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当是许久之前的新闻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将逐步淡出初高中课本。此消息一出,自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也就此展开了讨论,一时之间报刊上也刊登了不少这类的评论性文章。人们的角度自然已足够全面,但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的,却略显匮乏了,作为此事件中的另一主体,也实有必要倾听一下学生的声音。
确实,在此时谈这个略有点过期的话题,未必合适,但也未必没有必要。之前,作为学生时,却也常常苦于对先生文章的理解,再之高考之时又遇之先生文章,也未取之较优之成绩,倘若那时落于文字,想必都是些“拍手称快”类的偏激言语。而此时,估计可以较为客观地来谈论此事了。
虽说要客观,但有些情况却也确是事实。学生们确实常常苦恼于鲁迅先生文章的理解。这虽有先生语言较为晦涩拗口的原因,但这未必是学生苦之久矣的主要缘由。现如今,应试教育还是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对于一些文章的阅读理解,自然难以像文学评论家们可以较为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见解。那些呈现在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却有着固定的解题思路和一定范围类的所谓的正确答案。那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先生自己的想法也未必会与出题者的所吻合。而对于各个人物各个细节所体现的情感变化,虽然我未必知晓先生是否能做出全面并准确的答案,但如果一个作家在下笔之前就把这些都考虑于心中的话,他的作品可能还是会很不错,但却很难达到浑然天成的地步了。我想人们应当不会认为先生的作品有刻意为之的色彩吧。
而谈到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时,自然无法绕过文章所体现的主题,而主题也可被称为文章的灵魂。或许之前那所谓结构的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等还可被看作出题人自己的理解,这主题无论是在于文艺界还是教育界,应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的。而这主题的把握也常常苦恼了学生,虽然老师们总是列出一些所谓的答题套路,但真要做到那不丢分的完整把握也着实难度不小。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先放一放。
稍稍了解过先生生平的人,想必都知道先生原先学医的经历,而他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常常被人们所提及。面对国破家亡的情景,先生意识到要想拯救一个风雨飘摇的民族,光靠救死扶伤是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的;医治好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清醒的认清社会的现实和自己的责任更为有效之方法。因而先生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手术刀,而拿起了另一把更为锋利的“刀”。先生拿起这把刀肆意的挥舞,是想让这个民族的人们清醒,想必他写作时所设定的读者也应当是这个民族中绝大多数的人们,而非只针对某一些特定的群体。我并不了解当时究竟有多少人被先生的文章所点醒,但在如今确有很多人在面对先生文章之时皱起了眉头。我想未必是当今人的理解力有所下降,也许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人们平时在谈论先生之时,总是把“晦涩难懂”的标签贴到了先生的身上,而“一传十,十传百”的社会风气也在此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晦涩”的标签甚至在几代人之间传递起来。所以人们往往是还未仔细读起先生的文章,倒已开始感叹:“这个难读懂啊!”这难道不是一种畏惧的心理在作祟吗?
当然,万事都是有其源头的。这畏惧的源头也倒值得我们为之探索一番。我说过先生的文章应当是写给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看的,为的是点醒一些麻木的人,为的是拯救整个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但是文学评论家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些文章,何况先生之于这个民族的地位可是相当之高。想必那些剖析也是相当全面而具体的,且它们才应当是先生文章之中真正“晦涩难懂”之处,而这些应当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
之前我说到过对于先生文章的主题,文艺界和教育界是应当可以达成一定的共识的。但教育界毕竟不等于也不附属于文艺界,那些共识有是否有必要有一些过于专业化的研究色彩呢?也许有人未必会赞同我的说法,但那些答案之中的“揭露封建制度黑暗”之类的确实没有一点专业的意味吗?
谈到此时,虽然我也曾受先生文章之苦,但未必会去支持将先生的文章撤出课本。那些文章读之如寒冬中的烈风,让人时刻保持着清醒,这无可否认。而那些“晦涩难懂”、“为学生减负”根本称之不为理由,追溯源头之后我们难道还不能稍稍窥探出学生苦于先生的真正原因吗?居然想到了撤出先生文章的办法,在这逃避的背后,难道说是他们在先生文章之中瞥见到了自己的影子吗?至少这样的做法是够我笑一阵子的了。
此时,恐怕先生也会微微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