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未播先火,作为一个感性的俗人,我也在这个假期随大众走进电影院。
看完之后发现好多人都在喷这部片子,三观不正、渣男绿茶、鼓吹前任文化、剧情东拼西凑、金句频现等,是大家主要吐槽的地方。
当中也有人和我一样,对某些设定表示不解。
比如我无法理解,2007年林见清毕业,好好一个首都大学生,怎么会沦落到卖黄碟被抓,做客服被打,以及送快递奔波到饭点后,托着盒饭蹲在公交站吃的地步?
这表现得,他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职业规划,对未来毫无方向感的男生,而且一直在瞎忙,连思考人生的时间都没有。
真的找不到其他路子吗?难道不能先从事一份相关工作,拥有专业基础再研发游戏?
在我看来,单是这个设定,显然就情怀过头了。
还有,林见清在几年后的除夕一脸真诚地说,你不就想要房子吗?我现在可以给你了。
我至今感到费解,方小晓回答“可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我了”到底是几个意思?
自始至终都认为,男主的言外之意是,我不再和以前那样不思进取了,现在终于有能力给你一个家,往后我们一起经营生活好不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在不知晓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依靠猜测来维持一段感情还挺可怕的,因为它会逐渐变成互不理解,而变化的节点是,曾经的有趣如今看来都幼稚得无法容忍。
01.
确实,这并不是一部好电影,但纵观全片,还是有那么几个无关爱情却直击内心的情节。
一个是,林父打电话给见清问他们在哪过年。
他们当时就躲在阴暗潮湿的隔板间吃泡面,却假装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过着大年,用故作轻松的口吻说,在外面吃火锅烧烤呢,你呢,一起过年的人多吧?
老人也很顺口地回答,很多人在家里过年呢。
实际上,同辈相继离世或搬家,当时只剩一个老伙计和他喝酒。
这个细节无比寻常,但对于在外漂泊的人而言,又能引发些许感触。就好像面对亲近的人,隐瞒和撒谎,才是过得不好那会的最佳选择。如同我们:
明明是吃着外卖加着班,却说今天下班得早还煲汤做饭了。
明明是独自走夜路回出租屋,却说有好几个朋友结伴而行。
明明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却说卡里还有钱。
02.
另一个是,林父低头给女主写信的画面。
信中写道:
又过年了,刚刚蒸了两屉粘豆包,起锅的时候嘘到了眼睛。吃什么还是家里好,那些外卖能好吃吗?一直想给你寄点吃的,又不好问见清。这些年他好像突然长大了,我知道,那都是因为你。
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些可能都得等到你们老了,才能体会得到。
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做父母的,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就行。
我老了,眼睛瞎了,见清也总说我什么都不懂。
那年在火车站,我还以为握住的是你的手,却发现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俩走不到一块,我们也会是一家人。
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家。
信中最后一句,表现了父亲对游子千丝万缕道不尽的爱,好像无论离开多久,又辗转过多少地方,归来的意义如初如常,永远和吃饭休息有关。
整部戏看下来,只有这封信最贴近生活,也包含了许多催泪的成分。作为过来人,他明白年轻时有幸握住的缘分,并非虚无缥缈,而是能够带来近乎极致的欢喜。
但人生越往后走,所谓的缘分只能由平淡来填充。毕竟一生中总有几件需要追悔的事,而这些遗憾曾经比豪车和大房子重要得多。
03.
最后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并肩在北京打拼过的好朋友说,谁不知道他过得怎样,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回来了却在我们面前装阔。
林见清默默退回去,饭桌上那点虚张声势的自尊,瞬间消失不见。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忘了,说过“要做一辈子的好兄弟”这句话,尽管当时彼此都很笃定。
事实上,也许连他们都分不清,那年拎着酒瓶哭得稀里哗啦吼着“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的人,到底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联系。
于是,落井下石转身走进包厢高歌“朋友一生一起走”,好像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了。
但终究难以置信,那些年吹过的牛就这样一笑了之,不愿分离原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以为会一起留在大城市同甘共苦,最终还是服从家人的安排回家乡当公务员了。
就这样接受人生的起起伏伏,唯一不变的是,始终是外力推着自己走。
最后
想说,不管后来的我们过着怎样的日子,我都希望,某天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翻出心结,认真跟旧梦做个了断。而绝不是像片子里的男女主那样,抓住回忆不放,一味去舔伤口。
要相信,后来远比过去美好得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