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房里踱步的时候,偶然看到书柜里上学时候的日记,掏出一本翻开看,觉得很有趣,16年过去了,有些东西早已变了,包括我自己。
2003.3.20 星期四 晴(日记原文+标点,原样奉上)
说实话,我有一位知己,她在我们班一点儿也不掩饰她的独特性。她像个假小子,但她的确很漂亮,她很前卫,这不仅仅实在言行举止上,更是在思想上!!!
我与她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共同喜欢着中国的安妮宝贝和法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
我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外柔内刚,与她感觉上是两种人,但我们的很多想法却惊人相似,看来我是个沉默的叛逆者!!!
我想让自己的经历更加具有传奇性,曲折离奇,我想拥有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但是我决不会脱轨于道德的范畴。
杜拉斯选择了一种疯狂的生活,安妮宝贝自由地想一条水里的鱼,而我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化的生活。
我已经想不起来,这是我们班上哪位同学了。
可怕的是,在2003年,我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那样的期待,多么可怕。
而16年过去了,我只想对2003年时候的自己说一声“您这是神预言啊!”
16年,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并不“传奇”,却也真的是“曲折离奇”,也上演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至于发誓“决不会脱轨于道德的范畴”,我只想说“对不住您了,以后不再发誓了”。
那时候居然很喜欢用三个感叹号,体现了一种情绪吧,是愤怒的?还是意气风发的?如今再看,却略有些尴尬了。
16年,感情生活,一如杜拉斯笔下的那些故事了,而且我现在还在看杜拉斯。2003年,我还小,我说“杜拉斯选择了一种疯狂的生活”。如今再回首,这就是人生啊,哪有什么歇斯底里的疯狂,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发生,平淡到感觉不到事情已经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当回首往事,才会发现,原来那就是一生的转折点。
那些日日夜夜组成了16年光景里的我,如今面临着又一次人生的转折点,可能有了更多的前瞻性,但也怕禁不住流年里一天天的消磨。
唯有在分秒里孤独地前行,才是走向盛景唯一的生活方式。
那首诗,早知是送你,今日,也终究送了你。
我知“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也知该忘记的都忘记了,该记得的还是鲜活地活在记忆里。
今日你在邮件里说“其实人生很短暂,愈觉值得珍惜的情感及要做的事,因为生命终究会消失,如果能够留下些什么。”
我在想你到底要留下些什么,我又想留下什么呢?
多年前你说不准我写你,而我真的很想把你留在我的文字里,封印了你。
那首诗,我知你是看了,却一直没有等到你的回复,不知你是在回我一首诗,还是陷入了长长的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