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戴维-布鲁克斯的《品格之路》被他的说法吸引了。他说,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姑且把这两个方面称作“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
01
亚当一号是我们的外在天性,它倾向于建设、创造、生产、发现,追求显赫的地位好功成名就,是我们在面向职场时有野心的一面,希望让我们的履历光彩夺目。
亚当二号是我们的内在天性,它希望我们拥有某些道德品质、冷静的思维、坚定的是非观,它不仅要求我们做好事,而且希望我们成为好人。
亚达一号的目标是征服世界,亚当二号则希望遵从感召、服务世界。
亚当一号有创造性,因成就而沾沾自喜;亚当二号有时则会为了实现某个神圣的目标而放弃世俗的成功与地位。
亚当一号关心事物的作用原理;而亚当二号希望了解事物存在的原因以及我们希望实现的终极目标。
亚当一号富有冒险精神;亚当二号则希望落叶归根、享受家庭的温暖。
亚当一号的座右铭是“成功”;亚当二号则把人生看成一场道德剧,以“仁慈、爱、赎罪”为座右铭。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两个亚当的矛盾之中,外在气宇轩昂的亚当与内在谦恭低调的亚当不可能水乳交融,因此我们必须不停地进行自我抗争。
我们接受的感召指示我们既要同时拥有这两种人格,还必须掌握生活的艺术,在这两种天性的对抗中左右逢源。
这种对抗的难点在于,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遵从不同的逻辑。
有创造、建设和发现能力的亚当一号遵从的是直言不讳的实用主义逻辑,这也是经济学所奉行的逻辑:
有投入,就有产出;
下了功夫,就必然有回报;
不断练习,就会熟练掌握;
追求私利和功效最大化;
让全世界记住你。
亚当二号的逻辑则正好相反。亚当二号遵从的不是经济学的逻辑,而是道德逻辑:
有收获,必先付出;
要加强内心的精神世界,必先想外部世界做出某种妥协;
要是自己渴盼的事情得以实现,必先战胜你的欲望;
成功会导致最可怕的失败--骄傲;
失败会带来最伟大的成功--谦逊、学习;
要实现自我,必先忘记自我;要找回自我,比先失去自我。
要在亚当一号的职场取得成功,需要培养你的能力;要使亚当二号的道德核心得到发展,就必须与自己的缺点展开斗争。
02
我们生活在有利于亚当一号的文化之中,往往忽略了对亚当二号的培育。
我们的社会鼓励我们思考如何在职场上大获成功,然而,一旦,谈到如何发展内在的精神世界,很多人就会期期艾艾,无言以对。
取得成功、赢得声誉的竞争非常残酷,似乎能吞噬一切。消费者市场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对实际效用斤斤计较,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日常决策中的道德风险置若罔闻。
热闹、肤浅的沟通交流不绝于耳,人们很难听见来自灵魂深处的轻声细语。
现在的文化教导我们要宣扬、推销自己,要掌握成功所需的技能,却几乎从不鼓励我们要谦虚低调、富有同情心、诚实地面对自我,而这些恰恰是品格培养所必需的。
如果你只是亚当一号,那么你已经变身为一只精明的动物,一只狡猾多端、有自卫本能、遵守游戏规则并善于把一切都变成游戏的生物。
如果没有亚当二号的一面,你就会花费大量时间培养职业技能,但你无法清楚地知道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因此你不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奉献你的技能,也不知道哪个职业发展方向最崇高或最适合你。
多年之后,你的灵魂深处仍然没有得到开发和组织。
你整天忙忙碌碌,却发现生活的终极意义还未实现,你会为此焦躁不安。
你在生活中会感到不可名状的无聊,你没有付出真爱,也没有为人生赋予应有价值的道德目标。
由于内心没有合理的标准,你无法做出矢志不渝的承诺,也不会在遭到众多反对或一系列打击之后仍然坚定不移、不轻言放弃。
你会发现自己对他人的意见言听计从,而从不考虑这些意见是否适合你。
在评判他人时,你依据的不是他们的价值,而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做出愚蠢的判断。
对于品格的培养,你无计可施,因此在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生活最终都会变成一团乱麻。
如果不有意识地加强对天性中亚当二号的关注,我们就会很容易滑向自我满足的平庸之地。
你在评价自己时会过于宽容,纵容自己的欲望,只要没有明显伤害到他人,就不会有所收敛。
你认为,只要周围的人喜欢你,就说明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长此以往,你就会逐渐沉沦,并逊色于你最初对自己的期望。
于是,在实际的自我与期望的自我之间,就会出现一条耻辱的沟壑。
你会发现,你的亚当一号声音洪亮,亚当二号的声音微弱纤细;亚当一号的人生规划清晰明了,而亚当二号的未来模糊不清;亚当一号头脑清醒,而亚当二号恍若梦游。
03
但是,有时,我们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有非凡内聚力的人。
这些人的生活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他们沉着稳重、坚定如山,不会因风暴风雨而偏离方向,也不会因遭遇困境而崩溃。他们的思想观点前后一致,他们的热心肠值得信赖。
他们的美德不是你在时尚的大学生身上看到的那些花季少年所拥有的美德,而是在那些已经有了人生阅历、品尝过酸甜苦辣的成年人身上才看到的美德。
他们看上去和蔼可亲、心情愉快但是他们非常收敛。他们希望自己对社会有益,但不需要想社会证明自己,他们具有:谦逊、自制、缄默、节制、尊重、和宽容的美德。
他们的品格焕发出高尚之光。
面对严厉的质疑,他们温和地回应;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时,他们沉默以对;在其他人试图羞辱他们时,他们能保持尊严;在其他人试图激怒他们时,他们能约束自己。
他们总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多么了不起,不会考虑自己,似乎只会因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虽然他们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但他们知道哪些事情需要他们做,而且真的这样做了。
如果你和他们交谈,你就会越发觉得他们古灵精怪。他们穿梭于各个社会阶层,但他们好像并不自知。在认识他们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从来没有听说他们说大话,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自以为是的样子。他们从来不会彰显他们的与众不同与杰出成就。
他们的生活并不是毫无矛盾的平静如水,而是充满了使他们成熟的斗争,他们为解决人生最根本的问题作出了共享。
这些人养成了坚强的内在品格,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这些人心中,对于成功的追求会屈从与对灵魂升华的努力。在花费毕生精力追求平衡后,亚当一号在亚当二号面前屈服了。
04
一个人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人?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自我追问,也是一个时代的叩问。
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优秀的绵羊”,他们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没有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将个人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唯恐自己的履历不够辉煌、不够炫目。但当下又有多少有着炫目辉煌履历的人,做出了“野蛮”的行为?所谓高学历的野蛮人,不说比比皆是,却也不少见。
伊曼纽尔-康德曾言:
“ 人性这根曲木,决然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
高尚品格的锻造之路,始于谦逊,始于对自身缺点有深刻和理性的认识,正应为认识到人性存在天然的缺陷,才知道品格之路也是抗争之路--与自己天性中的局限性抗争。
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不过,它也是一个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