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理财师协会的几个群异常热闹,都在讨论加拿大楼市危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银行挤兑、资金外逃……加拿大近期发生的一切,都让人想起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丨 壹 丨
事件起源于加拿大政府终于受不了暴涨的房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打压。结果导致大量储户在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Home Capital Group门前排长队取款。
不到一个月,Home Capital Group的流动资金急剧减少5.91亿美元,不得不紧急借贷15亿美元。却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踩踏:取款队伍不减反增,Home Capital Group股价一天之内暴跌61.9%。
恐慌的多米诺骨牌一旦触发,危机便开始蔓延。这股挤兑浪潮几乎蔓延至整个加拿大房贷金融机构,大量资金在逃离。
对照今天中国的房产市场,不由得让人心有戚戚。
丨 贰 丨
我们都知道房价不可能涨到天上去,但内心深处不愿相信,更不愿看到自己买的房子下跌,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一线城市的房子不会跌,市中心的房子不会跌,品牌房产开发商的房子不会跌,学区房不会跌……
我的朋友Y先生,是做快捷酒店的,这几年明显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所以他不再扩张新店,将生意慢慢地收拢,手头上有了不少的现金流。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到处跑,考察哪里的房产还可以投资。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政府不会真的打压房价,不仅会伤及经济,还会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增加银行的坏账。”他觉得各级政府的真实心态是,房地产市场最好不要大跌也不要大涨,维持现状最好。所以他固执地认为房产是抵抗通胀最好的投资产品。
上周和一个老同事聊天,她说她的朋友卖房时,因为单位临时有事请不了假,推迟了一个星期签约,结果房价涨了30万。所以即使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加拿大的危机也有可能会出现在未来的中国,但中国的理财师依旧不会轻易地建议客户卖房。
而上周,我卖掉了我在杭州核心地段双学区,价值每平方米4万2的房子。
丨 叁 丨
当初父母买这套房给我们时,是希望一家人可以住一个小区,彼此有个照应。但由于先生的工作原因,全家迁往杭州的计划未能实现,自住房就变成了投资性房产。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收益性,房产的收益性=房屋本身的价格上涨+租金收益。
杭州的房价在经过G20的一波疯长后,当前总价已经非常高。而限购政策和房贷收缩,极大地减少了购房人群的数量。尤其是购买这必须缴满一年社保、外地购房者不能落户等条件的限制,也使得学区房失去了优势。
我觉得房价未来上涨空间有限,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还很可能会跌。去年9月底以来,中国已有55个城市出台了160余次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如果说过去持有房产,我是冒着每平方跌1000元的风险,搏的却是每平方涨5000元的收益,现在或许刚好相反。
如果房价不能大涨,那么房产的收益性主要源于租金——相对于市值几百万的房子,8万的年租金几乎微不足道。即便不考虑各种维护成本和各色奇葩的房客,每年的租金收益率连2%都不到。而这笔钱,我如果投入到年化8%的理财产品中,一年就是几十万的收入。房子如果想达到这样的收益,除了房租以外,房价每年每平方必须涨近3000元,这有可能吗?
丨 肆 丨
在中国,卖房子真的不是一个容易下的决定。虽然下决心要卖也在中介挂了信息,但是G20峰会后不断攀升的房价,让我和先生在卖与不卖之间纠结。每次临门一脚时,不是先生反悔了就是我犹豫了。
直到去年十一后,杭州出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看房买房的电话明显减少了,价格也从我们的得寸进尺反变成了对方的讨价还价。仅一个月时间,就比原先降了12万。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错过了出手的最佳时机,于是想着要不就不卖了。并且自我安慰,即使微有下跌,在调控之后房价还是会上涨的。
今年初我去北京参加财富管理师CWMA的培训认证,和一个导师聊起自己卖与不卖的纠结。导师和我谈了他的看法,“以往楼市之所以在严厉调控下还能如此坚挺,主要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高杠杆,大量的热钱一直不断流向房地产领域。”
“但现在美国、欧洲都在各自收紧,尤其是“全球央行”美联储,又要加息又要缩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央行即使想放水,也会放不出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资本的推动,房价还会涨吗?”
丨 伍 丨
从我下决心卖房到签约拿房款,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在温杭之间来回跑了四五趟,深刻地体会到了房产变现的不易。同样金额的其他理财产品,我只要在电脑上点点鼠标或者一份确认函就能完成。
我的房子或许没有卖在最高点,或许还有上涨的空间,但是我始终相信,人不可太过贪婪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