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朋友圈第二十条刷屏转发的时候,我不得不点开B站的那段视频,想去探个究竟。
不仅仅是满满的好评,更令我惊讶的是,这不是一个二次元面向95后00后的网站吗?为什么转发的却都是70后80后呢?
看完以后,我久久沉默,我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来表达当时的心情。是失望?还是哀伤?是愤怒?或是惆怅?
通篇新闻稿式的演讲,我听到的只有两种声音:毒品式的慰籍和对纵容欲望的鼓励。
似乎想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差,但却隐隐地投射出,是前浪创造了如今的美好,和他们选择的权利。
我很能理解7080后的共鸣,因为他们不曾如此“自由”地娱乐过,不曾拥有过如此多的娱乐方式可选择和肆意娱乐的空间。
未曾得到的,总是最美好的。而反过来,他们也因此而产生了对后浪的优越感,甚至更有甚者,会带入是因为我们前浪的牺牲和付出,才有了后浪们“自由选择”的今天。
Y 1 U
每一个演讲都必然会有几个必须出现的关键词,比如:奉献、牺牲、无私、热爱、胜利、希望、未来。
可是听的次数多了,新鲜感没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另一种情绪了。
毕竟,语言如果只建立在空洞的宣传,而没有现实支撑的话,要么是个笑话,要么就是个谎话!
视频中,B站告诉年轻人,你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却没有告诉年轻人的是,生活从来都是充满了无数不公与歧视,年轻人应该做的,不是热爱和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而是应该打破现状,让历史进步,让社会前行。
视频中,B站告诉年轻人,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可是,在我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足够自信,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相信自己身处了一个最好的时代,相信自己站在了历史大势的这一边,相信自己是历史选择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人。
但自信和自大仅有一字之差,陷入自大的狂热,创造的不是历史,而是滔天的灾难。
Y 2 U
我并没有在视频里看到众多的青年劳动者:工人,教师,军人,警察,医生,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所从事的劳动生活的镜头,我看到的反而更多是娱乐:旅游,电竞,跳舞,音乐,极限运动,这也太狭隘了吧?
这就是一个B站宣传UP主的宣传片,央视和其他官方媒体真的不该转,面对全国的青年人发这样的片子,以追求自我引导和鼓励全体年轻人去搞旅游和艺术?官媒考虑过全国年轻人是否都有财务自由的家庭去支撑了么?
考虑过如果所有年轻人都去把时间花在“学语言,学手艺,看电影,去旅游,追求自我”而只有更少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促进科技发展,诚实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么?
后浪代表的不应该只是COS宅舞、数码测评、电子竞技、精致的Volg,不只是一线城市的体面生活。
后浪更多的是埋头苦读、破釜沉舟、努力前行的人。
不惑不是知识兴趣的获取,是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条优秀的B站广告宣传片不是五四青年宣传片,里面有些内容我也喜欢,但视频内容和五四精神内核真不搭边。
视频里确实选材过于片面,后浪不只有楼宇里的西装革履,也有负担着基础劳动的每一个青年人,后浪面对的不只是红利,还有在这个时代现实里的挣扎。
有人说:
一听挺上头,再听好浮夸,继续听好唬人。
确实,跟我看完视频的感触是一样一样的,空洞无力,并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煽动。
文案挺好的
朋友圈大多为前浪,所以没见一个后浪转发,事实上后浪可能内心觉得莫名其妙,“我用你给我这上纲上线搞赞美?”
前浪激动,大约是对当年自己作为后浪的延时回响,好像肯定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肯定当年的自己。
文章首发公众号《鱼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