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是我在春节档期看的第一部院线片(也可能是唯一一部),劲爆程度超出了想像,也很难不拿它与与去年的现象级影片《战狼2》来比较。
怎么说呢?看完《战狼2》我立刻想到的是好莱坞上世纪80年代的兰博系列电影(史泰龙主演),吴京演绎的超级英雄所向披靡,还兼带着一些成龙式的插科打诨笑料,再加上一些像泡美国洋妞这种有点儿自嗨色彩的表现,总体让人感觉模仿痕迹过重,用力过猛而显得不那么的真实。
《红海行动》完全不同。看完之后,我实在是想不出可以做类比的西方大片。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中国故事里,有种很纯粹的中国特色在里面,也较好地展现了全球性的国民领事保护需要多么强大的国力来支撑。
个人觉得,除了装备展示的亮点外,电影中蛟龙特种兵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任务的呈现,是这部电影最突出的亮点,也是让这部影片比《战狼2》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在著名的美国海豹突击队员的训练课题中,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成员之间默契协作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队员在执行任务时,才能让意识同步,形成一个更强大脑。也只有在这个被称为“心流”(flow)的状态下,队员们才有可能在极限挑战下,发挥出超常协同作战能力。
在《盗火》这本书(Steven Kotler著,有中译本,中信出版社出)里,作者对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做了揭秘般的描述,并指出很多个人能力非常突出的海豹突击队候补生,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而被淘汰。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所展示的都是蛟龙突击队员在各种极端作战环境下如何协同行动,可以说相当出色。队员之间行运流水般的协同配合,竟然在很紧张的观影气氛中,产生了一种很独特的美感。我想其原因,恐怕就是你能明显感受到队员之间形成的“心流”。
这个特点在中国自主拍摄的军事动作题材影片中,可算是一个突破,也很有中国特色。而且故事里的这股心流似乎和影片的制作——导演的场面调度,即导演本身的“心流”有高度的重合。二者由此形成的共振效应,直接体现在高密度的动作场景切换之中,相当的罕见。也正因为如此高能,观影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压迫性带入感,几乎就不给人喘口气的机会。
武装的恐怖分子并非菜鸟,无论是狙击较量、小空间对抗、还是坦克对决,都很有实力。说这部电影更有真实感,也体现在它生动展现了一些蛟龙队员实战时,深陷残酷场景所受到的巨大心理冲击。有些画面如果是按电影分级的话,恐怕至少要被归入PG18。
另外,从电影里也能看出中国军舰上的指挥中心在现场作战信息的获取方面,离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如果高空侦查能力足够强大的话,在小镇营救人质的行动中,指挥中心应该可以看到全局性的画面,并在通信有保障的情况下,给予特种兵更好的信息支持。
电影里的军事行动中,这是最薄弱的环节,以至于蛟龙队员只能靠送饭人提供的信息绘出建筑布局草图,并据此制定方案。在实际行动时,指挥中心几乎处于盲眼状态。
这种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技术还够不着的地方,只能靠蛟龙队员的血性、智慧和勇气来弥补。
勇者无惧,标干的确立真是要玩命才行。要祝贺导演林超贤,因为以后再出类似题材的电影,恐怕都很难不拿《红海行动》来做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