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并从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开始。这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新特点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教育治理进一步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向性政策,更是从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教育是民生工程,《意见》和《通知》如何才能有效落地?尚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观念上和行动上达成一致共识、同频跟进。
一是守正,即每一位教育人要坚守“教育正道”。此番双减政策和《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的高频发布,究其根本,在于现阶段校外培训资本化、短视化、逐利化的运维方式已严重背离当前的新高考理念(以选择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优秀人才),也和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更普惠更充分的教育均衡促成更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更是违背了教育之道(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意见》的出台,同时也是警醒与教育相关的每一位从业人员在工作全过程中都要坚守“教育正道”。
二是整合,把学校周边的城市公共素质教育资源用足用好。市政府牵头,教育部门和各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积极联动,开拓具有温州地域辨识度的托管服务公共素质教育资源,在托管服务过程中发展少年儿童的课余兴趣爱好,指向孩子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增强身心健康。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各学校自主选择就近地公共资源的方式,将托管服务和社会教育资源作深度融合,菜单式列举,提供更多的基于公共资源的课外服务和托管服务。如从温州文化植入视角,可以尝试和博物馆联合举办文物讲解员培训,和图书馆联合举办图书管理员培训,和非遗馆联合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等等,和社科联联合举办《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图画书讲故事活动等等;从体育视角植入,可以和学校周边的体育场馆联合举办击剑、篮球、足球等公益性培训活动等等。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联合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20项务实举措,明确要减掉的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如果在现有教师编制不变的前提下,完全由公办学校承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托管服务,势必增加一线教师的负担;所以学校长期承接此项工作,建议要在允许学校有机、合理整合周边的素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教育部门还要根据今年暑期承接的托管工作量适度增加各校在编教师的指标。
三是借力,充分利用好社区公共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益性体育场馆、城市文化驿站、少儿图书馆等公共资源,拓展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各社区可以尝试招募具备社会工作者资质的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准大学生成立志愿者队伍,或者建立社区学生中心,与学校合作联动,成为托管服务承接能力不足学校的有力补充。