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全部来自书籍《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这本书带我们从一个普通人角度重新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本书通过还原他们真实的生活来写艺术史,而之前的书籍在描写他们是都太高大上了,让我们总是用一种仰视的态度去看他们,也就逐渐的拉开了我们和大师们的距离。而今天这本书会颠覆你以往的许多观念。
在书中,达芬奇不再是艺术大师,而成为了一个半途而废的人。看完之后,不仅会让你多一些日常的谈资,而且让你对西方艺术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1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伦迪,大学时期主攻建筑和艺术,后来变成了艺术记者,同时也为许多杂志写专栏。作者习惯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复杂的东西进行简单的阐述。除了这本书,她还写过一本《现代艺术入侵》,目前生活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作者并不是艺术圈的人,但这并不妨碍她写一本和艺术有关的故事书。她的理念是:跳出艺术聊艺术,反而能聊出更有意思的东西。
2历史背景
(1)文艺复兴是什么?
从1096年十字军东征开始,就已经铸就了文艺复兴的萌芽。当时欧洲分为两个大国家,一个叫西罗马帝国,一个叫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教皇呼吁老百姓收复圣城耶路撒冷。老百姓听了之后,觉得机会来了,终于可以出国了,非常高兴,集体出去了一趟。途经东罗马的时候,发现东罗马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他们的好多东西都没见过,很新奇。就像我们第一次踏出国门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各种买买买。只不过那时候不一定每个东西都是买来的,有些是换来的,还有一些是抢来的。在那之后,西罗马开始模仿东罗马。所以说,文艺复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崇洋媚外”。因为十字军东征,西罗马的人集体出国,见到了东罗马帝国的洋货,觉得不错,拿回来模仿,这就促成了文艺复兴的美术行业。
(2)文艺复兴三杰的生活背景
那个年代和现在不一样。在吃喝方面,现在是一个物质过剩的年代,但是那时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另外那个年代的卫生条件不太好,经常闹瘟疫。当年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一个个小城邦组成的,这些小城邦经常发生战争。
不过从艺术家的个人生活来讲,当年的艺术家和今天的艺术家日常生活差不多,过得比较悠闲,喝喝酒、打打牌。还有一点和今天的艺术家不一样。今天的艺术家是自由创作,先把画画出来,然后再想办法给卖出去。那个年代的艺术家更像是一个工匠,他们是在家里等着别人上门来找他们干活儿。有时候找他们的是教会,让他们在教堂的墙壁上画画,画《圣经》里的故事。还有一些时候,找他们的是一些有钱人,给家里地位比较重要的人画画,相当于给这些人照相留影。
(3)达芬奇其实不叫这个名字
虽然达芬奇这个名字我们叫了许多年,但是达芬奇的真名不叫达芬奇,这是后人给他起的一个外号。他真名叫作Leonardo da Vinci,翻译成中文,就是芬奇村的莱昂纳多。所以说,达芬奇其实叫莱昂纳多。他名字的构成和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非常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翻译成中文,其实就是卡普里奥村的莱昂纳多。
在达芬奇生活的那个年代,他被看做一个半途而废的人。他给别人画画的时候,经常画到一半,就开小差,拿着人家给的订金去干别的事情了。所以他留下来的正式作品只有20多幅,反倒是开小差时画的草稿,有1万多幅。
3书中的有趣的故事
(1)偷工减料的《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在意大利米兰的一个教堂的墙壁上画的。这类绘画在当年有一个完成标准,就是不能直接在墙面上画,而是先要刷一层石膏,在石膏没有晾干的时候画,这种画法叫做湿壁画。但是达芬奇偷懒,觉得这样太麻烦,于是在干了的墙面上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这么画,虽然是比较省时省力,但是省时省力的后果就是容易掉色。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最后的晚餐》,已经不完全是达芬奇的原作了,而是后人修复过的。如果没有这些人修复,那么今天这幅画基本上是看不清楚的。
(2)《蒙娜丽莎》是半成品?
另外蒙娜丽莎也有可能是一幅没有完成的画,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我们提到达芬奇所处年代的艺术家都不是自由创作,而是看着别人脸色创作,就是别人给他钱雇他们画画。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达芬奇的那幅《蒙娜丽莎》要是真的完成的话,就不应该在他本人手上,而应该在买家那里。后来达芬奇去了国法,给法国国王做了三年的专用画师,然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幅画留在了法国皇室。
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推翻了路易十六,而且皇室收藏的艺术品也被拿破仑收入囊中。拿破仑带回家后发现各种艺术品太多放不下,索性就开了一个博物馆,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卢浮宫。
但是刚开始《蒙娜丽莎》并不出名,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将它推进人们的视野中。
1911年的8月22日,《蒙娜丽莎》丢了。一开始,工作人员听说《蒙娜丽莎》不见了,还挺轻松的,觉得肯定是其他部门拿走拍照了,询问了负责拍照的美工部门之后,才意识到《蒙娜丽莎》真丢了。这幅画卢浮宫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于是宣布放弃对《蒙娜丽莎》的寻找。但是,这时候《蒙娜丽莎》又出现了。一个佛罗伦萨的收藏家,接到了一封信。信上说,真迹在我手上,我不为卖画,只为爱国,达芬奇是咱们佛罗伦萨人的,画到了法国人手里,我心里不舒服,所以请您帮着接管。但是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这么大的贡献,寄信人觉得自己也应该得到一些相应的奖赏。
收藏家看了寄信人带来的《蒙娜丽莎》,确认为真迹后,报了案,人赃俱获。说是要给意大利献礼的那个人,就是当初偷画的那个人。《蒙娜丽莎》就这么找到了。但是这时候《蒙娜丽莎》不在法国,还在意大利。因为是意大利警方拿下的犯罪嫌疑人,于是,关于意大利画家的画到底应不应该还给法国的事,就变成了一件全民议题。最后意大利和法国达成协议,《蒙娜丽莎》在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展览10个月,然后还给法国。至于那个犯罪嫌疑人,有一种说法是,只判了7个月,因为考虑这件事上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