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凑热闹赶时髦,学人家集邮,父亲给的零花钱拿去买来花花绿绿小票,仔细夹在册里。血气未定,恒心不足,集邮终于没有成果,但喜欢邮戳的爱好却保留下来。青年时懵懂恋爱,雨中撑一把伞,哼唱着姜育恒《驿动的心》,却不知人生的票根为何物。成人后再外出某地,便留意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算作人生一路行程的票根。
小友郝鹏君去井冈山培训,给我寄来明信片,写着赠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用心细密,夹带小巧精致叶脉书签一枚,令人感动。
《中庸》第二十九章,延续上一章节内容。“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王是动词,代指称王于天下。三重,指的是上章节所说的议礼、制度、考文,即议定礼教,制订规矩,统一文字。
以王道政治治理天下有三件重大的事情,即议定礼教,制订规矩和统一文字,如果做到了这三点,就会很少犯错。那些地位高高在上的人,虽然建立的制度是好的,但没有经过证明和应验,没有经过验证的制度,百姓不信服,不信服所以不服从。
这话有点不好理解,前人有解读说,此处“上焉者”指的是夏商时代的礼制。如果解读成立,夏商在周之前,所建立的制度是有历史实践的,怎么能说没有经过验证呢?完全解不通。如果解读不成立,上指的是地位在高处的人,他们制定的制度又怎么会没有经过验证呢?
下焉者,指地位卑微的人,这种人有道德有品行,但是没有尊贵的社会地位,没有社会地位就意味着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百姓也不会信任和服从。
验证?从哪里验证呢?以自身的道德为根本,从老百姓那里去验证。
这样似乎就畅通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制订的所谓好的礼教和制度,并没有遵从自身的道德,也没有为百姓谋福祉,没有在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贯穿上下篇解读推论,《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就错得着实有些离谱了。
第二十八章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紧接着二十九章说“上焉者,虽善无征”,稍微专业一点,就应该能理解子思是在嘲讽那些身处高位,却愚昧无知的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主观认为制订的礼教和制度都是好的,实质却是既没有遵从内心的道德,也没有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得到百姓的信服来验证。
我突然有一丝警觉,《中庸》艰苦研读了半年之久,是否也像这位《中华书局》出版物的作者一样,纠结于篇章段落而忽略了通篇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