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随使团入魏,不但没有报与魏国,连赵国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为的就是行动方便。进入魏国这几日,赵胜忙着熟悉魏国的山川地形,路过陌生的地方都认真记下,行在官道上才休息片刻。这天他正在车中打盹儿,一声哞的牛叫把他吵醒了,喧嚣的车马人声不绝于耳,他撩开车帘,发现出使车队正在一条车马的长龙中缓慢行进,驭手回身道:公子,前面就是安邑了。赵胜回过神儿来,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满官道的车马载着货物难道是在逃难?赶紧唤来随行童仆,“去问问使官,这车马货物塞道,莫非安邑有大事?”驭手闻言笑道,“公子莫慌,安邑商贾之风盛行,这些车马乃是载着货物进城去贩的,日日如此。”
魏国官员在城门接了赵国车队,便引着他们往安邑寓馆区的赵国寓馆。赵胜至今仍记得很清楚,那时从车里一眼望去,喧嚣的景象仿佛整个安邑是一个大集市,沿街挤满了大大小小各色商铺,米面粮油菜肉,炊具农具工具兵器,丝马绵绸,珠宝首饰,文玩字画,礼器乐器,无所不有,街上人群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了几条街又转了几个弯,两旁的店铺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丈高十几丈阔的各国风格的门庭。这些豪华的寓所处在安邑的核心,离王城、商市和魏国贵胄的府邸都非常之近,成为天下商旅使者必住之地。赵国寓馆门庭宽大不逊于周围其他寓所,然因了赵国民风不喜过分雕饰,在这条满眼雕梁画栋的街上竟是显得十分暗淡。
战国时各国使者在别国落脚的寓馆,一般都是本国在当地经商的“义商”捐钱修建的,里面除了使者,寻常本国商人学子也可按照客寓的标准付费居住,本国人之间相互照应,经商求学更加方便。战国人怀报国之心,赵国寓馆的商人们听说自己国家的使者来了,争相宴请,通报安邑、魏国的种种情况,也想从使者处得知赵国的情况,自然少不得几番应酬。使团在寓馆安顿好,使者们就被赵国商人请走了,赵胜未在使者名单中,正好迫不及待地想在安邑城中仔细看各究竟,就并没有参加宴会。他换下了华贵的丝衣,换上一身寻常士子穿的青色布衣,玉佩、长剑都搁在了寓馆里,连头上的玉冠都换成了一顶朴素的竹冠。一身便装未带仆人便出了门。来到寓馆门口,赵胜走到迎送的老掌事面前一礼道“敢问,魏风古寓在何处?”
这魏风古寓便是安邑城中另一种寓所的首位。赵国使团住的赵国寓所这一类,住客因国而聚,另一类则是不分国别,有钱则住,各自有独特的服务吸引住客。有的清幽雅致,有的奢靡华贵,有的为商人提供便利,有的专门吸引游学的士子。魏风古寓之所以当得这类寓馆之首,原因有二:其一,魏风古寓乃魏国大商白圭所开,白圭富可敌国,建造和经营魏风古寓极尽奢侈铺陈之能事,囊括各国各地风格的别院亭屋,美酒佳肴,各种享乐一应俱全,放眼天下,无第二间寓馆能与之相比。其二,因了魏风古寓天下第一,不仅魏国的显贵经常光顾,更有各国官商要员云集。各路人马,各种身份、各种立场,四面八方的信息在其中纵横交错,形成一幅微缩的战国图。对赵胜来说,魏风古寓是了解魏国乃至天下的一个绝好途径。
老掌事给他指明了方向,看他布衣士子的模样,本想叮嘱几句,又正好要招呼刚到的客人,未及说,赵胜已经上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