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广受好评,却一直没有看过。看到电影院在放同名电影,就毫不犹豫的去看了。
片子中故宫各位修复文物的师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性格迥异,但是对文物的态度却非常一直,令人敬佩、感动和深思。
人和物的关系,屈峰师傅说的最好,字字珠玑,就原文摘录下来。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
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
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己的关系。这样处理人和物的关系,也是处理和古人的关系,也是处理和自己的关系,整个世界都在其中了。不只是结果,整个过程中都在交流和体悟。每一刻都和物与人发生着联系,都连接着时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多么丰盛的人生!
我们该怎么处理和物的关系呢?断舍离是一种处理和物品关系的思想和方法,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应用、体验。我们不会做师傅们同样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更用心的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构造我们和物、人、时空的和谐关系,在关系中产生价值、丰富我们的人生。
片子的节奏缓慢,线索零散。但是也无妨静下心来,欣赏体会师傅们的工作生活状态。慢慢的看到下半场,也开始适应了片子的慢节奏和线索散乱。电影看完,忽然在想,我们以前的生活是缓慢的、平淡的,进入电影院希望看到激烈的、节奏快的故事,体验不同的世界。当节奏越来越快,世界越来越焦虑,平静不在属于日常生活,我们是不是只能到电影院里来体验一下缓慢和平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