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出名的女人成了吃瓜群众的看点,一个是老公涉嫌性侵的网红奶茶妹妹,一个是与老公冲突闹进派出所第二天就离婚的张雨绮,看到这两个漂亮女人的不幸婚姻,吃瓜群众竟生出一心疼的感觉,可是接下来事情的演绎就让吃瓜群众更“心疼”了,一则新闻报道:奶茶妹妹要卖房!京东老板娘章泽天出售悉尼三层豪宅,售价1800万澳元,只住过一两晚,另一则新闻报道:张雨绮天价租金令人咋舌,月租27万,网友:差距也太大了,这马上让吃瓜群众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这档子事,心疼直接转变为心塞,所以,心疼女明星,有病!
参考文章
游客被逐事件牵动的是哪根神经
原创: 李野航工作室
纠缠近来那件瑞典华人游客被逐事件之细节是毫无意义的。这件事对于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在发生的各色人等被公权力粗暴对待(诸如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士兵击毙之类)的事例而言,实在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小事之所以足以被热议,乃是由于它挑动了某一根关乎社会问题的集体无意识的“神经”。所以,与其爭在这件小事中瑞典警察与中国游客之孰是孰非,不如去讨论讨论那根“神经”到底是什么。
今日之中国,存在着一个足以有钱经常周游世界的群体。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其社会地位至少属于中产阶级以上。这个群体的经济收入虽然不一,但总体水平足以令那些个个为生计折磨得九死一生的农民工和小摊贩嫉妒得牙痒痒了,因为后者不但没有钱周游世界,就连想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大面积下滑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那个有条件周游世界的群体与后者的普遍生活感受是那么地隔膜,仿佛横在二者之间的处境差异已然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他们几乎仿佛是生活在同一世界的不同“人种”。
经济状况的优越以及享受到的总体而言相对“静好”和“满足”的日子难免会塑造出了一种带着某种特有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的人格。这种人格通常表现出某种“任诞”的倾向(尤其是老年人)。换言之,自我约束、谨言慎行在这种人格模式中是不被强调的。而“任诞”的程度往往和他们的经济条件满意度恰成正比。从某种意义上讲,“任诞”正是他们表达他们的经济满意度的一种方式。他们从不压抑自己高调地向外部世界显摆自己的优越感的欲望。毕竟,经济条件的优越倘若不加显摆的话,那优越又有什么用呢?我并非断定瑞典旅馆被逐这件事的主角就是属于我所说的这种“任诞”于其优越感的人,但这样的人无疑是普遍存在的,否则,人们无意识的那根“神经”就不会被因为这样的一件小事而被牵动。
就我在出过一次国的经历中对这一“有条件周游世界的群体”的观察,我发现存在一个现象:西方国家有着一种针对中国游客的奢侈品商店,这种商店的商品可能比他们自己的普通商店的商品贵出十倍甚至百倍,这种商店本地人是不逛的,本地人知道,这种商店是用来专门忽悠那些个“任诞”于其经济条件之优越感的中国游客的。他们不认为狠宰一把那些中国暴发户会存在什么道德上的顾虑。他们甚至会不加掩饰地表现出对来自中国的这一群体的反感和蔑视的态度来。当然,与其说这些西方世界的本地人歧视的是中国人,不如说是那种一下子冒出许多来的来自中国的“任诞”的暴发户。这个经济条件优越的群体在国外的“任诞”对于那些备受经济上之困窘处境而没有经常出国的条件的愤愤不平的同胞们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前者的显摆对于后者而言就是一种侮辱。这就是为什么当前者的“任诞”倘若在国外遭遇到了些许的挫折的话,对于后者而言,实在是十分地解气。
今日人们对于热点事件的围观,与其说是想了解真相,不如说是想从事件中看到他们各自希望读到了那个“叙事”。出了发生在瑞典的这种中国游客“受辱”的热点事件,某一根集体无意识的“神经”自然会作用于具有不同的经济处境的人们的大脑,会自然地驱使人们去相信不同的叙事。有些人自然会热衷于聚焦、收集对事件当事人不利的细节,借此出“有钱人”的丑、以表达他们对自己身处的经济劣势以及所带来的无价值感的愤怒。而有的人则由于他们无意识地恐惧于穷人的愤怒,而有意无意的将这类事朝民族、国家的面子上引、仿佛足以经常周游世界的他们的那张“面子”就是民族、国家的面子。他们的受辱,就是民族、国家的受辱。所以,某个具体的人在国外具体的遇上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通过热点事件找到了一个说明、表达自己的经济处境的象征性出口。
不过吊诡的是:我发现,在围观这件小事的“吃瓜群众”们中,不乏经济处境困窘的人,他们也站在了那些足以经常性的周游世界的人的立场上。他们无条件的选择了一个“民族、国家”的荣誉感压倒一切的叙事,因而当他们听说某个中国人在国外受了气,就立即义愤填膺起来,而一霎时迫不及待地要和有钱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毕竟,中国人挺中国人是没有错的,受外国人的气这种事会立马让中国人忘记了天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这档子事。然而,当那些在国外吃了些瘪的、经济条件优越的中国人坐着飞机回来,一边数点着他们从国外奢侈品商店花大把大把的钞票抢购回来的奢侈品、准备着“任诞”地在国人的面前显摆他们的优越感的时候,他们会不会认同那些个支持过他们的、终身没有机会出国旅游的穷人们是和他们穿同一条裤子的人,就很难说了。
我一点也不关心这件瑞典华人游客被逐事件的所谓“真相”,这点屁事对于这个每天都有人死于非命的世界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我也不关心这件事的当事人到底是否属于那种“任诞”的有钱人阶层(不排除穷人也有出国旅行的可能性)。我只关心那些很容易被牵动的社会“神经”。因为我们的那根社会集体无意识之“神经”其实已经十分地脆弱了、脆弱得任何一点屁大的事,也会激发人们迫不及待地编织叙事以投射他们对自己的经济处境的评价、说明以及所带来的情绪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