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完成本次的培训,但是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下午就要赶回了。学习笔记也变成了最后一篇。
一、学与思
15日上午授课的是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扈之霖老师。扈老师退休12年了,一头银发,讲起课来不轻不慢。可能是第一天授课的老师比较“跳”,今天的课听起来就比较闷,以至于我要努力让自己保持注意力。
扈老师的课以课堂的引课、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为主线,阐述了自己对课堂的理解。比如引课要简洁快速,减少课堂的垃圾时间,一节课要设计四到五个高质量的设问,板书要用好符号化的语言。同时扈老师也在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不要总是把传统教育置于新课改对立的地位,老祖先的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如王安石论述提问的技巧:“问之不切,则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强调提问要“切”。张载强调“疑”的重要性,“学则需疑,学贵善疑”。 朱熹强调“疑”与“不疑”的辨证关系,提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提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强调抓住疑问的教育契机。
最后扈老师还分享了一番四象限法则以及约哈里窗户理论。
约哈里窗户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个人——挖掘自我盲点,突破思维局限,使个人潜能得以开启;工作——发挥领导才能,勇气自信倍增,提升自我价值;家庭及社交——善于聆听,沟通无阻,增进感情。
很多年前我读李如密的《教育学》时记得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教育犹如陷入了亚马逊的丛林,能指引人类走出丛林的就是二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智慧。古老的中国教育智慧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似乎任何教学难题都能从老祖先那里找到答案。比如,你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有“学而时习之”;你有“最近发展区”理论,我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有个性化教育,我有“因材施教”……然而中国古老教育哲学的尴尬有点像中医。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阴阳平衡,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好像所有的病都能看,其实什么病也讲不明白。中国教育哲学也是如此。比如“学而时习之”,看起来解释了一切学习活动的奥秘,但是如果“习”,它的认知原理是什么,实施策略是什么,老祖先没说,于是只能凭经验去操作,比如每天把生字抄它几十遍也是“习”的产物。
我个人对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完全没有偏见,先贤们在几千年前用三言两语概括了生活、自然最朴素的规律,虽然那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但是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妙处。今天我们在使用这些古老的哲学时,要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西方近现代的实证研究成果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结合起来才更可靠。
第二节课是北师大博导董艳教授讲《STEM教育理念下的学与教方式的变革》。董教授骨子里充满了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屑和对自己研究的自负,她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们听说过吗?”当下面没有回应的时候,她总发出一声尴尬而又任性的大笑。前天高政博士调侃,大学里上课最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是教《教学法》的老师。今天听董教授的课也体会到,最需要融合和参与的STEM理论课讲得很没有融合、参与感。
STEM课在我看来就是前些年综合实践课的翻版。遗憾的是综合实践课被遗忘在一边的时候,又搞出了一个新概念——STEM或STEAM。有多少是教育的需要,有多少是商业机构的需要呢?近一段我越来越强烈感觉到不仅意识形态强烈影响着教育,商业活动也对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影响。那些参加各种辅导班的孩子,有多少是家长的意志,有多少是培训机构的绑架,还真不好说。
二、见与闻
1. 清华校园。清华园被称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坦率的说,我每天从校园穿过,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气,而不是学术氛围。校园内汽车呼啸而过,各类商场、店铺打折信息随处可见……难道这就是神圣的中国最高学府吗?昨晚我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老校址,似乎又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清幽的月光下,二校门诉说自己的荣耀与沧桑;王国维墓碑提醒着这样曾聚集着叱咤学界的民国“四大导师”;女生楼前,或许曾有钱钟书、曹禺等大师正在等待自己的恋人;荷塘边,朱自清也许正在踱步,感叹“最近心里颇不宁静”……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样子,她的校园应该是宁静的,她的灵魂和思想应是“喧闹”的,她不应该有太多的市井气!
晚上听班主任讲陈寅恪的故事,多年前看《读书》印象深刻的是陈先生的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回去又在网上查一遍陈寅恪先生的资料,唯叹大师已去,高山仰止!
2. 吃在清华。直接上图 ,18块,一锅,吃到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