因而能留名青史的人,也一定是在参与“合作和对他人的关注。”
思想的改变是很难的,我们当下是不完美的,也仿佛永远无法达成完美,我们永远无法懂得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就比如而今去森林探险,可能就会因防护不当感染疾病,人是那么脆弱,不可不有谦逊之心。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学者,坐一个渔夫的船打算到对岸去。学者问渔夫 说你懂文学吗;渔夫回答说不懂,学者就说很遗憾,你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 学者又问渔夫 ;说你懂数学吗、渔夫回答说不懂!学者非常心痛地说 很遗憾,你失去了另一半生命。这个时候一阵狂风刮来船翻了,两个人都掉到了水里,挣扎着。渔夫这个时候问学者说;你会游泳吗?学者回答说不会。渔夫说:“那完了,你失去了整个生命。 ”
这则寓言深有哲理,这个学者自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并且认为数学和文学比游泳打鱼这些时间技能要高尚。于是很傲慢的说了那样的话,但是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总有可以学习的知识,我们永远都要有随时学习、我还不够好这样的谦逊之心,而绝对不能心生傲慢,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
时间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绝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所以要想做事情,就必须要分工合作,想要“一个人作一个团队”简直是狂妄的事,所以,不得不学合作。
老师的职责便是传授知识,传授的知识有高下之分吗?没有。所有的知识都是平等的,都是有用的。但是老师传授了知识学生就能学会吗?这要看学生,这就不是老师的责任了。是内因,而非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像“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对他人的关注和相互合作”这样浅显易懂的道理(可能我也没有理解清楚)也有人完全不接纳,他们不知道,他们一直并且一生都会做着这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做得越好,就会越幸福。
不知道就不知道了,改变不了就改变不了吧,世界上总要有多样性的,这样才有的比较,有坏的,方能衬出好的好了。
改变别人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倒不如改变自己来的方便快捷,但是想要改变一定要如霹雳闪电一般的,决不能磨磨唧唧的。要承认自己会犯错,这不是多少丢人的事,圣人尚且会犯错(孔子“克己复礼”不是错了嘛)我们错了也不应当做过多的自我批判,倒不如立即改正的好。
清除掉所有自责的部分,让爱和温暖源源不断的涌入心田。对于别人,只能或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而指望别人改变实在是奢望。做好自己,让自己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