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是中国古代四种启蒙读物。千百年来,只要是孩童上私塾,先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这四本书,系统地开始认识汉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这种教学模式一直保留到民国初年。“三百千千”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保留这一传统,并已经把“三百千千”作为成语使用。
这四本书中,去掉其重复字,有2000—3000字,几乎涵盖了当时的常用字。学习“三百千千”,其实就是先系统地认字,再辅以背诵诗词,巩固所学字词。而传统的这种识字教学模式,不同于今天课堂中的识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距今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2500年前,“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孩童先要系统地学习汉字构字理据,认字明理。学习汉字构字理据,其实就是学习文字学,就是在学习汉字的字源。
中国的文字学开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文字学是中国的传统语文学(又称小学)之一,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文字学是基础,居首要。现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汉字构字理据,认字明理这个优良的教学传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经和现在的课堂,现在的教师,现在的孩童,分离阻隔太久了。
每个汉字都是一一段历史,每个汉字都是一朵花,每个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丽之花。每一个汉字都是形象、生动、简明,有趣的,我们的汉字不是简单的笔画组合,我们的汉字中有大自然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还有传统文化中礼仪制度等。我们常常使用和看到的汉字,其实就是当时的先民的社会生活的写照,只要认识了它,都能感受到最初的造字意图。
如果我们课堂上识字环节都能让学生认字明理,了解字的本源,告诉学生造字用字的规则,指导孩子们来拆分、组合、联想学习其它汉字,那么学生就能从一个字延伸学习好几个字。同时,学生在认识和学习中,也可以探索远古先民的生活、汉字的演变,汉字本身的内涵,还可以了解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传承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