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的《歌手》上,迪玛希一首皇后乐队的《The show must go on》可以说技惊四座。他横跨四个八度的超强音域也在这首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今天泡子要与大家分享的便是讲述这首歌原唱弗雷迪·默丘里故事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时间回到1990年,此时的皇后乐队正在准备他们第十四张专辑《Innuendo》的最后一首歌曲的录制。但是作为这首歌作者的莱恩·梅却是忧心忡忡。他不是担心歌曲本身的质量,而是主唱默丘里能否完成这首歌的录制。
自80年代后期开始,媒体们就开始猜测默丘里患了重病,而实际上他也在1987年确诊患上了艾滋病。而此时艾滋病也已经对默丘里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此时梅也为主唱的演唱状态而担忧。但是默丘里却在干了一杯伏特加后淡定的走进了录音室,并且表示自己TM一定会把这首歌录好。
后来乐队的成员回忆这次录制,纷纷表示这是皇后乐队历史上最为完美的一次录音。这首歌歌名引用了西方的古老谚语,表达了表演者面临死亡却看淡生死,继续豪气表演的状态。与当时的默丘里的状态非常的契合。这首歌在1991年10月14日在英国以单曲形式发布,50天后,弗雷迪·默丘里在正式宣布自己罹患艾滋病的第二天死去,这首歌也成为了他在世时发布的最后一支单曲。
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首歌来走进默丘里传奇的人生。
风起于青萍之末
和大多数传奇一般,默丘里的身世算不上多么高贵。1946年他出生于东非的桑给巴尔,血统是帕西人(印度波斯人),17岁前的默丘里在出生地和印度度过。所以他也被称作“英国第一位亚裔摇滚巨星"。
但是也和许多传奇一般,默丘里在儿时就已经开始展露过人的天赋,7岁开始学钢琴、十二岁开始组建第一支乐队,并且拥有从男低音的F2到女高音F6的横跨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一般歌手音域只有两个八度左右)。可以说默丘里是天生的歌者。
17岁时,为了躲避战乱默丘里一家从印度搬到了伦敦。而默丘里也相继加入了两个乐队,但是乐队都相继解散。而在此期间,陪伴他的是女友玛丽·奥斯丁,两人一度靠卖二手衣服为生。
在1970年,默丘里最终等到了自己的机会,他抓住机会加入了缺少主唱的由吉他手莱恩·梅和鼓手罗杰·泰勒组成的Smile乐队。并在加入后将乐队名字改为了具有同性恋意味的“皇后乐队”,不过这个名字也体现了这支乐队的不平凡之处。
在默丘里加入后乐队相继加入了好几位贝斯手,但是都不太与乐队成员合得来。而在1971年2月,约翰·迪肯加入乐队后成员才最终定下来,并且开始了四人之后20多年的传奇之旅。
乐队创立之初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在电影里也有所体现。四人虽然在当地的酒馆和大学闯出了不小的名气,但是生活却并未得到多少的改善。默丘里此时还要靠着玛丽工作来养活自己,两人也是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而乐队一度还靠着正在读大学的梅和迪肯的奖学金度日。
电影里默丘里提议卖掉罗杰的车来录制专辑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四人也是凭借着这笔资金租下了录音室晚上的使用权,并在1973年发布了出道专辑《Queen》,但是未取得市场成功。
海阔凭鱼跃
1974年,皇后乐队发布了第三张专辑《Sheer Heart Attack》并且登上了英国音乐排行榜第二位,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1975年皇后乐队也第一次前往了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巡回演唱。同年他们也发布了第四张专辑《A Night At The Open》,这张专辑中除了收录了电影中提到的罗杰写的《爱车歌》和默丘里写给玛丽的《Love Of My life》以外,还包括了皇后乐队最重要的作品《波西米亚狂想曲》。
这首歌被不少媒体誉为西方最伟大的歌曲,正如电影中所说的一般,这首歌长达六分钟的作品在当时是一首不可思议的歌曲。整首歌由包括谣曲、吉他独奏、歌剧、硬摇滚在内的六个部分组成,同时整首歌没有重复的副歌,拥有140多条音轨(一条音轨代表一种声音),也正是因为歌曲如此复杂从而使得他成为当时最昂贵的单曲。而这首当时英国销量最高的单曲最早便是由默丘里在那个狭窄的房间里弹奏出来的。
而这首歌歌名之所以能成为本电影的主题曲,除去它打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就以外,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因为他代表了皇后乐队,特别是默丘里的精神。正如电影中提到的一样,当时唱片公司和大部分歌手考虑的是如何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但是以默丘里为首的皇后乐队成员却本着对音乐最纯粹的热爱,敢于尝试与挑战,因此才有这首歌。
在此之后,声名大噪的皇后乐队也没有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在音乐上也进行着不断的创新。1981年皇后乐队发布了第一张精选专辑《Greatest Hits》,在英国取得了540万的销量,是英国历史上销量最高的专辑。
传奇永不谢幕
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后乐队四人也开始厌倦漫无边际的演出与唱片,开始以个人身份发行一些单曲。而默丘里也是因为一些私人的原因和自己性取向的原因,在这段时间里与乐队众人逐渐疏远。而玛丽也因为他在70年代中期时与美国录音师的亲密来往早与他淡了联系。
这段时间的默丘里也正如电影中所描述的一般,跌入了生活的低谷。皇后乐队的活动也陷入了低潮,不过在此期间乐队也有发布一些专辑。而使众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则是因为一场演唱会。
1983至1985年,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干旱,埃塞俄比亚发生了大饥荒,有超过40万人死去。于是在爱尔兰歌手Bob Geldof的倡导下在1985年7月13日在伦敦温布利球场和费城肯尼迪体育场共同举行了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会。而在这场超过有超过72000名现场观众,收看人数超过15亿的演唱会上,皇后乐队也登台进行了演唱。
这场表演是全片的高潮,也是默丘里生命中最精彩的表演,在此后的无数年里也被人誉为音乐史上最精彩的表演。而影片也对默丘里这场令人惊叹的表演进行了神还原,而当电影中的默丘里开始演唱那句“Mama,I just killed a man”的时候我仿佛也穿过了四十多年的时光长河,见证了那场传奇的表演。
戏里戏外
关于默丘里与皇后乐队实在有太多可以聊的东西,而影片中值得挖掘和欣赏也是数之不尽。有人可能会认为这部电影讲述的可能是皇后乐队的故事,但实际上全片只有一个唯一的主角,那就是默丘里。至于乐队里的其他角色则都是为默丘里服务的龙套罢了,而这也是罗杰和梅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让更多人了解默丘里。
当然,为了更好的塑造默丘里,影片中的部分剧情与现实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差距,不过总得来说是一部很客观和真实的传记电影。不谈影片背后的故事,即便是穿插影片的一首首单曲相信就会让你看后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